前兩次分享了兒時一些還記憶猶新的小玩意,其實還有很多估計都能寫本書了,所以就把最精彩的拿出來,分享給童年時候的自己,也分享給那些和我一起擁有美好回憶的童年小伙伴們。如今我們天水各不想接,但是那些最美好的記憶從來都沒有忘卻過,也真是那時候的天真和爛漫造就了我們現在不忘初心。今天想分享一下我們的兒時求學經歷:
記得那時候上學都是老師來家里做家長的思想動員,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一個村里的同齡人都不上學,所以大家就都有往后靠;第二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太允許;第三讀書無用,在家里還能幫著干活呢;第四家里老人覺得孩子年齡太小,去了學校會被別人欺負的。我就屬于后面的一類人。我記得我奶奶老告訴老師說娃太小了,去了學校會被其他的孩子欺負的。
介紹一下我記憶中的校園吧,我記得校門口特別的滄桑,是土木結構,完了就去就是一橫排房子。左邊的多的多,因為左邊是教室,應該是三個大三間,中間是一塊空曠的地方,也是國旗臺,完了每次放學集合就在這里。后面是操場和旱廁。右手邊是老師的辦公室和廚房還有一個唯一的大三間教室。
好像一般是這樣安排的,右邊靠著老師辦公室的教室一般就是五年級和學前班在一個教室里,左手邊一般就是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個教室,二年級和四年級一個教室.。授課方式那就更厲害了,一般都是先給高年級的講課,低年級的看書,完了再輪到他們,老師也就只有四個吧。那是記憶中最早的學校原貌,后來擴建過一次,擴建后的就記不得了。反正格局還是一樣的。現在應該比之前大了好多,不在像我們之前一樣啥都沒有。體育器材等應有僅有。老師也沒有以前那么缺少了。我們就從這樣的地方走出來,然后大家散落各地,尋找著自己的夢想,偶爾還會在記憶深處找到一些零碎的片段。
就在這樣我們度過了小學生涯,每次統考我們還是很牛逼得了,因為我們語文有時候會一起及格啊,這就是我們的優勢,不過萬一一個不及格那就影響大了,所以那時的老師特別的用心,我們也是拼盡全力的去學習。反而也沒有空大的理想,讀的書就是課本,其他的都沒有,記得我的小伙伴,就是之前提到的那個,看了一本書,完了統考作文是寫20后的…….這家伙一下子就后了,全鄉那么多老師都知道了,聽說受到了全鄉老師的一致好評。我記得那么幾句,柏油馬路,高樓大廈,電燈、電話,沒有20年,其實大概幾年后就已經實現了吧。
所以你什么時候起步都不晚,晚的是你止步不走,那其實是完不成龜兔賽跑中的逆襲的了。人生沒有捷徑,沒有經歷就沒有精彩。話說那時候覺得這些都平淡無奇,如今在重拾記憶,其實還是精彩的不要不要的了。因為經歷所以緬懷。因為緬懷所以銘記。因為銘記所以不忘初心。童年就告一段落吧,完了繼續我的初中時代和………精彩繼續不容錯過。
更多內容請點擊下面藍色文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