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過之處
秋,已是這般的深了!我固執的敲下前面那一句。當沿海還在發布著高溫警報的時候卻發現山西的秋意已讓人不得不穿上外套來抵御秋天的蕭條。
21個小時的火車把我帶到了山西,來到了這個從來沒想過會在我生命的旅途中要經過的地方,模糊的記憶中只知道這里有采不完的煤。去過太原,去過大同,去過忻州,去過朔州,去過臨汾,去過呂梁,去過長治,在這個靠近北方的省份,八月已有陣陣的涼意,一個人走在路上,秋風拂過,也有說不出的滄桑。
有人說工作不努力就會被生活所累,我不知道我是否努力了,為了工作,我來到了上海,還是為了工作我來的了山西,然而簡單而單調的生活讓我感到了厭倦,出去跑跑,想讓湖面般平靜的生活激起點漣漪,然而當我真的出來的時候,發現現實總是與理想脫節,我總渴望得到那可望不可及的自由,到最后發現那終究還是渴望。
(二)叫“云霧峪”的地方
那個早上,風吹得有點陰冷,我麻木的起床,麻木的去所謂的工作,那個地方有個很美的名字——云霧峪,初次出差,對美好事物的好奇和向往終于讓我麻木的心中還能激起一層漣漪,打了個車到了云霧峪,身上背著重重的行囊,跨進了這個村,卻發現這個貧瘠的地方與它的名字格格不入,那只是個窮的不能再窮的村莊,貧瘠的土地透露著荒涼,零星的幾個老人坐在村口的石頭上曬著太陽,我最不能看的就是這個情景,這樣的畫面讓我的心隱隱作痛,這樣的村莊和這樣的老人讓我仿佛看到了頹廢和死亡,日復一日,這群老人就這樣慢慢的等著生命的終結。沿著村里的那條顛簸起伏的路往里面走,看到了里面正在建設的一個電站,這就是我這次要來的地方,今后兩天的工作就是在這里——神頭變電站。我不知道這個變電站所起的功能,我只知道我來做我該做的事情,做完就走,我對這樣的地方不會有什么留戀,我始終不喜歡貧瘠的地方,更不喜歡貧瘠的土地所養育的那一群更為貧瘠的人,對這里的人,我只有可憐,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他的可恨之處,他們的懶惰讓我受不了,仿佛這里的人永遠不懂什么是理想,什么是拼搏,他們吃飯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就是為了吃飯。
(三)封工
遇到封工是那個剛到云霧峪的早上,剛到變電站,迷茫的不知道我該做什么,這時候一個頭頂安全帽的老大爺迎入眼簾,中等有點佝僂的身材披著華聯電工的工作服,一臉的和藹,我的心又有點痛了,這樣的年紀,本應該是在家享清福的時候了,可還在“燃燒的余熱”,對這個老人我又開始用我那隨意同情的心對他審視了,然而一切推測一再的證明我的愚昧。
封工是北京人,華聯電工就是北京的一家承建單位,這個變電站就是華聯電工承建的,封工是這里的監理,今年66歲了,與普通老人一樣的和藹,一樣的看透世俗。封工很隨和也很健談,談話中總帶著幽默,也許北京人說話都很幽默吧,曾經看過《奮斗》這個電視劇,劇中的對白總能讓我捧腹。封工說:自從我大學畢業到今年已經整整41年了,跟電打了一輩子交道。
阿侃說:您那個年紀,大學畢業真不得了,工作一定不錯吧!
封工笑了一下說:大學畢業后又念完了研究生,我的導師可厲害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是中科院唯一一位連任兩任的副院長,我畢業了分到東北電力局工作。
封工還說:我這一生啊,知識分子該作的我都做過了,我在中國科學院干了五年的科研,期間帶過三屆本科生,現在在這里做管理,你說說看,知識分子搞科研,知識分子搞教育,知識分子搞管理,哪個我沒干過,哈哈哈哈哈哈。。。
封工說的時候一臉的驕傲
封工說:唉,退休了在家實在呆不住,結果又出來找了這份工作,哎,習慣了,一閑下來心里憋得慌。
封工說: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你啊,現在好好的工作,工作中要盡量學更多的東西,積蓄能量,好好的干個三四年,等到有機會的時候爆發出來,有能力的話自己干翻事業
封工的眼中總是充滿了睿智,只是感嘆歲月不饒人
一番對話讓我對這個老人肅然起敬
封工非要帶我去看德國的柜子,柜子里面的放線環讓封工很氣憤,封工說:你看看,你看看外國人的東西,簡單而實用,做工如此精細,就這么一個放線環,你說有多少科技含量?根本就沒什么科技含量嘛,可就這東西國內就是沒有一家公司做
封工說話的時候很氣憤,這時的他哪里象一個66歲的老人,根本就是一個憤青
我發現我漸漸的喜歡上這個老人,也許和他的一番談話足以影響我的一生
(四)后
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來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只要不覺得羞辱,人完全可以長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