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夢想
企業家和員工,是大夢想和小夢想,用大夢想去牽引小夢想,但也要尊重每個員工的選擇。
相伴一程,這段旅程,員工盡心負責,老板不拖不欠,問心無愧就好。
即使有一天員工離開,也祝好。
262、段位
不要輕易在比你段位高的人面前無腦表達你自己,嗶哩吧啦發泄心中亂七八糟的想法,也許對他們來說,你的內容太low,不值得也沒必要聽你說。
他們享受高維的對話,他們知道精神糧食也不可以亂吃,臟亂差的東西吃了可是會壞味道的。
所以,在大佬面前最好的方式是少說多做,要說也要說出高度來,簡明扼要說正能量的東西。
263、層次
當你在低層次環境,就是別作惡,別妒忌,別怨恨,別放棄,別被其他一事無成的人污染自己的三觀。
而是和他們保持好距離,自己悶聲干大事,把一節一節向上的階梯給搭建好。
然后爬上去了,也別聲張,無聲無息的,自己默默獲得成功,并夯實自己積累的一切。
264、人往高處走
人真的應該堅持不懈地往高處走,因為越是高層次,增量和機會,資源和財富就越多。
并不是說這里的人就沒有壞心眼,而是越往上走,背叛的代價越高,名聲崩壞的成本就越高。
在這樣的環境和約束下,即便想做壞人,也要掂量掂量一下作惡的代價。
265、思想土壤
別看輸出是一兩句簡單的話,思考問題可能要花費10倍的能量和思考力。
一兩句金句的背后,是深不見底的思想土壤,沒有這些土壤成長不出來果實。
保持你的輸出土壤,丟了以后還是要撿回來,保持慣性很重要。
266、財富支點
一個人獲得成就與財富的支點,絕對不是產品,也不是專業。
而是這個人為人處事的文化、修養、智慧、決策,才是能量最大,決定一個人成就財富的強勁支點。
267、時機
什么時候創業投資都不晚,這個重要的是時機,等待比盲進重要,市場的律動是有波動的,所以機會總是會有的,選擇好的時機進場。
268、理想態
往往文字書籍描述的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態,但現實中卻是處處不如理想的中間狀態。
就像我們憧憬的大同世界一樣,那是終極目標,當下去到終極目標需要各個影響要素的改變。
但提出來終極目標有個好處,就是可以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269、企業痛點
找到企業的痛點,讓你的創業和企業的痛點結合起來,變成利益共同體,你就能有一席之地。
企業上有很多問題,比如獲客問題(輸入),組織管理能力(內功,產品、營銷、培訓),組織戰略問題(去哪),組織資本問題(金融),找到一個你要打的點深耕,你就能賦能價值,就有你的生存空間。
一般來說,這樣的價值通常只能在外部引入,理論層面多是靠專業的機構,引入后組織不斷實踐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東西,這些東西就是組織的競爭力。
270、價值與機會
學會被利用,特別是被老板、領導用,用完之后的剩余時間,就是你可以利用的剩余價值。
在職場之外,尋找努力第二曲線。
現在普通人的爆發性機會,好像只能從互聯網上找,從內容上找,從流量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