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鄉野走來|鄉村喜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農歷的十二月十六這天是個好日子。天還沒亮,“噼里啪啦”的聲響開始在徐家村的上空熱鬧起來,鞭炮聲和禮花撕開了黑暗的夜空,一盞盞燈陸續的亮了起來,像是剛醒了睜看惺忪的睡眼般泛著微弱的光。在冬天里,鄉親們是很少起這么早的,就像蛇蛙冬日蟄伏一樣,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終于可以舒服下筋骨,享受下清閑的日子了。

這天,可不能再這么睡了,今天算是村里最熱鬧的日子了,在徐老漢的記憶里,這么多年還沒有遇到過三家趕在一塊辦婚禮的事情,不大的村子,一千多人的人口,可算是家家都要行動起來,各自為自家近門的幫忙了,所謂的近門兒是本宗族的所有人家,這種血緣親關系在中國已待續了數千年之久了。一個村里,雖然一千多號人,按各大家保存的家譜延續上去,一個村子或許就是最早的一兩戶人家衍生到如今的幾百戶人家。徐家村之所以為徐家村或許是早先幾個姓徐的住戶的姓氏得來的吧,現在,村里徐姓已是少數,但在村里的尊望很高。至于姓孔的,姓王的,姓李的,姓史的,都是后來進駐這個村子里的,慢慢的人數就多了起來。

紫茵是為了弟弟的婚禮專門請假來的,一直在外求學而后工作的她對村里的事情知之甚少,而她作為村里為數不多走出去的女大學生,工作還算體面,也成為村里人人羨慕的對象。她也成為反駁流傳在村里“讀書無用”的最好例證。所以每次過年過節回家的時候,走在街上,鄉親們最為淳樸的問候和祝福都讓紫茵開心不已,所有工作中的不快都被回家時大大的虛榮心驅趕盡。但是這次她并不特別高興,盡管仍是有街上大娘奶奶們的夸獎。還是因為她一直最不以為意的金錢,現在成為她一家人的軟肋,畢竟他們姐弟倆都剛剛工作。

經濟的快速發展讓農村的百姓腰包鼓了起來,記得兒時一家人生活的拮據,聽見街上賣糖葫蘆的叫賣聲時也只是眼睜睜的看著,因為父母沒有那么多閑錢給孩子們買吃的,萬般盤算結余下來的錢還要用在需要的地方,比如買化肥,或者是存些有病求醫的錢。吃的更是一年到頭過年的時候才沾些肉腥味。現在呢,用鄉親們自己的話,住著樓房,吃喝不愁,比城市人過得還要逍遙自在。作為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活動,婚禮的規格自然升級,費用也是水漲船高,有的人家甚至掏不起著費用,但是媳婦兒不能不娶,日子不能不過,在短時間的籌備后,一場場婚姻的盛宴在村里呈現著,鞭炮齊鳴,迎來送往,熱鬧的場景像是對過年的預演,然而幕前的熱鬧喧囂掩住的是背后的靜默與無奈,因為多數的生活都是悲喜劇的交加,多數的家庭都是幸福與哀傷的綜合,于是在鄉下,不幸的家庭都是類似的,幸福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同。

(一)

“老弟,你原本的打算呢?”紫茵在一旁打趣道。婚車還沒有出發,天仍有些昏暗,空氣有些冷冽。

“姐,那會就是氣話,真的氣蒙了頭了”作為弟弟的余航不好意思的摸著頭說道,穿著一身新郎的裝備,舉止仍像個孩子。

姐弟倆在一個城市工作,也算是互有幫助。在父母的安排下,余航去年回家過年的時候去相了親,在親朋好友的說和下,余航和另一個村的女孩子訂親了,女孩叫萍萍。看著弟弟的那種熱乎勁兒,紫茵覺得這事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但在等到了幾個月前,臨近結婚的時候,萍萍講出條件說:“不拿五萬塊錢就不結婚”。這下讓孔家老小都蒙了,余航覺得自己好不容易讀了書,找了不錯的工作,回農村找個對象還拿那么多錢很沒有面子,他也很納悶,覺得接觸那么長時間后感受到萍萍不是那種愛財的人。紫茵認為女孩子沒有任何正當理由而要那么多錢有些不可理喻,孔老三夫妻倆主要考慮的是現在家里一時拿不出這么多錢來。愈近婚期,萍萍硬是不松口,對余航說不是她想要那么多錢,因為同她一塊長大的姐妹出嫁時都是這樣的,她不想失掉這個面子。而僅僅為了不想失掉這個面子,孔老三一家人做了很大的斗爭。

如果這個時候說退親,先前已經給女方訂親的三萬多塊錢就打了水漂兒。雖然為了不娶錯妻,余航甚至想著寧愿扔掉這些錢,因為錢可以再掙,辛苦一年就掙來了,但娶錯了媳婦就像是啞巴吃黃連呀。再說,老爸老媽為了姐弟倆上學已用盡大半生的氣力,再不能讓父母再受這樣的“勒索”了。一貫喜歡書面交流而疏于言語表達的紫茵給弟弟發了很長的電子郵件,一方面給弟弟提供建議和幫助,另一方面幫助弟弟分析當前的狀況。而正是這樣一封郵件讓弟弟和未婚妻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談,改變了余航的態度。已不再孩子氣的他覺得萍萍并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女孩子,再加上父母和親朋的再三思忖和考量之后的勸導,雙方終于做了稍微的讓步,男方拿出來四萬的結婚費用給女方,很快婚期就定了下來,雙方都進入了婚禮的準備階段。

“老三,孩子什么時候結婚呀?”平時好在街上溜達的徐老漢趁著孔老三在商店里買東西的空擋子問道,因為常在街上的緣故,東家長李家短的是非事情,徐老漢都聽在耳里,看在眼里,也成為全村的“事務通”。

“十二月十六,這不馬上進十二月了嘛,要忙一陣了”孔老三便回答著邊挑著螺絲,釘子。

“是嗎?聽說村東頭李木工家也是那天”徐老漢補充道。

“十六是個好日子”一向憨厚的孔老三簡單的回了句。

“女方要多少錢哪?”這徐老頭仍是一如既往的打破沙鍋問到底。

“四萬,太多了,我們兩口子忙活幾年才整這么多”孔老三停下手中的動作,站直了身體,不到五十歲,古銅色的臉上已是皺紋縱橫交錯著,眼睛也沒有了年輕時的光芒。

“臭小子,過著過著就娶兒媳婦了,想起那會子你也就這么高,整天鼻涕邋遢的”坐在旁邊八十多歲的劉爺爺一只手捋著胡須,一手比劃著如吃飯桌子的高度。因為年紀較大又慈眉善目的,村里人大小孩都叫他爺爺。

“才四萬呀,不多不多,聽說李木匠家兒媳婦要六萬那,后街的糖葫蘆王家的兒子結婚女方要十萬,現在還沒定結不結婚哪”“事務通”徐老漢揚著手大聲的說道。

“是嗎。這么多,我覺得我們家夠多了”孔老三吃驚的說。

“現在哪是娶媳婦呀,簡直就是買媳婦嘛,想想那會我把老婆子娶回家就用了半袋子棒子面”劉爺爺慢條斯理,像是抽著平時抽的水煙袋般瞇著眼睛說道。

“老爺子真說對了,不買媳婦怎么辦?現在時興打工興的,村里的女孩子都往外跑,在家里找對象的少了,物以稀為貴呀,誰家給的錢多誰家就娶媳婦唄”一旁騎著三輪自行車慢悠悠路過的媒婆史婆婆接過話茬說著。

“喲,媒婆婆呀,最近可忙壞了吧,年底小伙子們都回來找媳婦了,你老可就發財了,過年后這三輪車得換成電動的了”徐老漢打趣道。

其實史婆婆和徐老漢差不了幾歲,只不過大家平時叫順嘴了。

“老不正經的,等我給你說個老婆子好了”史婆婆白了徐老漢一眼。

“我看干脆你倆在一塊過得了,孤男寡女的倒挺合適”劉爺爺邊說邊呵呵的笑了,逗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史婆婆的老伴兒剛去世不久,一提起這事,一陣心痛涌了上來。徐老漢雖然沒了老伴好幾年了,但也知道剛失去老伴的滋味,所以忙圓場道:

“老爺子給我們開這玩笑干啥,像我這糟老頭子一個了,沒想著再找了,一個人樂得自在,再說我也配不上史婆婆呀,人家那么掙錢”,說完呵呵笑了兩聲。

史婆婆尷尬的笑了一聲,看見孔老三在商店里面就停下了車,對著他說:“老三,到十六中午我就不去你家吃飯了,老王家孩子也結婚,這門親是我說的,他非的讓我去吃喜飯”。

“老王家也娶媳婦呀,加上他家咱們村不就三家了嘛,哎呦,這下熱鬧了,劉老爺子,咱爺倆得湊湊這百年不遇的好事”六十多歲的徐老漢興奮的像個孩子。

“瞧你那點兒出息,像自個兒家娶媳婦一樣,要是真讓你看見電視上演的什么集體婚禮還不讓你高興的睡不著覺了”史婆婆樂呵呵的說著,臉上的皺紋像花兒一樣展開了。

“我也沒啥喜好呀,就愛湊點熱鬧,呵呵,媒婆婆,聽說王家兒媳婦那邊要了不少錢,給了嗎?”徐老漢的職業病又犯了。

“呵,這年頭,不給哪娶得上媳婦,你不給立馬有下一家就給了,別人給了這媳婦還是你的呀?”史婆婆邊說邊拍著車把。

“嚯,這家伙得讓老王頭賣多少串糖葫蘆才能掙的過來呀?”徐老漢邊說邊掰著手指頭算著。

“這社會怎么了,都瘋了嗎?有錢人都把老百姓給飆死了”挑好了零件的孔老三插進來一句話,準備回家繼續收拾院子的雞窩子去,辦喜事院子里得弄得規整些。

“老三,挺挺就過去了啊,只要人好好的,錢不是問題啊”史婆婆無兒無女,待憨厚老實的孔老三像自家孩子一般。

“大嬸子,錢不是問題,就怕用的時候抓不住呀”老三嘆了口氣。

“手頭急的話,我這個做奶奶的先借給我大孫子結婚用著”史婆婆很是義氣的對老三說。

“您老人家掙錢也不容易,大冷天的跑動跑西的,掙點錢就存著備著吧,省的哪天想用的時候抓不住”老三憨憨的回道。

“臭小子,從小對你那么好,你還不給我養老呀”史婆婆故意調侃著。

“養,養,當然養了,大嬸子對我們家這么好,怎能不養”老三忙答應著。

“呵呵,這還像個人話,十六吃完了晌午飯我就去你家啊,看看我孫兒媳婦長的好看不”史婆婆在車座位上笑得不攏嘴。

“沒有問題,大嬸我得先回家了,還有事情沒忙完,你得閑了來我家坐坐啊”孔老三給史婆婆道了別,一路回家。

回到家給自家媳婦說了剛才的見聞,內心才稍微有些平衡,因為錢而堆在心里的疙瘩慢慢的解開了。也開始了緊張的婚禮準備工作。

裝修房子,買家具,等到開始買菜的時候,紫茵和余航姐弟倆一起回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

噼噼啪啪的鞭炮響起來了,余航忙著整理好衣服走出大門上了打頭的一輛白色轎車里,村里有個說法,說迎親的車隊第一輛車得是白色的,意為“白頭偕老”。車隊開始慢慢出發了,這時太陽才開始慢慢露出了頭,紅彤彤的像是水洗過了般。一向不愛早起的紫茵不得不起了個大早,穿上專門為這場婚禮買的一件粉紅色的新衣服,在院子里招呼著來給幫忙的叔叔嬸嬸大娘大爺們。院子里的等仍舊亮著,用來做喜宴飯菜的四口大鍋都冒著股股的熱氣,廚師們在這煙霧里穿梭著。因為怕今天的人手不夠,昨天已經將肘子,雞,鴨,魚之類的燉好放在預先準備好的大鍋里了,今天主要是將它們回鍋加熱就行了。

“你家是出發最早的了,聽聽其他兩家還沒動靜呢”拿著舀子邊舀水邊說的大柱說道,村子的紅白喜事的灶上都離不開幾個像大柱一樣的廚子,他們從沒經過專業的訓練,只是對做飯做菜有一定的心得加上熱心參與此事并得到大家的認可,于是便擔起這樣的事務,因為做這些事情是不收什么報酬的。

“老三想娶兒媳婦想的迫不及待了”另一個瘦瘦的廚師連喜開著玩笑說。

“去你的,小瘦子,吃那么多喜飯還吃不胖你,都耗在你媳婦身上了是不?”孔老三回敬道。

“平時看你挺憨厚老實的,沒想到馬上娶回兒媳婦的你這么老不正經”連喜仍舊是嘻嘻哈哈的。

“你個老小子,再說攆走你,我是看著你的名字才叫你過來的”孔老三裝作正襟道。

“嗨,不要我在這啊,我去另外兩家呀,他們還巴不得讓我去呢”連喜扔下手中的勺子假裝要走了。

“哥們兒,別鬧了,趕緊干活,再不干中午親戚朋友們吃不上飯還不罵你”一直沒說話的郭六催促道,紫茵問過爸爸,確認他真的是排行老六,讓紫茵很是吃驚,那時候的孩子真多。

緊接著,村子東邊和北邊的鞭炮聲變得濃密起來,大家知道那兩家的迎親隊伍也出發了。天已經大亮了,偶爾還有兩聲晚來的雞鳴聲,天空是清澄澄的藍。幾個小伙子把五千響的鞭炮掛在了一根長桿子上,搭在屋頂上,準備著新媳婦下車時點燃。

孔老三在院子里一圈一圈轉著,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事情,因為該做的已經都準備好了,而他唯恐忘掉了什么般,摸摸這,瞅瞅那。旁邊的大娘們問他是不是做公公緊張的,他只顧嘿嘿的笑著。

等到村子西邊響起鞭炮聲的時候,他以為到了。等了好大一會,胡同的盡頭仍不見車的蹤影,知道是其他兩家中的一家了,他兒媳婦家相對比較遠,回不了這么早的。正想著,又一陣鞭炮聲響起來,長長的胡同的盡頭擺著的“沖天炮”開始震耳欲聾的響起來了。村子東邊的大串鞭炮噼噼啪啪的緊接著響了起來,看來剛才的車是李木匠家的。

一胡同的沖天炮響完后,嗚嗚的車聲到了家門口,攝像師馬上找準位置等著新娘新郎下車,紫茵也拿著一個小型的照相機在門口候著,準備給弟弟從另一些角度拍些照片,沒想到大學所學專業工作沒用上倒用在這里了。

余航從第一輛車下來后,走到第二輛車前拉開車門,兩個伴娘立馬把各包著鹽和糖的小紅包塞給了新娘,這種習俗延續了很久了,說是讓新娘嘗遍生活的酸甜苦辣的意思。余航從車里將新娘抱出來,在一群大小伙子和孩童的起哄和簇擁下走進了家門,來到了院子里早已布置好的桌子旁邊拜堂。一直很羞怯的孔老三甚至在這個時候給自家的老婆子開起了玩笑:要不我花個錢雇個人幫我完成這個程序好了,好多人看著,不自在。他媳婦說他沒出息,一輩子就這么一次一回還不抓住機會。

司儀是專門找來的,村里有頭有臉的人物,拿著早先寫好的稿子指揮著新郎和新娘的行動,到了二拜高堂的時候,早侯在一旁的孔老三夫妻倆有些扭捏的走了過來,坐在備好的長條凳上,坐定后,司儀中氣十足的喊了聲:一拜天地,二拜父母養育恩。還沒等一對新人跪下,孔老三媳婦的淚水嘩嘩的流了下來,所有的過往在這一刻一股腦的涌了上來,想著二十多年的辛苦終于在這一刻化為果實,雖然苦點累點得來的果實終究是美好的,她知道這是幸福的眼淚,早些年她雖然對孔老三的老實巴交有些意見,但年紀大了夫妻倆倒是磨合的挺合拍的,再加上兩個孩子都還聽話,現在兒子又娶了媳婦。她知足了。還沒愣過神來,孔老三拉了她一把,原來兒子和兒媳婦已經在對拜了,還好一院子看熱鬧的鄉親們都在搶著從屋頂上撒下的喜糖,差點把對拜的一對新人轟到一邊去了,孔老三媳婦慶幸著沒被人瞅見自己的失態,趕緊躲到一邊找毛巾去了。

村里和新娘有親戚的鄉親們的拜訪,幾近中午十二點的時候,遠近的親戚鄰里都到齊了,開飯了。十幾個年輕的小伙子人人端著餐盤給幾十席的桌子上菜,上酒。在大家還吃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史婆婆出現了。

“老三,我留著一半的肚皮來吃你家的飯了,來看看我孫媳婦好看不,哈哈”史婆婆還沒走進院子在大門口就喊著。

“喲,婆婆,什么時候給我說個媳婦唄,到時候您想在我家吃多少就吃多少”正端著盤子往另一個院子里送菜的大軍給史婆婆開著玩笑。

“臭小子,屁點兒大,找啥媳婦,連個奶奶也不喊,跟著你爹一塊喊我婆婆是不”史婆婆迎面拍了大軍的肩膀一下,“等你再大點奶奶再給你找個啊”。

“奶奶,我要個像這個嫂子一樣俊的”大軍頓住了腳步給史婆婆說道,他指的是余航的媳婦,他比余航小兩三歲。

“哈哈,要個好媳婦要好好的學本事呀,多多的掙錢,你看你余航哥人家現在在外面吃國糧能找不到俊俏媳婦嗎”鄉親們都把在外工作掙錢的人稱作吃國糧,還沒走到屋子里,史婆婆已知道了七分,這孫兒媳婦應該長的不賴,這么快就成為標桿了。“趕緊上菜去吧,耽誤了桌上的菜看大家伙不罵你才怪”,被史婆婆促著,大軍樂呵呵的走了,暗下決心今后一定要好好的干活,學好本事以后好娶個好媳婦。

孔老三聽到了史婆婆的聲音,趕緊從里面出來迎接,老三媳婦則是去屋里喊了正在陪著客人吃飯的余航夫妻倆出來。史婆婆從倆人一出門就一直看著,生的一米八的個子的余航身著一身灰色西服,系著大紅色的領帶,更顯得他細長的身板了。在他身邊走著的新娘子,也是細長的個子,一身的紅旗袍,鵝蛋臉,雙眼皮,粉撲撲的臉蛋上掛著笑容。走到史婆婆的身邊,余航叫著史婆婆奶奶,新娘子隨即叫了聲奶奶。這下把史婆婆樂的,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孫子,這會子這一聲奶奶抵過一切虛無的東西了。激動萬分的史婆婆抓住新娘子的手,仍舊上下打量著,嘴里也是不住的夸贊著“怪不得大家眼饞呢,這么好媳婦,也就是我著大孫子有福哈哈,臭小子,你哪里修來的福分,撈著這么好媳婦”史婆婆騰出一只手來拍著余航的肩膀笑著。

“奶奶,這不是借您的福嗎?吃飯了沒有,吃沒吃的坐下再吃些,算是給孫子的賀禮了”余航說笑道。

“你這臭小子,小時候三下子打不出來個屁來,在外面學的這么會說話”史婆婆笑的合不攏嘴。在媳婦面前這么說自個兒讓余航有些不好意思,傻呵呵的摸著頭。

“奶奶,您來啦”一直在幫著爸媽收拾東西的紫茵過來問候史婆婆。史婆婆看著紫茵,仍是從小那樣細削的身材,羨煞了很多人的白皙皮膚,小巧的瓜子臉上架著一副藍色邊框眼鏡,顯得很是文靜。

“哈哈,好孫女,你也回來啦,也不去奶奶家看看奶奶去,想死奶奶了”史婆婆捏了下紫茵的臉蛋兒笑吟吟的說道。

“奶奶,來的比較匆忙,一直在家忙就沒顧得上,今天您老人家在我們家一定要吃好,玩好”紫茵抓著史婆婆的手搖著。

“好,有孫女這么一句話,今天我就在這了,哈哈”史婆婆在一家人的引領下和院子里的人打完招呼走進了屋里。

“老三,我轉了一圈回來的,老王家和李木匠家的媳婦我都看了。都還不錯,不過都沒咱們家的長的俊”史婆婆樂呵呵的好似一個播報員一樣還沒在沙發上坐定就說了起來。

孔老三只顧笑著,余航帶著媳婦出去給客人們敬酒了,老三媳婦說道:“大嬸子,俊不俊的懂個禮數就行,現在就怕不懂事啊”。

“你這是說的什么話呀,一看這媳婦就很靈動(所謂的靈動是鄉親們夸獎一個人靈活不愚鈍),我看侄媳婦你大可不必擔心”史婆婆拍著老三媳婦的手說道,“娶個兒媳婦把你們都累壞吧,這一段時間操心操的都累瘦了”。

“總算把事情給辦了,我和老三都提神提的好幾天沒睡好覺了”老三媳婦滿面喜色也掩不住由內而外的疲憊。

“能不提嗎?老王家媳婦在兒子媳婦拜堂的時候哭的都剎不住車了”史婆婆倒是笑得挺歡暢。

“呵呵,一滴滴的心血終于熬成現在的成果能不激動的哭嘛?我還沒控制住呢”老三媳婦不好意思的說。

“你呀,幸虧在旁邊錄像的沒顧上你,大家伙兒也都忙乎著搶喜糖吃,不然你丟人丟大了”孔老三在一旁接著話茬說。

話音剛落,余航小夫妻倆回來了,陪著史婆婆吃了些東西,說了會兒話又出去送吃完飯回家的親朋好友去了。史婆婆在新房子里里里外外走了一遭,很是滿意的走到院子里和同年齡的老頭老太太攀談了起來。

“媒婆婆,今天沒去說媒去呀?少掙好幾百”一個年齡最長的老奶奶慢悠悠的打趣說。

“嗨,今天就是給我幾千塊我也得過來瞅瞅我孫媳婦不是,你知道咱們村前面那個王家灣的一戶人家喊媒禮錢出五千,我都沒去”史婆婆將兩只手交叉著伸進棉袖中,雖然天氣不錯,畢竟進入了寒冬臘月,還是比較冷的。

“這么貴了啊,光給媒人就要五千,我的天哪,那各種禮錢加起來豈不要一二十萬呀,這孩子找媳婦怎么這么難喲”接這話的是一位正在瞅著找兒媳婦的大嬸。

“這媳婦找不起嘍,太不公平了,沒錢難道就只能打光棍了,國家也不管管”一上午溜達了王家,李家最后落腳在孔老三家的徐老漢咳咳的說。

“哈哈,徐大爺,國家管稅收管國家發展還管百姓的吃喝拉撒睡不成,再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不是?”忙活完終于可以休息下的大柱接著話說到。

“這婚姻大事事關農村發展穩定呀,沒錢找媳婦的娃兒搗亂怎么辦?”徐老漢倒是會聯想。

“什么時候結婚都是件大事,花的錢都是筆大錢,日子還不是每天安穩的過呀,別操什么橫心了,沒用”史婆婆擺著手催著停止這個話題,到什么地方都離不開這個話題,耳朵聽的都起老繭子了。

一群老頭老太太繼續火熱的聊著,一天的時光就這樣慢慢的溜走了。

(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婚禮結束了,各種事情還沒有結束,第二天的新媳婦回門(回娘家),女婿跟著,換女方一家忙活一天了。

送走了兒子和兒媳婦后,孔老三和媳婦終于可以喘口氣了,不緊不慢的還著借用的各家的家什,湊巧老三媳婦去商店退沒用完的調味料的時候,碰到了在一塊熱聊的老王家和李木匠家媳婦,也在退料。在村里的商店里買東西,用不完只要沒拆封就可以在原封退回來,這給村里辦喜事的人家提供了不少方便,鄉親們每逢辦事自然不再專門跑到鎮上去操辦這些東西了,即便鎮上便宜幾毛幾塊錢,也不討這個麻煩了。

“余航他媽,哎呦,真湊巧,三家湊到一塊了,聽說你家媳婦長得挺好,正眼饞著你家那”王家媳婦先開口說著,早先洪亮的聲音有些沙啞。

“嗨,大嫂子,辦完事了就好了,太折騰人了,花這么多錢不說,老這么繃著精神受不了呀,長得好不好,懂事就行,咱們也是頭一次做婆婆,就盼著兒媳婦懂事些就好了”老三媳婦忙應道。

“你家花的不多,都是親戚給說和的,省下了不少,我們兩家花的更多了”李木匠家的拍著孔老三家的說著,“大半輩子的積蓄都用上了”。

“嗨,媳婦娶回家來了還說這些干嘛?我們辛辛苦苦的還不都為了自家孩子過得更好”孔家媳婦說著。

“是啊,是啊,還是余航他媽說得好,從這幾年就盼著這一天,現在心里終于有了著落了”王家媳婦笑著,輕輕咳了一聲。

“這婚事把我們都折騰的夠嗆,好好養一段時間,備好了精神好抱孫子哈哈”李木匠家的響亮的笑聲帶著話沖了出來,“你看把大嫂子都折騰咳嗽了”。

“趕緊輸些液預防著,大嫂子可別讓這喜事給折騰病了”孔老三媳婦拍著王家媳婦說道。

“嗨,辦完事了,就是病一場也值了哈哈”王家媳婦倒是一如既往的樂觀,“小四,趕緊把你三嬸的材料給退了,不能再這么呆了,家里還一堆兒事,都得回家張羅去”。王家媳婦邊說邊安排著店家給孔家媳婦退材料,知道各家都忙著不便久留。

“是啊,是啊,老三還專門囑咐我別呆那么長時間,這一說起話來就忘了”老三媳婦忙把塑料袋遞給了小四,讓他算好價格后退回,“咱們有時間碰頭了再聊,現在還得繼續忙活著”。

三人道別后回到自己的家中,想想以后家里多了一個兒媳婦之后會是怎樣的情形。孔老三家,紫茵拿著掃帚掃著院子。

老三家媳婦笑盈盈的說道:“還是俺閨女勤快”。

“媽,你說你兒媳婦聽到這話會是怎么反應?”紫茵給媽媽開著玩笑。

“要是事兒多的媳婦還不得給我鬧呀”老三媳婦悻悻的說道,“原想著將兒媳婦當女兒看待,現在想想兒媳婦還不是女兒,女兒做錯事可以說,可以罵,兒媳婦可不敢這么樣,大家伙都說婆婆不是媽,今兒一想,兒媳婦也不是閨女呀”。

紫茵在一旁偷偷的樂了:“媽,你慢慢學著怎么做婆婆吧”。

“臭丫頭,你還不得學著做大姑姐”老三媳婦用嘴努了下閨女。

“哈哈,像我這樣心靈手巧,聰明能干又有本事的人當個大姑姐還不容易?”紫茵給媽媽耍貧道。

“臭丫頭,你弟弟的事辦完了,接下來該你了,該找個對象了”話鋒一轉,紫茵還是做了這方面準備的,只是沒想到來的這么早,“你要是再找個如意的對象,我和你爸就沒有心事了”。

“媽,人家圈在學校里那么多年剛畢業,總得喘口氣一個人逍遙一陣子吧,再說找對象哪有這么容易的不是?更何況找個好些的”紫茵朝著媽媽眨著眼睛,說的像自己是個圈中的雞鴨鵝狗一樣。

“好好,我說不過你,油腔滑調的,小時候也不這樣呀,在外面學壞了,你看著辦吧,總是要找個陪伴你的人不是?”媽媽嚴肅的說道。

“唉,知道了媽,我保證,找到后就向您老人家匯報,過了您老人家法眼后我再和他發展”紫茵下巴頂在長長的掃帚把上給媽媽說。

孔老三媳婦撲哧一下,不再理她,兀自的進屋收拾東西了。紫茵卻保持著姿勢愣愣的站著,內心想著“確實該找個對象了,不能再讓爸媽時刻惦念著了”,好一會兒后才繼續掃起院子來。

街頭巷尾冬閑的鄉親們又開始東家長李家短的聊起來了,新婚后的三家媳婦自然是主要的話題,但是孔老三家沒有給鄉親們太多的話柄,過年后,余航帶著媳婦去工作了,一直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27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8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4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57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82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1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9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4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5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8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8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8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7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老張今天的雞湯有毒,請慎重閱讀。 我個人的經歷是:好奇心強,對世間萬事萬物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從很宏大的角度例如宇宙...
    天刀笑劍鈍閱讀 299評論 3 1
  • 人的上半生:要不猶豫;人的下半生:要不后悔;活在當下,把握每次的機會。 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
    文化人中的使命閱讀 397評論 0 0
  • 偶然發現簡書這個軟件,曾經自己也是熱衷于寫作的小女子,哪曾想成了理科生以后漸漸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了。以后還是要好好...
    lyq的小小小心情閱讀 273評論 7 2
  • 一個人的時光可以是安靜恬然的。捧一本書,泡一杯清茶,坐在臺燈下。書像一位好朋友,陪我行萬里路,慢慢地走,靜靜地看。...
    采薇Cherry閱讀 266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