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嵌入
嵌入,讀下來,用融入更容易理解。是個體融入某種文化中被同化,同時反過來推動這種文化的一種過程。
我們和文化的融入,是一種相互的過程,我們融入文化,文化也融入我們的自我之中。融入的最好狀態,就是感覺不到文化的存在,一切都是那么理所當然,就好像與生俱來的一樣。當有一天,我們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才突然領悟到失去的熟悉感,歸屬感和新環境中的沖突感。
為了更好地融入,個體需要放棄一些自我的獨特性,這些犧牲,可以從被集體接受和不再感到孤獨的感覺得到補償。
在這里,作者也提到了中年危機的一個可能的來源。"中年危機經常發生在從其所在群體中的分裂,并努力尋找另一個在常規的和象征性的生活方面都能與自我的各方面更為兼容的群體。"
一個人在一種環境中融入太久,身上就會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所以,文化融入對婚姻關系也有影響。一個人對婚姻的體會是由兩方面組成的,一是對婚姻本身的體會,二是所在文化對婚姻的框架式定義對人的思維的無聲的影響。也就是說,一是婚姻本身的質量,夫妻關系是否和諧,還有是夫婦雙方對婚姻的期待,原生家庭環境等。
所以,當男女雙方結婚的時候,遠遠不是兩個人牽手那么簡單,是至少兩種微觀家庭文化的牽手,如果是跨國婚姻的話,也許就是東西方文化的牽手,以及融合的挑戰。
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融入某一種文化,卻可以在另一種文化中如魚得水,這種感覺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自我同一性,讓年輕人更了解自我,作出更好的選擇。
有一些文章就會寫國內的一些孩子,出國之后,讀書如有神助,如果這些案例是真的的話,有比較大的可能性是兩種教育制度文化與個體的契合度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出國就好,關鍵是看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