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補記:做這篇手賬的緣起,是曾經(jīng)看到三毛說的一段話,印象十分深刻。**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xù),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jīng)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zhuǎn)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壓力便由是產(chǎn)生了。 ——三毛《親愛的三毛》
古人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都記得比較牢,也常常引用。但還有一句話:“己之所欲慎施于人”,大部分人都不記得,更別說這樣做了。這在中國父母身上特別明顯,往往把自己未能實現(xiàn)的目標,寄托在兒女身上,還美而言之,這是為你好。當時我就想,我不能做這樣的父母。
牛小寶剛出生時,也曾幻想,他會是個天才。現(xiàn)在,我明白,他仍然是那個可愛、聰慧的乖乖寶。天才的比例太低了,對他的未來,可以有規(guī)劃,但那應(yīng)該該是他自己的。
自己的夢想,就該自己去實現(xiàn)
——2月20日補記,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