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每天寫作的開始階段,對每個人來說,都應該是一場磨礪。這不僅僅是文筆的問題,其實對菜鳥而言,文筆幾乎可以忽略,只要有寫的,哪怕用一種拙劣的方式表達出來,都會讓人振奮不已。我們真正的問題在輸入,看得多,想得深,才會有持續不斷的高水平輸出。
所以,每天我都會看一些我自認為很有水平的公號文章,時間要是充裕點,還會讀一本濃縮書。不過幸運的是,我現在逐漸養成了一種習慣,不管看什么,好的東西總會記下來,隨便寫上幾筆。每天寫作,需要把這種習慣發揮得更好才行。
只有當你分析和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你的道歉才配得上被人考慮。
這是一段商業學者和作家Grenny關于對“道歉”的評論。鞭辟入里,發人深省。
我們在某些方面,總是顯得自私自利。比如辦公室同事在某個項目上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會覺得那不是你的職責,我要自掃門前雪。又比如上司安排一堆活兒給你,而你卻用每月的工資水平來衡量,這些事兒值不值得做,即使做了,可能也是用一種不情愿的態度敷衍。再比如你的另一半指出你在某件事上處理欠妥時,你卻覺得自己沒錯,甚至還拿出你的一通道理反唇相譏。完全一副我世界的中心,你們都得圍繞我的利益或喜好為我考慮,否則,你們都太過分。
但我們有時候,卻顯得太“照顧”別人的感受。比如別人一個眼神,都要反思自己今天的打扮是不是不夠漂亮,是不是哪句話說出來別人不喜歡。又比如在工作中犯了個小錯,非要做個檢討讓領導消消氣,還有人的做法是干脆深挖自己的內心,觸及靈魂,把自己貶低得一無是處,乃至痛哭流涕……總之,別人的感受就是自己世界的全部,非要討得每個人的歡心才肯罷休,讓自己活得好累。
然而,這些現象的根本是我們忘記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一切為了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收獲能力成長,而不是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或狹隘的情緒蒙蔽雙眼。顧及別人的感受,是將別人當成一面鏡子,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態度有問題就解決態度問題,能力有問題就解決能力問題,而不是在別人的感受中迷失自我。
大人物,只要他做的事對外界有任何影響,就一定會從道德出發進行選擇,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因為他隨意的一個小錯誤就可能給別人帶來很壞的結果。而小人物,卻只有狹隘的自我或永遠以取悅別人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