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記錄著魏晉名士的情趣風骨和逸聞軼事,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
圖片來源網絡
在《世說新語》里,有許多成語典故特別能感受魏晉之風骨。
二童一馬:指少年時代的好友。《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
相煎何急:比喻自相殘殺或迫害。《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華亭鶴唳: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蒹葭玉樹:蒹葭,指毛曾;玉樹,指夏侯玄,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
食辨勞薪:形容識見卓越。《世說新語·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世說新語》,非常好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