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當下這個時代的人,誰要是說自己不焦慮似乎就是異類,焦慮成了時尚的標簽。
什么是焦慮?
焦慮是人類在與環境作斗爭及生存適應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人類情緒。
喏,看到沒,焦慮與環境斗爭、適應生存有關。你焦慮說明你在跟環境做斗爭,你在抗爭;說明你還處于適應生存的階段,你在求生。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下面這三位主人公:
小周,芳齡24,單身,大學畢業2年,從事行政助理工作。大學畢業后,按照大多數女孩子的套路,安安穩穩的找份文職工作,不求有多高的發展,但求穩定。將來結婚生子,要么在家相夫教子,要么繼續在職場安安穩穩的做個本分的小職員。
可是工作2年后,看見過去的同學各個都越來越有出息,要么在大公司福利待遇好,要么開始著手創業做起小老板,再不濟的在小公司做主管。
再看看自己,畢業兩年還在公司做行政助理,公司規模也不是很大,福利待遇雖比不上事業單位,但五險一金也都齊全。看著一批批更加年輕漂亮的女生逐步涌入求職大軍,自己開始深深的擔憂。因為行政的工作本來就沒有什么含金量,都是看臉的時代,更何況自己又沒有過硬的本事。
她開始越來越為自己的未來焦慮,焦慮自己再這樣繼續下去,總有一天年老色衰被小女生淘汰掉。至于找男朋友這事,分手已經半年了,現在是一點影都沒有,相夫教子從何談起。
作為一個在事業上沒有什么野心,一心只想過平凡簡單生活的女性,因為身邊人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甚至那些曾經不如自己的人都混得越來越好,內心再也淡定不起來,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中。
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特殊的才能,沒有過硬的核心競爭力焦慮擔憂。后悔自己白白浪費了之前的青春時光,原來覺得做女強人才需要那么辛苦奮斗,所以不想成為人上人。現在想來,過平凡簡單的生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知道自己可以學習什么,甚至不知道想過平凡簡單的生活這個想法是不是個錯誤,自己太天真!
這樣的她,怎么能不焦慮呢?
小黃,年約28,結婚3年,未生子,在現在的公司工作4年,從人事助理一步步晉升到人事主管,可謂說是年輕有為,正在朝著人事總監的目標奮進。
然而最近半年也陷入了焦慮中,因為小夫妻倆想要孩子了。國家開放生二胎政策后,對于多年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她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往年招聘崗位,只要是女性求職者,除了個人能力和性格等與工作崗位是否匹配外,最關注的就是婚否、育否。對女性的錄取優先級別:已婚已育>未婚>已婚未育,甚至有時高于對能力的考量。
她現在焦慮的是想生孩子了腫么辦?剛結婚那會兒考慮到正在職業上升期,想晉升主管的位置,所以暫時沒要孩子。后來升了主管,又想等到站穩腳之后再生。現在年齡也快30歲了,感覺生孩子不能再拖了,但自從國家開放二胎政策,對于已育一個孩子的女性都會成為企業不錄用的理由。所以,對于打算生一胎的她,深深的為自己的未來擔憂。更何況,在事業上,如果還想往上晉升,就要考慮跳槽了。因為以目前公司的發展情況來看,沒有什么可發展的空間。
她焦慮,如果在老東家生完孩子,再跳槽擔憂沒優勢;如果跳槽穩住腳再跳槽,又擔憂自己的身體,畢竟30歲之前生孩子最好。
看吧,作為職場女性,想在職場上生存,想獲得一席之地,都需要把自己婚姻生育問題考慮進去。原來已婚已育的算雙保險,現在沒有生二個娃都會擔心沒有勝算。女性在職場發展,結婚生子一直都是很多女性心中的痛,事業與家庭左右為難!
過去女性只能圍著老公孩子灶臺轉,現在看似給了女性很大的自由,可以馳騁職場與男性比拼,在職場上掙得一席之地。但是,有多少女性的職場地位是拿婚姻家庭換來的。想在職場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更是難上加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遠遠高過男性!
面臨事業與家庭的選擇,不得不叫她焦慮呀……
小陳,年過30,已婚已育,不打算要二寶,事業可謂是做的風生水起。自己不但有一份固定的本職工作,還跟朋友合伙開了一個服裝店,前段時間剛開第二家分店。另外,還是個超愛學習的好媽媽好老婆。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學習《正面管教》;為了讓老公孩子有個好胃口,跑去學習廚藝。雖然家里有保姆,但是她還是希望在周末的時候能夠親自下廚,為家人做一頓豐富的飯菜。現在又趕上知識付費的時代,好多曾經想學的課程,比如溝通學、心理學、理財都可以找到大咖音頻課程,價格也不貴,課程買了不少。
聽起來她過的還不錯,家庭事業、老公孩子全部照顧的好好的,讓身邊很多人羨慕。然而,焦慮一直伴隨著她,說出來不免讓人覺得矯情。
本職工作從事的是通信服務行業,最近兩年國家嚴厲管控通信服務行業,使得她服務的公司業務受到不小的沖擊,雖然不至于公司倒閉,但是看起來也岌岌可危,不知道還可以撐多久。她的服裝店生意,雖然做的還是很不錯,開了第二家分店,但是每天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擔心服裝賣不出去,擔心好店員留不住,擔心哪天服裝店會倒閉。同行業的服裝店倒閉那都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也因為她和老公各方面的收入還不錯,所以生活的檔次自然不低。對于孩子的教育更加是不吝嗇,舍得花錢投資。讀的是外教雙語幼兒園,報的是外教英語培訓機構,還學鋼琴、畫畫。請的都是最好的老師,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哪一筆開銷不是錢,萬一哪天收入不如現在,那孩子怎么辦?生活怎么辦?
家庭事業雙豐收的她,一樣也焦慮!
沒有站在同樣的山頂,沒有看到同樣的風景,大家眼界不同,認知不同,自然無法理解小陳的焦慮。
這世界上沒有一層不變的風景,只有不斷變化的風云。你永遠不能保證自己一直風調雨順,不遭受任何的打擊挫折。站在高處的人,他們更加懂得什么是危機意識,時刻防患于未然,把風險評估在事情發生之前。
她們的焦慮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
三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背景的女性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焦慮,如果你是她們的朋友,你怎么勸她們放下焦慮呢?
要放下,首先要接納,只有接納了,才有可能做到放下。
第一步:學會接納。外部的環境你無法掌控,只能控制自己。坦然接受你的焦慮,不要排斥它,抗拒它,排斥它。要平靜的看著它,感受它的存在。
第二步:聽她傾訴。傾訴是最好的治愈良藥。作為她的朋友,她信任你,耐心的聽她訴說她的煩惱,不需要急于給她建議,她只是想有人能夠聽她的心聲,這樣可以緩解她的情緒。
第三步:用心陪伴。陪她做她想做的事情,比如運動健身。運動能減少致人抑郁與焦慮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的生成,可以有效緩解壓力,讓人放松。再或者多參加一些積極正能量的活動,看充滿正能量的書籍、電影,遠離負能量的人和事。
其余的,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比如上文提到的三個主人翁:
小周,可以協助她詳細制定一份職業規劃,幫她重新理清自己的職業定位,不要受周圍人的影響。從她的興趣愛好出發,找到她喜歡的工作,積極的投身去做。
小黃,可以幫她樹立信心,她其實擁有一定的能力,不然短短4年不可能晉升為主管。她只是對自己缺乏信心,多幫她進行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
小陳,她本身有很強的能力,讓她多結識更厲害的大牛,從他們身上去借鑒經驗,獲取方法。做好最壞的打算,也做好最壞打算的應對措施。
其實,人生在世,誰沒有點焦慮呢?我們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都會有正常的情緒產生。焦慮只是一個情緒的產物,不必視她如洪水猛獸,坦然的接受她,自然就不會被她所影響!
可怕的不是情緒,而是被情緒玩弄!
年齡段:25-35歲
征文活動的文章鏈接:www.lxweimin.com/p/870c50a273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