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中的安迪是一個高智商,但身世悲慘的女孩。媽媽因爸爸的離去瘋了,但卻獨自一人,將她她毫發無損的養到3歲,直到生下不知父親是誰的弟弟而死去。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安迪,性格內向,孤僻,不愛說話。但卻智商極高 ,學習連連跳級,直到考到國外,用豐厚的獎學金養活自己。
從小,媽媽的瘋子形象,深深的印在她的內心深處,讓她覺得羞愧,心理陰影難以抹去,所以她拒絕與別人的身體接觸,見到男人更是幾乎是避而遠之。她一直覺得自己有媽媽發瘋的基因存在,一直覺得自己心理不正常,不配擁有婚姻。從小看到瘋媽媽的駭人舉止,以及跟男人的接觸,每每身邊的事情勾起這段回憶,她都緊張發抖,以為自己也會發作。
在小說中,安迪生活中出現了三個男人,一個是譚宗明,一個是魏渭,一個是包奕凡。
譚宗明,安迪所在公司的老板,和安迪認識十多年,交情非常深厚,知道安迪的問題所在,并找嚴呂明幫安迪查找身世之謎。譚宗明和安迪的關系是朋友卻勝似親人,安迪信任他,在他面前能找到安全感,她喊他老譚。 在他面前安迪任性的像個小孩,搶他的豪車開,在逃避與魏渭的感情問題時,住在譚宗明家里,譚宗明也照顧她的情緒,雖然他還有女朋友也在。
幫安迪調查身世的嚴呂明看著譚宗明和安迪的默契,不禁問道:“你們為什么不是情侶?”譚宗明以安迪為女強人為借口說,這種頭腦厲害的女人,只可友,不可妻。
魏渭是安迪在網上認識的網友,兩人在網上對彼此的見解非常認同,簡直惺惺相惜。魏渭之前一直以為安迪是男的,直到安迪回國后才隱約知道。二人見面后,慢慢建立起感情。安迪還是非常的抵觸這段感情,加上這時嚴呂明已經幫她找到那個不知誰是父親的同母異父的弟弟,并且和媽媽一樣,患有精神病,在一家精神病院,這更讓安迪懷疑自己帶有瘋子的基因,更加而拒絕戀愛結婚生子。
安迪覺得自己不能害人害己,更不能害了自己深愛的魏渭。而魏渭則小心翼翼的鼓勵她,肯定她,給她擁抱,親吻她,安撫她,開導她,讓她相信自己是正常的,并不會像她的媽媽一樣變成瘋子,變成“花癡”,做那些讓人羞愧的事。
魏渭一層層撥開安迪那從小封閉的內心,一點一點,小心翼翼,打開一點,安撫一點。安迪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懷疑自己之前的論調。然而性,仍是安迪心中不可逾越的障礙。她鼓起勇氣,像魏渭講起自己的心理障礙,一想到性,就想起小時候來到瘋媽媽身邊那些男人的眼神,以及那些順便來到她身邊的手......魏渭猶豫了,雖然他還是那么的愛著安迪,但他的遲疑讓安迪傷心,再次堅定不能將自己一個人的痛苦讓無辜的讓魏渭去承擔。
安迪提出分手,又逃到譚宗明那里,她怕自己承擔不了,她需要安全感。譚宗明對魏渭說,這些事的確讓人難以承受,但如果沒有這些事,哪輪得到你們兩個現在這個樣子。也許,當初譚宗明也是無法承受安迪悲慘的身世,兩人才沒有成為情侶。
在安迪和魏渭分手后,決定去看心理醫生時,包奕凡,一個努力的富二代,厚著臉皮對安迪窮追不舍的男人出現了。他不清楚安迪的身世,對安迪一見鐘情,死纏爛打,完全不會像魏渭那樣顧及安迪的異常反應,一看到安迪不舒服或者神情不對,就幫她分析原因。他面對安迪對身體接觸的反應,只是看著她奇怪的舉止,看她發作。最終,安迪自己發現竟也沒有什么,她對她和包奕凡的啪啪啪竟是那么享受,覺得那么美好,完全不像自己頭腦中想象的那么不堪。包奕凡竟然讓她變得正常了,她開始享受愛情的美好。
兒時的悲慘生活給安迪的身心造成的陰影一直影響著她,她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安迪是慶幸的,她應該感謝這三個男人,他們慢慢地一步步幫她打開心扉。譚宗明是她最最安全的港灣,無論任何事情,他都堅決的支持她。而魏渭,讓她開始質疑自己固有的近三十年的認為自己不配戀愛結婚的想法,她開始慢慢打開自己。而包奕凡,最終讓她遇到了自己的愛情,一方面是安迪自己的內心已經慢慢打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包奕凡,不清楚安迪的身世,沒有憐憫,只有愛和堅持,最終打動了安迪。
如果沒有魏渭,包奕凡與安迪的愛情絕對不會這么順利。一個人遭受到無法承受的事情,內心很輕易封閉起來,但要一層層撥開那厚厚的繭,卻需要更多的時間,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需要身邊朋友的幫助。
安迪顯然是慶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