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像個淘金的篩子,一邊會把你曾經糾結的、不值得一提的那些事與煩惱漏到塵埃里去,一邊會把那些美好的金燦燦的真情、感悟、經歷轉化成的達觀以及還有那些珍貴的人與故事留下來。
第一次踏上說走就走是在大二下學期的清明,作為一名小女生總是難免擔心那個被說成有很多壞人的外面陌生世界。但實在想去旅行了,站在原地,安逸地待在安全的同一個地方,愈發嫌惡那個墨守成規的自己,那個自己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都沒有勇氣去愛的自己,沒有勇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的自己,我像一個裹在繭里大蟲,太想看看外邊的世界,太想突破自己,太想改頭換面,迎來全新的自己。獎學金資金已到賬,下一步出發,去旅行,在路上。
第一站——綏芬河
綏芬河是牡丹江市下面的一個縣級市,也算是黑龍江邊貿城市中最繁華的城市了。這里有很多老建筑,有很多俄羅斯人,有盧幣兌換市場,這里的建筑都是俄語,連中文都是小字,這里的小販俄語說的很溜,來到這里就像出了國,這里有最有名的國門,這里是祖國的一個邊界點,這里有向往的旅人,也有進貨的商家,這里有故事,這里有回憶。
當走到祖國的一個邊,前方的土地再也不能踏出去,那會是什么樣的感覺?懷著這樣的好奇與憧憬,一路向北。
下車就看到了百年老火車站。很有歷史的感覺,火車站雖然很小,但感覺很美,很有特色,這里雖然不像很多車站那樣霸氣,但卻小而溫馨,有的時候霸氣了反而多了點空洞。
這里的路時而上坡時而下坡,很佩服這里的司機,在這樣45度角的道路上每天服務著來來往往的人。本來想問下當地的人,怎么去東正教堂(出發前做好的攻略的第一站),卻不想大哥抬手一指,原來前方五百米的坡上就是。沿坡而走,迎著冬日的朝陽,抬頭便望見教堂。第一次見東正教堂,心里甚是欣喜,加快腳步前進。在路上,看見沒見的,聽到沒聽過的,便覺得像收獲了至寶,也許,旅行的簡單快樂就在于此吧。
有些人遇見便是相知。在路上,有風景,有美食,但最深刻的就是遇見志同道合的人與故事。迎著晨光,發現前方還有三個跟我一樣的學生旅行者,心頭一喜,原來有跟我一樣目的人呢。教堂上的牌子寫著這里是保護建筑,很多歷史的意思,小心的進去(因為是第一次進教堂)發現了一排排紅色的凳子,可能是早晨太早的緣故,這里還沒有人來,找凳子坐了一會,感受了一下教堂的肅穆。沒想到,因為想要幫忙拍照的緣故,兩波旅行者的心靈打開話夾子,互問了學校跟來此的目的,原來大家都一樣,來這里瞎轉,兩伙人一拍即合,一起前行剩下的路。學生時代的簡單與單純,讓人與人之間更容易真誠與信任,而這兩點,真是這個世間最美的東西了!
一元錢坐這里的小公交去此次旅行的最想去目的地——國門。
沒到國門之前以為國門只是一道門。到了才發現,原來這里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旅客出國的通道,有邊防戰士檢查通過;一部分是旅游區,給我們這些向往邊界的游客。
先去的商貿區,有很多商店,賣著俄羅斯的小商品,據說基本都是中國制造,所以決定先不進去,選擇去了空曠的地方開始國人旅行最愛方式——拍美照,在擺盡各種姿勢之后,開始好好感受這里的空氣,遙望鐵絲網那邊的不再屬于我國的地方。聽當地人說,老毛子地大人少,而且人懶都不愿種地,所以我想前方才到處都是荒地吧。
鐵絲網上掛著紅色的牌子寫著“邊防重地”,遠處還有一張白色的牌子上畫著私自偷過邊界被打慘、打死的照片,大概意思是前方有俄羅斯的士兵時刻關注這里,只要發現有人偷偷越境就一槍弊命,好嚇人。其實望著遠方,我心里有點茫然跟空空的,心里問自己,難道祖國就這樣到邊了,就只能走到這里了嗎?望著遠方還未化掉的白雪,心里徒茫茫然然的,于是跟著小伙伴去商貿區買巧克力去了。我看著這里人很少,心想也不知道店家是怎么維持生意的,來這里的人,大多多是張望后離開了。
去國門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就是跟著路上遇見的三位小伙伴一起逃票了,可能是因為當時景區正在修建的原因,竟然成功了。省掉了幾十元錢,作為學生的我們好開心呢!
綏芬河的國門很有特點,是三角形的,感覺很漂亮!雖然這個國門不是真正的出國,還是讓我激動了一把,里面有一個界碑,親切與它合影,激動地摸著國輝,以為就是告訴世人,姐姐我好愛自己的祖國!
后來我又去了滿洲里、東寧、圖們、防川的國門,雖然后者們的國門建筑很新、很霸氣,但還是最喜歡綏芬河這里的國門!覺得這里的國門最親切、最有去邊界的感覺,也許是第一次面對邊界的新鮮感在這里吧,此后的國門大抵都在回味與比較這里了。
去完國門又去了這里的金山寺,一行人坐在山上的寺廟一角,俯看整個綏芬河,發現這里真的很小,大半天步行都能走完,看著天空飄著的云,恬然無事的一幫人心里都在想著各自的心事吧。
在旅行中,坐下來,靜靜的讓時光從指尖溜走,任由大腦想起任何人與事,讓自己被抽空,才知道心里的那份的最重要的感情與失去后的淡淡惆悵。在這里的寺廟遇見一幫玩耍的小孩,聽著他們的說笑心里也樂起來,我們驚訝的發現,這里捐贈香火的地方,有好多外國錢,被告訴原來是盧幣。好想撿一個做紀念,然而只是心里想想,一是佛祖腳下,二是作為一名大學生,這種事還是不能干的。同行的一個小伙伴特別想要盧幣做紀念,于是大家決定下山去找地方讓換盧幣。這絕對是計劃之外的事。沒想到好不容易找家銀行,卻不換小錢,于是沒辦法又打聽到可以去了這里的一個商貿區換,于是又出發。
沒想到為了這計劃之外的事,竟然發現了最繁茂的商貿街,看到了滿街的俄語店鋪與好多俄羅斯人,還有俄語溜溜的小販,還有換盧幣的私下交易的小販行當。
沒有完美無缺的計劃與攻略,在路上,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因為你不知道會遇見誰,會發現什么新奇的事。所以當前行不能按計劃完成,為什么要去惱怒呢?不如交給自由,交給在路上。
人頭樓絕對是我最喜歡的綏芬河建筑。雖然沒有進去建筑的內部,單單看建筑外邊的建筑就覺得很細致,雖然我不明白為什么在建筑的四面八角處會有人頭的點綴,但第一次見這樣的建筑真覺得很贊嘆。因為這個建筑,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出國了。
轉完整個綏芬河沒有連一天都時間都沒有花掉,夕陽還未完全西下,我們行人來到火車站附近,站在橋上,看著客運的火車跟裝滿木材的貨運火車緩緩的行駛離開,什么也不去想,就這樣看著,不知道自己以后會去哪里。
最開始的地方往往也是離開的地方。綏芬河的最后一站又回到百年老火車站,這次在車站的內部閑坐,好好觀摩了一番,里面被刷的顏色以黃色跟藍色為主,讓人看著很舒服,內部雖然小但很整潔實用,只有一個賣票窗口,買好下一站的票,坐著慢慢悠悠的感受這里,真希望這種年代感的車站能一直保留下來,讓迷失的旅人找到旅行想要的那份溫柔與懷舊的感覺。
小小的綏芬河是我第一次踏足旅行,說走就走的地方。是我探尋到旅行意義的地方之一。感謝這里保留的老建筑與年代感的百年老火車站,老建筑就像一個城市的火生生的博物館,講述著一個城市的歷史與故事。有的時候,正式這種老的、舊的、破的但卻精美的事物給我們別樣的感悟與啟示。愿老建筑永在,記憶永在。此篇寫于走過綏芬河的四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