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年之際在于春,一天之際在于晨。都說早上開心一天愉快,早上不快,一天沒有好心情,當然我不信這些,但是如果你遇到煩心事,最起碼你會心煩一陣子。
今天從零點開始就預示著,今天不會有好心情。
今天上夜班,班長休班。接班倉存不足,上班交班明明寫著105噸,可同事看完說兩個倉也就50多噸。其中一個也就15噸,另一個四十來噸。兩個倉能成150多噸,倉里就五十多噸。還報105噸,你也得有點數吧,如果大差不差的也就算了。可是……更可氣的是明明有七個車從那里等著卸料。
每個小時要向調度報一次倉存,我零點準時報倉存,我報了50多噸,調度有點遲疑,我解釋說:“上班報的105,可我們班看倉的說倉里就這些料。”調度也沒在說啥。
負責看倉的同事看完倉就讓司機上料,叫誰誰不聽,他就去叫負責管理調度司機的師傅。他說:“管理司機的師傅睡覺,他也叫不起來。”先說一下,司機是供應商聘請的,當然管理司機的師傅也是他們的人。
最后看倉的同事,給我們調度打了電話,反應了情況,很快司機開始打料。
我每小時報一次料倉,當我第三次報料是料倉里還是50多噸,50多噸就預示著就只是個倉底。如果這樣下去,到交班也保不齊料。
從司機開始打料,就沒停過,打完這個打那個。一車三四十噸,每小時用料也有三十七八噸。啥時候能保滿倉。
我于是翻看了上班的打料記錄,一共打了五車料,看著倉一直保不起來。我也有點著急。當我看到又一車要打時,我過去了。其實我可以不管的,但是想想班長不在,別出點啥事。我就過去問司機能不能兩個車一起打,他說:“可以,我這車往前提一下就行,你得問一下我們負責的。”我說:“他現在睡覺了嗎?”他說:“沒有,你過去找他就行。”于是我找到了他的辦公室,敲了幾下門,沒人答應,于是我又踹了幾下門。他開了門。我問他:能一起打料嗎?”他說:“看倉的師傅已經說好了,22號打兩車,讓后20號打一車。我說:“如果那樣的話,到早上起來交班,還是保不起倉來,上個班才打了五車,打的不夠,我們一個小時用三十七噸,你一車才三十五噸左右,你啥時候能保起倉來呀。”他一聽也是。我說:“你先等著,我問問看倉的能同時打嗎,如果能,咱現在兩個倉一起打,這樣明天早上就能保起倉來了。”我問明白后,就開始兩個車一起打料。
等我處理完這件事后,看了看信息。一共還有三車料,打完這兩車,如果不來車的話,還是挺緊張,于是,我給調度打電話,其實我的本意是,讓他催催廠家,不知道是我表達不清楚還是他沒聽明白。他立馬從別的地方給調了一個車來,調就調吧。可偏偏司機不認識路。讓去個人接一下,如果是白天也不是大事,可偏偏是晚上。讓誰去呢,我看了看,熟睡的同事,俗話說寧可惹醉漢,也別惹睡漢。我可犯了難。我去吧,我這里也沒人給看著,上面上鐵料的師傅住院了,新來的業務不熟,還經常斷料,剛剛上廁所的功夫就有兩個倉斷料。我憂郁了半天。后來調度又來電話,問來了嗎?我就說去接的沒看到人。
后來看了看網上又有了一車信息。這樣不要那車調來的也行,我本想協調協調,看看不要那車調來的了,調度不愿意。說既然來了,就不能讓人家回去了。
好吧,我怎么辦呀,想想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嗎。
我沒辦法了,就說:“看看誰去接接車,調度說:“如果司機反應,給咱們下考核。”其中一個同事說:“你給調度說,考核考核吧,一群娘們,大半夜的誰去呀,萬一出事呢。”我說:“我不說,要不你說。”她也不動彈,又說:“你給大班長打電話,讓他去。”我也沒吱聲。另一個同事,爬起來,騎車去了。可去了半天也沒找著,就回來了。后來又一個去找了,還是沒找到。回來還老大的不愿意。
最后調度又給調了一個車來。當這個司機來了后,我問他剛才那個車的事,他支支吾吾的,也沒說明白,剛才那個車到底來沒來。其實過去了這么長時間,到底那個司機來沒來,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這個司機來之前剛剛有一車開始打了。這個司機聽說不能隨著打料,人家不愿意了,他說老板說了,不能等讓隨來隨走。
我沒辦法,又給調度打電話,好歹換了一個調度,這個調度也熟悉,給他說明情況,就讓車走了。
又到報料倉的時候,那個難說話的調度又打電話來了,問怎么回事,我給他解釋一下,他非要摳字眼,說俺講的不清楚,有是考核,又是他那里有錄音,唉,誰讓人家是調度呢,俺又和人家說好聽的。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可越想越生氣。其實我也知道不要生氣。為了工作不值當的。可就是心里有點不舒服。
上班我就開始忙活,別人有的玩手機,有的開始睡覺,你說你在椅子里瞇一會兒就得了,不行,還要躺著睡。你就能保證一點事沒有啊。
來上班又不是讓你睡覺的,也不是到下班打掃打掃衛生就行。外面的篦子要看,不然會下來大塊,如果多了還會跑料。跑料你不得鋤啊。
昨天晚上大塊還挺多,一個同事說半個小時出去就已經跑料了。是,咱們這里要關停,可一天沒停,你不就得好好上一天班呀,萬一出事呢。
其實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你如果覺得這是一個小事。不拿他當回事,時間久了,你就會養成這樣的習慣。小事不當回事,早晚會出大事。其實每一次大事的發生都是從不起眼的小事開始的。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幾年前,有個同事二十多歲的兒子是怎么死的,可能你會說他是出車禍死的。是死于車禍,可你知道怎么出的車禍嗎。
如果說是在高速,或者在郊外,那種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大些,可他偏偏死在市區,并且死在了離家門口不遠的十字路口。
警察調取了他的通話記錄,在死前的不到半小時,他發了幾百條短信,就在出事前幾秒還在發短信。
處理事故的一個當事人說:“如果當時精力集中,他一腳踩死油門,啥事也不會發生。”當然最后是怎么處理的我不太清楚。
聽說不管是不是過錯方,反正死了,好像對方是賠了不少錢。可是錢有啥用,人沒了,唯一的兒子都養大成人。該享福的時候,走了。誰難過還不是父母。人生三大不幸之一白發人送黑發人,老年喪子,父母還不得掉半條命呀。
一些小事一些細節其實是我們最應該注意的。
就那孩子上學來說吧,如果孩子連班都跟不上,那咱也就不說了,因為他不是一點半點原因造成的。應該有方方面面的原因。如果你的孩子能在中游以上,特別是十來名的孩子和數一數二的孩子相比,其實就差在細節上。大的框架都能掌握,其實就是一些細微的方面,前幾名比較仔細,能在細節上下功夫。那么他就能考高分甚至滿分,而十來名的孩子就看到大的框架了,覺得自己都會了,沒有深挖,一些小的知識點他看不到,每每就會這里丟一分那里失一分。并不是孩子能力差,而是不太注意細節的問題。如果他們能在這方面加強訓練應該也能更優秀。
我想了很多,漫漫的也從不良情緒中走了出來,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不把它當事,其實它還真不是個事。明天又是一個大晴天 ,好心情從明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