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書,是韓梅梅的《遇見一些人,流淚》。
起初,在當當尋找書籍的時候,簡介中介紹:“愛情會崩潰、寂寞會唱歌、人生會告別。遇見20個人,遇見了他們的脆弱與眼淚。”看到這本書,無法理解為什么遇見一些人要流淚,好奇心讓我立即支付買了這本書 。
李叔同,還君一缽無情淚;張愛玲,我自將萎謝了······;普拉斯,所有的愛和孤獨都是自作自受;三毛,我用一生實現自己的夢,生命逝去的剎那永遠地沉睡其中;沈從文,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我應當為自己慶幸······看著目錄,不理解為什么每個人物故事的標題都是那么苦澀悲涼,拿著書,讀著這故事。看了11個故事,懵懵懂懂知道他們人生的軌跡與孤寂,我的人生閱歷還不夠豐富,無法讀透他們置生死于惘然,也許是那個年代,生活經歷壓迫;也許是那個認知,自我世界中沉寂;也許是那個愛情,摯愛過后消沉。
留名于世之前,總有一段或者幾段無法忘懷難以忘切的回憶,在郁郁寡歡中創作出驚于人世的創世制作,然后流傳于世,讓后人品讀他們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擔心著看著這些凄美的故事,會不會讓我也處于憂郁之中,我想我應該是想得太多,哈哈,沒有那些個經歷,是無法體會的。我只能邊看感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灑脫隨意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我想,看了這本書,我會更加隨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