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們學習如何判斷一家公司的經營能力。先復習一下,有哪幾個指標?
第一個:應收賬款周轉率。
我們上周學習“平均收現天數”時學習的,它不僅反應了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也是現金流好壞的一個重要體現。
第二個:總資產周轉率。
昨天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燒錢的公司,以及碰到燒錢的公司,后續如何進行判斷。
今天進入“經營能力”的第三個指標:“存貨周轉率/平均在庫天數”的學習。
就像“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收現天數”一樣?!按尕浿苻D率/平均在庫天數”說的是一回事。
一、概念
還記得公司的幾個重要資產分別是什么嗎?
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總資產。
其中存貨放在哪里?在倉庫里,所以叫在庫天數。
對公司而言,一般存貨放在倉庫里,相當于把錢放在倉庫里,肯定是希望存貨快點賣出,在倉庫的時間越短越好!
“存貨周轉率/平均在庫天數”,指的就是存貨的周轉次數以及相應的放在倉庫里的時間,以此來判斷公司的產品好不好賣,熱銷還是滯銷?
二、公式
因為今天學習的指標公式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收現天數”有相通之處,我們先回顧下“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收現天數”的公式
“應收賬款周轉率”,說的是“應收賬款”這個資產一年為公司做了幾趟生意。
對應的是“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即平均收現天數。
“存貨周轉率/平均在庫天數”呢?
非常的類似,上述兩個公式的不同之處在哪里?“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子是“營業收入”
“存貨周轉率”的分子是“營業成本”
為什么呢?
因為存貨周轉率中的存貨,并不是按照存貨的市場價格,而是買入存貨當時的成本價,所以用“營業成本”,而不是“營業收入”。
貨品如果已經賣出去了,那就是按市場價,例如“應收賬款”,計算時取的就是“營業收入”
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存貨資產變現能力越強。說明產品在倉庫停留的時間越短,產品在市場上越暢銷。
三、計算實例
仍然以計算“片仔癀”為例,計算其2016年的“存貨周轉率”和“平均在庫天數”
在“資產負債表”中找到“存貨”一欄
期初存貨(2015年)、期末存貨(2016年)分別為:8.78億、11.26億。
則“平均存貨周轉余額”=(8.78+11.26)/2=10.02(億元)
2、分子:營業成本
在“利潤表”中找到“營業成本”,2016年為11.79億元。
代入公式,得到:
“存貨周轉率”=11.79/10.02=1.2(次)
“平均在庫天數”=360/1.2=306.1(天)
和財報說核對,結果基本一致,計算完成!
四、判斷指標
1、<30天,經營能力非常優異!
2、30~50天,通常在流通業中屬于模范生了!
3、50~80天,經營能力不錯!
4、80~100天,大多為B2B(公司對公司)業務!
5、100~150天,工業類或原物料行業(如石油、鋼鐵等,需求不旺盛)。
6、>150天,要么能力不佳、要么屬于特殊行業(如造船、造飛機、奢侈品、房地產公司等)。
需要注意的是:經營能力幾項指標不能只看單個公司的數據和趨勢,還一定要注意在同行中橫向比較,所以財報一定要多看,練就對橫向行業數據的把控能力。
五、獨孤九劍
繼續茅臺的獨孤九劍分析
應收賬款天數43.5天,平均存貨在庫天數2039.4天。
兩項相加,就是“做生意的完整周期”=43.5+2039.4=2082.9天。
將近2100天才能做完一次生意、收回現金!這么長時間,手上一定要備有存糧!
茅臺的現金有多少?59.2%,滿足要求。
今日所學總結↓
夜深了,來一碗心靈雞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