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蝴蝶,尤其是那對五彩斑斕的翅膀。小時候的自己特別想擁有一對美麗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飛舞在花叢中、藍天下,猶如書中可愛的瓢蟲妹妹,也想要蝴蝶的翅膀。
記得有一年,大概是孩子四歲左右,我們全家去七彩蝶園游玩。與其說是讓孩子了解蝴蝶,近距離觀察蝴蝶,不如說也滿足了我的愿望,喜歡被蝴蝶圍繞在身旁的感受。
只是那日游玩大半天后,我仍然分不清那些不同種類的蝴蝶,也就更別提孩子了。
到底用什么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了解一些科普類的知識,又不生硬晦澀?
當我看到《蝴蝶的日記》,通讀完第一遍,有種眼前一亮的感受。
我第一時間,就記住了好幾種蝴蝶的特征。
這本繪本沒有注入這樣的知識介紹:全球有記錄的蝴蝶有17000種,中國約占1300種,有十二個科,鳳蝶科、絹蝶科、粉蝶科……
在這本圖畫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只名叫“朵朵”的蝴蝶的故事,通過日記的方式,輕松有時間感地推進故事的發展。
當我給兒子讀完一遍,他就哈哈大笑地給我講線紋紫斑蝶。
這種蝴蝶像什么呢?像臭大姐,也就是椿象,還像臭鼬一樣,會放臭氣。要是誰不懷好意,動什么壞心眼,這種蝴蝶熏得你找不著北。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學著朵朵的樣子捏起鼻子。
繪本中朵朵確實是捏起鼻子,線紋紫斑蝶咧著嘴笑??僧敂橙藖砼R,線紋紫斑蝶保護躲在后面的朵朵,臭氣化成一只蛇,來襲擊敵人,畫面中的敵人都被熏得流眼淚了,讓人非常形象地就記住了線紋紫斑蝶。
讓我印象深刻是枯葉蝶,當然還有好幾種蝴蝶,在講故事當中就知道了這些蝴蝶的特征。
在朵朵的生存自救課中,我們了解到了哪些是蝴蝶的天敵。閱讀到這里,可以讓孩子思考一下。輕輕松松讀下來,就可以讓孩子了解到很多蝴蝶的知識。
繪本中,以朵朵的口吻,分享到了蝴蝶的日常生活,把蝴蝶一生要經歷的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表現出來??梢栽趫D畫書中看到蝴蝶剛出生的紀念照片,寫著卵字的照片。從那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滿滿的希望、愛和溫暖。朵朵還提醒小朋友,不要把卵想象成雞蛋,那樣孵化出來就是小雞不是蝴蝶啦!
在這本書中,一篇日記就有一個階段,6月30日,她就破繭成蝶了。
我們不僅能夠看到蝴蝶的生長變化過程,更為重要的是看到了作者創作的豐滿的蝴蝶形象,風趣、樂觀。
一上場朵朵就借由老師的話說“要想成為一只優秀的蝴蝶,就要從了解自我開始”。
朵朵就想做一只優秀的蝴蝶,由此拉開序幕,讓我們走近她、認識她、了解她。
我們看到了她與朋友的友好相處;看到了她的善良,她的努力,不斷練習跳舞。當然了,我們還看到了她偶爾的小調皮,悄悄飛過去拍了下正在打盹兒的小瓢蟲,小瓢蟲還假裝生氣地噘著嘴說道:“你走路停車,難道都不帶聲嗎?”讓小朋友們輕松了解到,原來蝴蝶是一架“無聲飛機”呀!我們還看到了特別愛分享的朵朵,要把一路的風景分享給朋友們。
這是一個內心豐富,有血有肉的形象,雖然不是百分百完美,卻一遍一遍打動著我。
這本圖書也指導了我們應該如何來閱讀科普類課本。
1、作為父母,在閱讀前可以查閱相關知識,這樣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可以予以解答。
如果我們不了解,就坦誠地告訴孩子,和孩子一起查閱。
2、和孩子一起進行游戲互動,比如朵朵和她的蝴蝶朋友相處時的情景可以演出來,加深孩子對某一種蝴蝶特性的認識。
3、和孩子一起在手中繪畫中重溫蝴蝶經歷的四個階段。
4、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找一找認識的蝴蝶,練習孩子的觀察能力。
親子閱讀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在閱讀中,傳遞愛,表達愛,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滋養。
快和孩子一起讀起來吧!說不定還能發現圖畫中很多的小彩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