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立志終身學習的家伙,都需要營造一個學習型家庭!

最近遇到很多二次成長的伙伴們,有的已經小有成就,有的開始追逐夢想,有的意識到時代變化準備奮起直追,他們干勁滿滿,不斷升級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統,在自我探索和完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可是,談到家庭的時候,卻有不少人都存在著同樣的困擾:

配偶不支持怎么辦?急!在線等!

吃完飯剛準備打開書本,旁邊有人一巴掌呼過來:“你干那干啥!沒看見家里的一地雞毛嗎?你咋不帶小孩去?”

做了一個夢想板,立刻被嘲笑:“你都多大了,還夢想哈哈哈。”

可見,作為一個立志于成為終身學習者的家伙來說,沒有什么比營造無內耗無干擾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事啦!

今天,我從時間管理的角度來聊聊如何打造一個學習型家庭。



1、升級家庭管理,提升家庭日常管理的效率,家庭責任合理分工,任務共擔。

家庭無大事。家庭摩擦不外乎家務事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造成了許多家庭的大問題和大矛盾。

學習型家庭和普通家庭的日常基本生活一模一樣,唯一的差別是:時間的分配。

一旦決定在有限的在家時間中分配一點時間給學習和成長,那么就意味著用于家務和其他事務的時間要被縮減。

因此,打造學習型家庭的第一步就是:效率要升級!只有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必須的家庭責任,才能給自我成長留出時間。

通常來講,家庭時間一般分為:家務活時間、家人陪伴時間、娛樂時間。

解決方案:提升家務活效率:

a、和配偶一起,清晰列出每一項家務活的清單,盤點到底有多少項任務。

b、對每一項任務明確意義,并運用4D原則排程。

首先,看這項任務是不是必須做,必須做的,放入行動清單。其次,看這項任務是否可以委托,可以委托的,立刻委托。比如:樓下超市可以送的東西,完全沒必要跑下去買;可以請阿姨一周來一次,平時只需要15分鐘維持一下基本的整潔。另外,看這項任務是不是緊急,不緊急的可以推遲。最后,判斷這件事的意義,是不是必須做的,若是意義不是很大,那么就要用斷舍離的思維把它從清單中刪除掉。比如:原計劃周末去趟宜家逛逛,添置些小東西,結果盤點一下自己的東西,已經很多了,完全不需要再買,那么這趟行程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應該從清單中劃掉,節省下時間來。

c、執行:團隊協作,任務共擔

很多時候,并不是配偶不愿意成長,而是家庭和生活中日常任務分配不合理,對方大量時間和眼前的茍且搏斗,而另一半卻在獨自追尋著詩和遠方。這種嚴重不平衡自然會造成劇烈的家庭矛盾。

而家務活,不過是個導火索而已。

在完成家務行動的排程之后,不妨把家庭成員當成自己的團隊,大家一起在家務這個領域共同升級打怪。又增強家庭成員的感情,又提升效率,何樂而不為?

比如:做飯時,就可以把負責做飯的妻子或老公看作是項目經理,另一半負責洗菜和料理臺整理,小孩可以學習剝蒜。



2、鼓勵對方擁有夢想

科學的家務活管理和提升效率的目的在于,釋放出另一半更多的時間。

其實很多時候,人并不是因為忙才沒有時間,而是因為沒有夢想才選擇了忙。

比如,我看過很多全職主婦在有保姆的情況下,仍然覺得自己忙得不可開交。我百思不得其解,讓她們列出自己一天的時間開銷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并不是她真的沒有時間,而是因為人需要價值感,需要讓自己顯得忙來擁有價值感。

于是,在沒有想要追求的東西和夢想的時候,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會告訴自己:因為我忙,所以我沒有夢想。

終身學習者大多是心底懷抱著強烈的自我成就動機,不妨多觀察配偶的喜好,引導他們點燃原本存在在他們心中的火種,鼓勵他們擁有自己的愛好和夢想,鼓勵他們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



3、賦能,激活另一半的潛力。讓他/她得到更高的自我價值感。

我們之所以要追求高效率,就是為了追求慢生活。只有慢,才能讓我們關注到更多的細節。只有關注細節,才能讓我們擁有善于發現的眼睛。

在家庭中,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善于發現,并及時反饋,不斷及時正強化家庭成員的任何改善。

比如:今天小孩自己收拾好了書包,哪怕收拾得很亂,也要及時對他說一句:“爸爸沒想到你自己就可以做到,很厲害!”很快你就可以收獲越來越自動化的寶寶。妻子今天隨手寫了一張便簽貼在墻上,及時反饋:“便箋很棒哦,我以后也用它來做記錄!”那么妻子會越來越習慣于使用效率工具。



4、一起做一份家庭夢想板

擁有共同夢想的家庭,是所有成員攜手創造未來的家庭。

時值2016年末,很多終身學習者都在積極制定自己的2017年目標。我們有沒有想過,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來制定一份家庭的2017年目標呢?

和家人一起,為這個新的年度定下關鍵詞,在家庭、健康、財富、事業、社交、學習、效能等各個方面,共同制定一份能夠落地的夢想板,讓未來的一年,變成所有成員共同努力的方向。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激動人心呢?


5、在家里打造夢想角落。

進入社會之后,很多人因為生活的乏味逐漸被磨滅了棱角,漸漸忘卻自己也曾經是個追風少年。不妨和配偶一起,動手整理家庭曾經的過往文件和證書。在家庭的角落或者空白墻上,打造一個家庭的夢想角落。

將家庭成員以往的輝煌時刻,比如:畢業證書、畢業照、優秀員工、競賽證書、特長展示、獨自完成的旅行等點點滴滴,打印出來,貼在墻上。

上面再貼上家庭夢想板。

被過往的成就和未來的夢想所包圍,這樣的當下也不會盡看見茍且。

畢竟,我們有權利決定每天看見的是啥。


6、分享和觀點交鋒要在規則下進行。否則容易影響親密關系。

家庭需要界限和規則。學習型家庭更是如此。

一方希望把新學到的知識灌輸給另一方時,有時難免會被對方覺得是強制灌輸。有時,觀點論戰又可能演變成口水大戰。情感當前,學習規則也變得分外重要。我自己親身經歷幾次后,和配偶共同協商,定了互相學習的規則。一方面尊重知識的價值和對方學習的不易,另一方面,互相學習可以更有效率。

簡單內容如下:

家庭成員應該互相學習,知識分享,共同進步。為更有效率達成這一目標,暫定規則如下:

1、提起需求

若是誰有學習和分享需求,務必先想好問題,向對方提出學習要求。對方接到需求,定好時間和長度,進行針對性分享。

注意:

a、此處一定要定好時間和長度!否則,跟隨時隨地的嘮叨沒有區別,很容易讓對方產生反感。

b、對方沒提出需求前一定要閉嘴!不要追著對方灌輸。有多少伙伴因為自己學了什么后覺得好就在家里天天向配偶灌輸,對方有自己的需求和學不學的權利,不要越過這道界限,每個人需求不同,強制灌輸會讓對方的學習興趣完全喪失掉。

2、互相尊重原則

分享者要尊重學習者:

a、分享者要從學習者真實問題出發,進行準備。不要講沒用的,超出學習者理解范圍的,脫離對方真實問題的,不要講一切沒用的廢話。

b、不攻擊對方,不抱怨對方,不歧視或不公正評論對方。應以中立公正態度做分析和分享。

學習者要尊重分享者:

a、認真聽并做好筆記。

b、不打岔不扯淡不走神,學會傾聽是最大的尊重。

c、可以中立的辯論。關注知識本身,不要關注語氣和態度。

3、知識有償原則:

所有分享的知識都付出了分享者長時間的提煉和思考,它有價值。任何一次有價值的分享,視它的重要程度和對學習者的影響,均需學習者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個代價可以折算為給分享者做一頓好吃的或其他。

祝大家每天開心精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