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號早上一起床,就被微信上朋友們的問候給轟炸了。都是在問新西蘭8級地震,你那里有沒有事?我趕緊打開民防app(civil defence app),發(fā)現(xiàn)是南島地震了,北島的部分地方發(fā)布了海嘯預警,通知吃瓜群眾沒事就不要去海邊了。這個App在蘋果和Google應用商店可以下載,住在新西蘭的同胞最好下一個有備無患,App的名字叫“Red Cross Hazards”。
為什么奧克蘭沒事?
這次地震的震中在新西蘭南島的凱庫拉附近,有些新聞媒體只是籠統(tǒng)的報導說是新西蘭地震,所以大家都很擔心,其實我住的奧克蘭距離凱庫拉的直線距離也要600多公里。如果把新西蘭搬到我們的近鄰日本,就是后圖藍線的地方。相當于東京地震,而你住在札幌。所以說其實并沒有太多需要擔心的。受地震影響比較大的北島城市是惠靈頓,不過惠靈頓的建筑抗震等級非常高,雖然晃的厲害,但沒有傷亡。
下圖藍色箭頭所示地區(qū)是地震發(fā)生地,紅色箭頭所示地區(qū)是奧克蘭,那條黑線則是澳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匯的地方。從這張圖也可以看出,奧克蘭還是在相對安全的范圍內(nèi)。
一來距離震中比較遠,二來奧克蘭并沒有在活躍的地震帶上,所以奧克蘭并沒有什么事,甚至有家澳大利亞公司還在奧克蘭不合時宜的放了個煙花。
新西蘭為什么總是地震?
新西蘭是一個處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的國家,位于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的結合部,和處在亞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結合部的臺灣、日本一樣,都是時不時要活動一下的地方。
住在新西蘭是不是很危險?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任何類型的風險都是可以找到方法對沖的。新西蘭的辦法就是重視建筑的抗震性。這里的民居大部分都是木質(zhì)框架結構的,地基部分也有泡沫塑料隔離,所以抗震性比較好。
而大型建筑則在設計時就考慮了防震結構,比如那個丑的要命的新西蘭國會大廈,地基使用了隔離軸承,從而保證了其晃而不倒。
這次凱庫拉地震的震級修正后是7.8級,按照清華大學陸新征課題組的分析:
根據(jù)報告顯示新西蘭測到的最大地震動,相當于我國的8度罕遇地震水平(大概相當于北京的450年一遇地震強度,上海2500年一遇地震強度)。
也就是說地震烈度與汶川蘆山相當。即便考慮到新西蘭的地廣人稀,這次地震傷亡人數(shù)也算是很低的了,遇難的2個人中,一位是心臟病發(fā)作,另外一位則是住在一個老的磚結構建筑中。所以說雖然有地震的風險,但新西蘭嚴格的建筑標準可以讓風險處于可控范圍。
我們還可以愉快的來新西蘭旅游嗎?
答案是肯定的。這次地震的主要影響范圍是南島的凱庫拉附近以及北島的惠靈頓,而旅游熱門的地區(qū),比如奧克蘭和皇后鎮(zhèn)則完全沒有影響,即便距離震中稍近的基督城,也是處于馬照跑舞照跳的情況。就好比平壤地震了,你去個沈陽旅游其實沒有什么問題的。
當然如果你的行程中包括了凱庫拉,或者計劃從南島北部自駕到基督城,那么你的行程需要調(diào)整一下。如果只是來奧克蘭或者去皇后鎮(zhèn),那么盡管放心去吧。下面這個鏈接是新西蘭運輸局的道路情況查詢網(wǎng)站,可以看出來凱庫拉附近的公路還是在關閉狀態(tài)(黑色部分)。http://www.nzta.govt.nz/traffic/
鮑魚和龍蝦正在等著你們拯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