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 產品定位及核心用戶
二. 市場及產品迭代分析
三. 亮點與不足
四. 運營淺析
體驗環(huán)境
體驗產品:一個ONE
產品版本:2.4
設備型號:iPhone6
操作系統:iOS8.3
體驗時間:2015.08.02
一:產品定位及核心用戶
產品定位
1.圖片文字,優(yōu)質文章,精品問答,精美物品
2.閱讀性質,雜志類風格
核心用戶
1粉絲
2文藝青年or偽文藝青年
3喜好閱讀的人群
需求場景
1碎片化
2提升逼格
3滿足文藝細胞
二. 市場及產品迭代分析
? ? ? ? ? ? ? ? ?App評價評級情況
? ? ? ? ? ? ?國內App排行(7.3-8.1)
? ? ? ? ? ? ? ? ? ? ? ? ?版本迭代
市場:
下載量穩(wěn)定,用戶評價較高,產品總體情況較為穩(wěn)定
迭代:
1.在0.1到2.2.1版本屬于[產品導入階段],此階段以基礎功能發(fā)布和修改bug為主。
2.在2.2.2到2.4版本屬于[產品成長階段],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產品優(yōu)化完善,逐步添加符合產品定位的功能,增強用戶閱讀體驗。
三. 亮點與不足
亮點:
界面:清新文藝
理念:簡單極致
不足:
運營成本大
對用戶喜好把控不足(和產品模式有關,下面會講到原因)
四. 運營淺析
這個款app每天只會推薦一個圖文,一篇文章,一個問題,一個東西。這種模式對于大部分人來講,是難以產生粘性的。產品清新,簡單,極致是產品體驗上的優(yōu)勢所在,但這個產品的模式卻導致了app內展現的內容以及運營將是整個產品的短板,必須花很大精力在上面還不一定能做的好。不過,說實話,這款產品從頭到尾不是為大眾所準備。
人與人之間的喜好各不相同,起初下載這款app大部分還是因為韓寒這個人,名人光環(huán)的效應不可忽視,明星產品也肯定會有忠實的粉絲去用,比如羅老師的錘子,我當初看了羅老師的發(fā)布會視頻,我也差點剁手預定了,完全因為人格魅力(我看視頻之間不知道羅老師這個人)所以一個明星給產品帶來的天使用戶,是粉絲。而之后想要更多的人來買你的產品,下載你的app,需要的是你的產品體驗好,你的運營能力強,產品符合他們的口味。當然在這里的口碑傳播也很重要,如果粉絲都不好意思說你的產品好,那么這款產品已經失敗了。
為什么我覺得這款app的模式導致了內容以及運營成為短板?你可以設想下,一個用戶(不考慮粉絲)當你在一段時間內推薦的文章,圖片等等都不是你喜歡的,那么你會逐漸喪失點擊這款app的沖動。起初的那種‘粘性’就會消失,其實也就不能稱之為粘性了,這類用戶要么就刪了,要么就是隔一段時間看到桌面上的這個app,無聊順便點進去看看,在點進去的時候可能會想到之前里面的內容我不怎么喜歡,不知道這次有沒有好看的內容?用戶這次是抱著希望點擊進去的。如果沒有喜歡的內容,再次失望了,那么結果就是刪除或封存。
對于我來講,我是晚上臨睡前將所有經常瀏覽的內容看完,如果不困的話可能會想起這個app,簡單瀏覽一遍包括之前沒看過的,找找有沒有我喜歡的內容。我算是韓寒的粉絲,他的書我都讀過,微博也關注,電影也看過,但是我這樣的粉絲也不會常去看這款app,直接的原因就是產品不懂用戶,我喜歡的內容太少,沒有精準推薦,難以找到感興趣的內容。而我留著這款app的原因是因為韓寒加上我這顆偽文藝的心。所以我這類用戶雖然不常看,但是始終會在桌面留著他的位置。
總的來講,這種產品模式不會把這款產品帶向大眾。模式的短板雖然有,但是這樣留下來的用戶,有粘性的用戶將是這款app的最垂直的精準用戶。那么通過這樣的用戶群所嫁接的商業(yè)模式,產生的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比如今天推薦的一款文藝東西,如果你喜歡你就會去搜索,會去點擊了解,最后會產生交易。讓用戶主動去搜索帶來的流量和品牌價值是非常高的,這種用戶購買的概率也會非常大。而且[一個]的插入廣告也是可以走文藝高端的路線(應該是女性化的廣告會偏多一些)加上這款app的周邊產品也會帶來收益,如整理出書,結合制造業(yè)生產紀念品,工藝品等等。
整個分析下來也印證了我前面講的,這款產品從頭到尾不是為大眾所準備,韓寒真的只是為那部分文藝而寫實的你們所準備。差異化,垂直群體,明星效應,簡單極致,清新文藝,這些集合到了一款app,不掙錢也很難啊。雖然出這款產品的韓寒起初并不是為了掙錢,但是團隊還是要養(yǎng)活的,而且現在的盈利水平應該可以養(yǎng)活團隊,并有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