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目】一個偶然的意念,會成為改變一生的重要決定。也許只因為聽到一句話,也許只因為讀到一行字,也許只因為看到一幅畫,也許只因為聽到一首歌,也許只因為偶然抬頭望見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間,人生走出了另一道道路。
請以“一念之間”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導】
1、題意分析
本題是一篇沒有任何提示語的全命題作文,乍一看題目,學生可能會感到無素材可寫,似乎題目太過于狹窄,思路打不開。但如果仔細思考、拓展一下,便會發現其實可寫的內容很多:
“一念之間”與“一念之差”是通用的。一念之間,原是佛教用語,亦是直指人心、最為切要的一句話。一念,是用心去思考,思考就是自己給自己提問而沒有回答。一個偶然的意念,會成為改變一生的重要決定。也許只因為聽到一句話,也許只因為讀到一行字,也許只因為看到一幅畫,也許只因為聽到一首歌,也許只因為偶爾抬頭望見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間,人生走出了另一條路。
一念之間,世界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念之間,也許會決定你的生老病死。說什么樣的話,做什么樣的事,說與不說,只在一念之間! 對與錯也在這一念之間, 傷心與幸福只在這一念之間!愛與恨、好與壞、悲與樂、得到與失去、成功與失敗、天使與魔鬼、天堂與地域等等都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
題目雖然簡單,但本身具有很強的張力,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寫作空間,文章可實寫,可虛寫,可以從不同角度引發學生的聯想,想到現實生活中的相似情景,比如一念之間突然體會了父母的愛、朋友的情(由親情、友情方面生發),一念之間自己懂得了某個生活的道理(由思想行為方面生發),一念之間對自己的高中生活有所感悟(由學習生活中生發)等等。在一念之間體驗生活的喜怒哀樂,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從尋常的題材中挖掘出不同尋常的深刻內涵,關注自然、社會、人生,表達出真情實感,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
2、構思舉例
這篇作文可以寫成記敘文。寫一個人一念之間發生的故事,一種決定、一種選擇、一種態度、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
這道題也可以寫成議論文。對生活中、歷史上一念之間發生的事情加以評說,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同的見解,然后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論證。材料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教材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現實生活中包括學生自己也會有類似的材料。
還可寫成其他文體。比如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一個人一念之間的心理歷程,用話劇的形式展示幾個人面對同一個事情在一念之間的不同態度等等。
【精彩范文】? ? ? 一念之間
歷史的星空中,那眾多的閃念如流星般絢爛。
當那一念之間,人類經緯了宇宙;當一念之間,天下震驚于騰飛的臥龍;當一念之間,曾經輝煌的帝國日暮途窮;我們常被驚得手足無措,待那驚魂甫定,面對歷史的落崖驚風,我們的贊嘆中有著思索……
歷史,真的在偶然的閃念中決定嗎?
當17世紀,那顆著名的蘋果從一個智慧的頭腦中砸出了天地間不變的法則,歷史仿佛在借牛頓說“是的”。
當殘漢,那林泉中的隱者,不求聞達的孔明突然出山,以其曠古才學震撼了天地,歷史仿佛在說“是的”。
當滑鐵盧,那不敗的軍神竟在一念之間忽視了斷送法蘭西勇士們的實安凹路,從而從王座走向了圣赫勒拿島時,歷史仿佛又在說“是的”。
于是我們贊嘆歷史的跌宕,回環之美,我們浮想聯翩。是不是,人類的福祉要感謝那只蘋果呢?是不是,那美麗多變,教人驚嘆的三國歷史,曾可能在一念之間從歷史中消逝呢?是不是,若不是那一念之差,法蘭西便會在西歐屹立千百年呢?歷史啊歷史,你的偶然的閃念,成就了多少英雄的史詩,書寫了幾多絢麗的神話!
…… ……
可是歷史并沒有贊同。歷史告訴我們的只是另外的一些奇景。它告訴我們,全英國的梨,在那個思想解放的時代,都準備為那只蘋果代勞;它告訴我們,顯著的仁德,遲早要驚起伏龍;它更告訴我們,那個斗志昂揚的科西嘉人,憑著天賦英才和一腔熱情,是絕對不能維持力量極不平衡的歐洲的,民族解放與自由的浪潮,遲早會讓我們為英雄的末路哀傷。
歷史是美麗的。歷史決定于一念,或曰,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這種美的外化。歷史發展的內因以渾厚不可阻擋的理想維持著必然性的無上威嚴,仿若不止東去的滾滾長江之水;那紛繁復雜的外因則以其繽紛多彩處處制造波瀾,昭示著偶然性的存在,便似那長江中卷起的朵朵浪花。必然性以雄渾之美而存在,偶然性,那些流星般改寫歷史的閃念,則以跌宕之美而存在。歷史沒有必然之美便流于渙散,沒有偶然之美便沉于單調,但歷史的曲折發展絕不意味著歷史必然的消弭,恰恰相反,這一偶然性的作用成就了必然。
當我們再次在那一念之間決定歷史的驚人圖景面前驚魂甫定時,贊嘆那歷史的跌宕之美吧!但不要忘記,在這紛繁的偶然之美,在那“一念之間”的背后,是歷史巨輪不可阻擋的永恒回響……
【點評】:本文視閾開闊,立意深遠,語言大氣滂沱。開篇“歷史的星空中,那眾多的閃念如流星般絢爛”即是不俗之語,意境開闊。緊隨而出的是三個經典事例:牛頓、諸葛孔明、拿破侖。將三人置于“歷史,真的在偶然的閃念中決定嗎”的疑問中,進行深入地思考,通過理性的思辨,最終推出“一念之間”的偶然是永遠藏匿于必然性之中的。
本文在處理事例論證方面有獨到之處。作者凝練地使用這些事例的同時,還用三個事例來謀篇布局,使得文章結構極為清晰。可謂“一箭雙雕”。
本文的論述中使用大量長句來表達,可見,作者非常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在考場作文中較難讓讀者短時間理解,而遭成隔閡。
? ? ? ? ? ? ? ? ? ? 一念之間
一個偶然的意念,會成為改變一生的重要決定也許只因為聽到一句話,也許只因為讀到一行字,也許是一幅畫、一首歌、一片云……也許那句話、那行字、那幅畫,那片云并不重要……
一念之間,人生走出來另一條道路。但并不是一念讓我們改變,而是這一念之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魯迅棄醫從文,人們都說是他看到恥辱的錄像,不禁盛怒,于是一念之間,毅然決然,放棄學醫治病,而選擇從文治心。從此,這一念之間使中國有了文學的泰斗、正義的良心、執著的戰士。但這怎能僅僅一念之間就能做到。無可否認,魯迅,當他還不叫魯迅的時候,身體里便流淌著愛國的血液,他的靈魂里也早已融入了不甘屈辱,不甘沉默的骨氣。所以,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不在一念之間,而在本心已然。
戎馬一生,居功至偉的華盛頓,當他身為“國父”,萬眾愛戴之時,卻急流勇退,一念之間放棄了繼續連任美國總統的機會。看看他為國家所作的貢獻:帶領人民獲得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沒有任何強有力的證據,沒有任何不利的言談,甚至沒有一個強勁的對手,華盛頓悄然退出政壇。好像這件事唯一的解釋便是四個字:“一念之間”。但是,不然,有時放棄也是一種選擇,華盛頓深知,戰斗時為了和平,戰斗了一生終于得到了寧靜和平,何必一次次再去加入“新的戰斗”,他也不想自己參與制定的憲法被后人視為一紙空文,為何不為繼任者做個榜樣呢?看到高高飄揚的國旗,他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只是這時候在別人看來,是那樣突然。
一念之間,胡同里的窮小子成了商業巨頭;一念之間,碼頭的水手成了影視明星;一念之間,學校里的老師轉身成了將軍;一念之間,天使也可以變成魔鬼。
人的頭腦里都有一個更真實的自己,他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是有時,生活的輪盤總是驅使你不斷向前,使人很難接近那真實的“我”。偶爾的一段旋律、一抹色彩、或是一片景色,會讓我們走近并觸摸到那個“我”。于是,一念之間,平庸者迸發出才華,消極者迸發出激情,怯懦者迸發出勇氣。一念之間,一生走入了另一條道路。
一念之間,方顯本心。
【點評】:
本文質樸之中藏匿著一個真實的獨立的存在,這是一個思考者。
全文首尾兩段利用原題材料中的語句謀篇布局:前文剛剛引用,后文馬上就是一轉,而翻出自己的觀點。進而運用兩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魯迅和華盛頓。這兩個例子分別成段,敘述精當,議論到位。緊隨其后的是三個排比句,將事例推而廣之。最后總結上文,緊急收束全文,但字字珠璣,確耐人尋味。
看來,優秀的文章不全在于語言的優美,更在于文章后面有一個真實的獨立的思考者,能用“己手寫己心”。
? ? ? ? ? ? ? ? ? ? 一念之間
淫雨霏霏,而人的心情各有陰晴;艷陽高照,而人心的冷暖皆殊。你我的喜怒哀樂并非由月的陰晴圓缺來把持,而是由萌生遐想的一念之間決定的。
善惡一念間。為了一個陌生女子,他躍入咆哮的江水,任巨浪滔天狂風怒吼。“必須救出她!”一念之間,向善之心昭然可敬。三進三出,他的善念挽救了一個如花的生命,這向善一念看懂了億萬中華的心,魏青剛,不愧為俠之大者!
成敗一念間。至今痛心項羽烏江自刎,功敗垂成。“此乃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必敗的的意念一生,勝數已微。遙想其年少時的“吾將取而代之”的英雄豪氣,百戰不殆的將帥銳氣,誰可敵之?為何被一念束縛,落得個江山失美人亡的下場,倘若他有那么一點點“韌”性,憑著“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啊。
榮辱一念間。伴著駝鈴聲聲,你的車帷漸消漸遠。“我去!”短短的兩字,干脆的脫口即出,就在這一念之間,你棄去了安逸溫潤的人生,選擇了大漠冷風寒雪;你棄去了長宮幽怨,選擇了塞外長天;你棄去了圓我小夢的夙愿,選擇了予我百姓以安寧的重擔。一念間,看似短暫到可以忽視的一念間,你做出令須眉折腰的抉擇,讓世人贊頌千古的奉獻。
一念之間,可以讓浪子回頭,人心趨之。
一念之間,卻又可引得千古罵名,遺臭萬年。
佛陀拈花一笑,一念暢然,進入人生的大境界。又有多少人,因為一念間的抉擇,在人生中走出了一個新道路。一念似乎突然,但這忽然的事情其實從未忽然過。
心無善念,又怎會在生死危急時刻舍身救人;心無恒念,又怎會在生死存亡之際回馬一槍,反敗為勝;心無大義,又怎么會在民族危亡之時,舍小我以成大我…….
一念之間,看似短暫,但這一念培植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品質磨練中。誰擁有最健康的品格,誰就能越過一念的橋梁,成就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