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一書,你還敢給別人講述你的夢嗎?
弗洛伊德,又是一個讓人類感到無比尷尬的名字!
這位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大師,利用潛意識理論,研究人的夢境,提出性本能、戀母情結等理論,給人類夢文化研究帶來許多新靈感,同時也給人類自尊心造成不小打擊。難怪許多人一聽到弗洛伊德的夢理論,立馬丟個白眼,拋出一句話,他不就是那位世界聞名的性學大師嗎?
性學大師!這個稱謂雖然簡單,但也可以基本概括弗洛伊德夢文化研究的基本精神,即根據性本能理論,分析潛意識和夢境的關系。
弗洛伊德曾說,人類的自負心理曾遭受過三次重擊:一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讓我們知道了地球并不是宇宙中心;二是達爾文創(chuàng)立進化論,證明人類僅是動物物種之一,由低等生物進化而來;三是精神分析,它告訴我們即使我們自己,有時也不能成為自己的主宰。
弗洛伊德上述看法的依據之一就是夢的解析理論。
中國人常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西方人的學術研究似乎從來不顧及人類的臉面和尊嚴,總是時不時暴露出人類文化和人性世界的丑陋與陰暗,狠狠打擊人類文明的自尊心。
像基督教提出的原罪說,尼采鼓吹的超人意志論,福柯的話語權力理論,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觀點。
反正在許多西方思想家眼中,人始終是一種很不靠譜的動物,人類文化似乎隱藏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私人秘密。
換句話說,人的世界極其復雜,不能完全相信人,也不能完全相信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句話或許可以作為西方思想界的學術注腳。
弗洛伊德說的更為恐怖,他說:如果不能影響上帝,就要攪動地獄!
攪動地獄!這句話可真是說到點子上,這位性學大師的目的,就是要打開地獄大門,揭開潘多拉盒子,把人性底層的諸多丑陋秘密,釋放出來,不再神神秘秘、遮遮掩掩。像他提出的夢的無意識理論。
弗洛伊德被西方人公認為是對二十世紀人類文化做出巨大貢獻和產生深刻影響的三位思想巨匠之一,其他兩位分別是馬克思與胡塞爾。
弗洛伊德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提出潛意識理論,系統(tǒng)研究了人的無意識現象,提出許多意義重大的心理學概念,像潛意識、多重人格、性本能、力比多。
毫不夸張的說,在關于夢的潛意識研究領域,弗洛伊德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其實東西方歷史早就開始關注人的各種潛意識現象,像精神病癥、幻覺、夢境等,但從未有人從心理學角度進行科學研究。
如中國古代早就有周公解夢之說,但這種看法更多帶有猜想和寓言性質,缺少科學分析。
中國古代藝術中更是經常出現以夢命名的作品,像《臨川四夢》《紅樓夢》《金屋夢》等,但同樣缺少心理學層面的解釋。
西方文學和基督教《圣經》也有許多和夢有關的故事。
像莎士比亞悲劇《哈姆萊特》,哈姆萊特王子是在夢中得知其父親遇害的事實,后來決定一步步實施復仇計劃。
《圣經》中亞伯拉罕的兒子約瑟,被賣到埃及后,替埃及法老解夢,最終得到法老重用,成為埃及宰相。
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在弗洛伊德以前,從未有人對夢和潛意識的關系進行心理學層面的分析。
僅憑這一點,弗洛伊德的開拓性創(chuàng)舉就功不可沒。
其實,除了夢的解析理論外,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幾乎影響到西方文化所有領域,像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教育、道德、藝術等。
比如如果沒有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西方不可能產生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也不可能產生影響巨大的現代派藝術,如《喧嘩與騷動》、《追憶逝水年華》、《尤利西斯》等文學名著。
有西方思想家說,行偉大之思者,必入偉大之迷途。
這句話是說,一種偉大的思想越是獨特和深刻,它所產生的錯誤或導致的盲點也就可能越多。
對于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理論及潛意識理論的得失,我們也應當如此看待。
下面舉些例子加以說明。
夢境能通神嗎?還是夢僅僅是一種心理學現象?
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做夢的經歷和體會。
夢究竟是什么?人類為什么會做夢呢?如何從心理學層面解釋夢的意義?
弗洛伊德通過《夢的解析》一書,向世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夢境是一種潛意識現象,是遭到壓抑的潛意識,經過一翻偽裝之后的滿足。換言之,夢和神靈或鬼魂無關,它只不過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可以得到科學的解釋。
弗洛伊德說,一個人從小就會產生許多和身體欲望有關的需求或愿望,弗洛伊德稱之為本我或力比多,像戀母情結、戀父情節(jié)之類。
隨著年齡增長,這些原始本能和需求因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在現實中無法滿足,就會被壓抑到心理底層,成為永不消失的潛意識——本我或力比多。
這個本我或潛意識世界純屬能量動力,就像汽車發(fā)動機驅動力,它沒有原則,不講規(guī)矩,其活動目的就是尋求快樂的滿足。
所以人常常做夢實質上是釋放遭到壓制的各種無意識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夢中出現的各種形象如手杖、樹木、雨傘之類象征男性生殖器;盒子、箱子、壁柜之類象征女性生殖器,夢的形象是顯義,性本能是夢的隱義。
在弗洛伊德看來,夢的本質是欲望、本能、力比多,以性本能為主,夢中出現的人物、物件、故事都是性本能的偽裝者,是化妝面具,目的是逃過理性意識的監(jiān)督和審查。
你看,盡管弗洛伊德說的很玄妙,但他的理論畢竟破除了籠罩在夢境之上的各種宗教或神話色彩,把做夢和人的性本能釋放聯系起來,從心理學層面揭示出夢的生活意義和道德內涵。
這就使得人們對夢文化的研究走向科學,走向實證和心理學實驗。比如弗洛伊德創(chuàng)立的精神分析療法,像渲瀉法、自由聯想法等,都帶有實證和實驗的色彩。這也是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理論做出的最大貢獻。
自古以來,一提起做夢,很多人會產生一種神秘和敬畏的心理,認為夢境肯定不是單純的心理現象,而是和其他未知世界秘密相連,像人的來世、天堂、冥界、神靈世界等。
這種神秘主義觀念在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經常看到。像中國古代藝術作品《牡丹亭》、《竇娥冤》、《西游記》,其中的一些故事不就是把夢和鬼魂世界聯系起來嗎?
如《西游記》中烏雞國國王復仇還魂的故事。
唐僧抵達烏雞國后,晚上做了個夢,夢見烏雞國國王托夢給他,告訴唐僧,現在的烏雞國國王是妖怪,讓太子替他報仇,最后在孫悟空幫助下,烏雞國國王終于大仇得報。
再如《牡丹亭》中杜麗娘夢會柳夢梅的故事。
杜麗娘游園思春,在夢中與柳夢梅相會,后因相思過度而亡。柳夢梅看到杜麗娘畫像后,常對著畫像呼喚杜麗娘名字,最后杜麗娘為情所感,死而復生,有情人終成眷屬。
《竇娥冤》中的竇娥也是托夢于其父竇憲章,向其訴說自己的冤屈,最后得以伸冤昭雪。
你看,中國古代藝術中的許多故事都是把夢和鬼魂世界相聯系,沒有從心理學層面解釋夢的意義。
這就有一個很神秘的問題,人類的夢境和其他世界或時空究竟有無關系?如果有關系,這是一種什么性質的關系?這始終是人類精神科學和心理學非常關注的問題。
據說南美洲一些原始民族部落一直把夢看成另一個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和現實世界平行存在,屬于另一個時空維度。
中國古代大思想家莊子,曾經講過一個莊周夢蝴蝶的故事,似乎也包含這種意思。
莊子有天晚上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醒來后,他對學生說,誰知道現在的莊子是不是蝴蝶做夢變的呢!在他看來,夢境和現實似乎相互關聯,密不可分。
總之,無論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是否合理,是否能夠代表人類夢文化研究的最終科學標準,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即人類的夢境并非神秘不可知之物,而是一種心理現象,道德現象,人的夢境和曾經的生活經驗有關。如此以來,弗洛伊德就把夢的解釋拉回到現實生活世界,一個活生生的、可感可知的社會和道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