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沒有!
假如再給我重新做選擇,我還會踏上這一條路。
1)快速成長
大學畢業后的八九年時間,作為一個程序員,除了技術代碼上的持續精進,掌握一個又一個的炫酷技術以外,個人技術外的認知迭代好像變得越來越慢,不再有那種持續自我迭代成長的快樂。
這讓我非常害怕,工資不高不可怕,但是停止成長是非常可怕的。最害怕的是一眼能望到頭的人生。
以前的視野是聚焦的,我只關注技術,如何解決技術問題是我每天思考的主題。而現在成為自由職業者,我的視野一下子被打開了。
我開始關注需求,開始關注市場。出去逛街的時候,開始思考,為什么這個店這樣能賺錢,它創造什么價值,滿足什么需求。 而這些,是我以前從來不會想到的問題。
開了公眾號以后,寫了文章以后,再看別人的文章又不一樣了。這篇文章為什么吸引我,這篇文章為什么我看不下去,這種引流方式我討厭嗎? 會去察覺自己內心的感受,去思考要不要學習,要不要迭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現在,市場是檢驗有效需求的唯一標準。不要閉門造車,要去接受市場檢驗,不要等產品盡善盡美以后再拿出來賣,畫個PPT就要開始接受定金。
之前上班的時候,每天就是完成任務、完成工作。至于寫出來的程序功能到底有什么價值,有什么意義,不知道。反正合不合理,也無法影響上面的決定,那又何必關系呢。
下班后,和朋友聚餐罵道。“這都寫的什么垃圾玩意。” 雖然公司給錢,但是價值感真的好低。年少時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用來寫垃圾的嘛,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啊。
現在寫文章,可能2個禮拜后,再回過頭看,還會“寫的啥,一堆垃圾”。 但也說明,自己的水平又增進了。欣賞水平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了。
今年寫文章1個多月依賴,粉絲從45到450。閱讀量從10-20,到1000-2000。感覺真的很不錯,五一出去玩的時候,看到叮叮叮,不住有人來詢問如何獲取插件。
好幾個朋友用了插件后,感謝我,“說我解決了他的痛點”。
我真的很開心。
原來,我創造的東西,真的有人需要啊;原來,我真的可以給別人帶來價值啊。這種感覺真好,雖然錢不多,但是真的很有意義,我覺得自己的生命能量從灰色暗淡,開始變得會發光。
2)過去的經歷會像珍珠一樣串起來
我曾經非常害怕銷售東西。
因為我害怕拒絕,我每次換工作都是裸辭,否則,我根本沒有動力出去面試。而且,我知道只要一兩次面試失敗,就足以讓我回公司繼續茍著。
你一定想不到,我這樣內向性格的人。居然有銷售經歷,大學實習我賣了3個月保險,剛畢業我又去鏈家中介待了一個多月。
也是這段經歷,讓我就知道了我不適合做銷售,至少不適合那種強營銷的銷售。
但是自媒體就不一樣了,我可以待在屏幕后面。我不用直面陌生人群,進行那種冷啟動式的營銷。
我會碰到的,都是對我文章、視頻感興趣的朋友。他們不會無視我,不會嫌棄我。這真的是對我這樣的內向型人格太友好了。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演講上說,“過去的經歷會像珍珠一樣串起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b站搜“喬布斯 斯坦福”)
是的。曾經的經歷、曾經的努力不會沒有意義,他們都會在不經意間就給你帶來驚喜。
離職的時候,很多朋友用關愛智障的眼神來找我聊天。 一個程序員,他不打工了,很不可思議。
是啊。我學會那么多技術,不打工是不是技術都白學了。
有人找我接外包,我拒絕了;有人找我寫軟件,我放棄了。
因為,我看不出這跟我回公司打工有什么區別。我希望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至少不要再回到軟件開發依賴這條路徑。
離職后,我還是持續迭代我的筆記系統,打造得越來越好用。讓我可以持續地生產有價值的內容。
我很愛學習,而且勤記筆記。雖然好像大部分的筆記都不會再看,好像永遠都不會再用到了。 直到我把我的筆記系統建立起來后,以前那些歷史筆記,突然一個個又串起來了,每天都給我驚喜,原來我積攢了那么多的財富。
最近,我分享的插件使用,突然好多人感興趣。 這些插件,其實都是我為自己寫的,沒想到,我還能順便幫助到別人。
突然間,我發現自己還有獨特競爭力了。 程序員不屑于寫筆記插件(確實不賺錢),分享筆記插件的都不擅長寫代碼(大部分只能講怎么用,沒辦法自己定制),而我都擅長。而且,我并不是賣插件的。插件只是我的流量工具,其實我是成長博主。
我大學是在傳媒大學上學,每個知道我在北京 --> 中國傳媒大學 --> 管理學院 --> 學計算機的人,都會很好奇,導致我每次都要解釋一下,我也不知道為啥第一志愿這么填,我真不是因為廣院美女多才去的那里。
作為閩南人,一個普通話嚴重不標準的人,去那個地方上學,簡直太受罪了。 大學四年跟普通話較勁了四年。
雖然,我普通話還是不標準,但是至少我知道怎么短時間讓自己口齒表達至少能清楚,至少能讓別人不受過多影響。
然后,最近我發現自己居然有發視頻的需求。于是乎,我感覺自己又可以加buff了。我可以寫插件,寫文章,還能發視頻。
再說個有意思的事情,大學的時候,在中傳,我還上過剪輯課,研究過錄音。一年前,還上課音視頻開發課程。理論上,可以寫代碼批量編輯音視頻。
以前,我就覺得自己興趣廣泛,別人都批評我,學習那些多有啥用。
是啊,這些對于一個打工的程序員真的用處不大。
可是對于一個自媒體人來說,對于一個自由職業者,好像以前真的是在攢裝備、攢技能。不要太香了。
3)你不一定要走主流的道路
我以前從沒想過,我會寫文章做自媒體。 畢竟程序員、自媒體,差的屬實有點遠。
那我為什么做呢,只能說機緣巧合。如果不是程序員有35歲魔咒,如果不是就業市場不好,如果不是去年股市大跌,我都不一定會進入這個賽道。
不過塞翁失馬,我現在覺得自媒體做著感覺真不錯。
不過,做這個選擇并不容易。
首先,你需要反復論證自己的決定,并且記錄下來論證過程。
如果你日后質疑,還可以回過來來看自己的初心。
離職前,我想了近半年。
我梳理了自己的決定,并把論證過程記錄下來。然后年后上班第二天就遞交離職信了。
其次,你需要堅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能輕易被改變。
所有人都想要說服你,跟他們一樣回去上班。
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最有選擇是什么。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當前的處境。
離職前的那個年,我跟小學同學分享我的想法,迎來一批否定聲音,家人也并不看好。 但是,我知道他們的建議最終就是建議,做決定還得是自己。就像將軍和參謀的關系,最后還是需要將軍做決定,并負責執行,已經最終結果。
然后,如果不改變,會怎么樣,是不是不可接受?
如果繼續做程序員。也可以找到工作。平均工資,也可以生活,但是幾乎沒什么想象空間了。
等過了35歲會非常被動,那時候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沒有太多選擇了。
如果,等到有了老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放手折騰,現金流不可以中斷。一旦失業,如果不能馬上找到工作,幾乎就得去卷滴滴司機和外賣騎手了。
那可太可怕了,無法接受。
最后,改變了,是否能夠接受最壞狀況。
最壞的情況是什么,自己能不能接受最壞情況。
在以前七八年的程序員經歷里面,每個月都要留存一半工資。攢的余糧,短時間還餓不死。
我沒有杠桿,頂多就是過樸素的生活。衣食住行,我都沒有需求,我可以過得很節約(當然,另一方面,我在自己自由時間上是非常富裕的)。
4)市場會告訴我,我的價值在哪里
離職的時候,其實我還沒完全想好我要做什么。我唯一想到的是,我決定不上班。而且上班,我沒有時間精力去探索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像前面說的,我換工作需要裸辭一樣。在職的探索,也是后有退路,不會盡全力。也算是,破釜沉舟的實踐了。
在這一年多里,我探索了很多事情,比如開發小程序,比如創業的可能,比如投資股市,不過一個一個pass掉了。
之所以做自媒體,是因為這是學習的必經之路,輸出、分享和教學是學習的終點。在我個人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這是一個總結的過程。
我把跟學習和知識管理、個人成長相關的書籍都翻了一二十本,最后,慢慢地就走向了輸出、創作這條路。
很多時候,我目前的選擇,并不是我的主觀選擇,它是市場篩選的結果。 就是生物演化一樣,物種的基因朝著各種方向突變,只有適合環境的,才能存活并傳遞下來。
我也是朝著各個方面探索,摸索。只有文章數據有反饋的方向,市場愿意付費的領域,才會變成我的方向。 從某種意義上,不是我選擇了自媒體,而是自媒體選擇了我。
不過,在嘗試的過程中,切記大資本投入,否則,試錯一次,就深陷泥潭,神仙來了也救不了你。
我的嘗試都是低成本的,損失最多就是時間,這是我能接受的。
在《侏羅紀世界》系列電影里面,主角說“生命總會尋找它的出路的,你沒有辦法控制”。
同樣的,我們也總能找到養活自己的辦法。
正文END
大家好,我是W陣雨
聚焦個人成長領域的關鍵知識,持續輸出探索和發現。
請關注我,獲取更多成長干貨。
更多文章推薦:
Obsidian思維導圖插件|強大的腦圖|幫你梳理知識體系
Obsidian,接觸以后就再也離不開 | 我的進階過程 | 增強插件分享
每天都在冒想法和靈感,自從搭建了知識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