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生日了,有人說姑娘20歲以后的生日就意味著過一次老一歲。還好,我還沒有如此的緊迫感。還是很期待甜膩膩亮晶晶的蛋糕,期待blingbling的禮物。只不過不知不覺間,來到這個世界已經22年了,是時候認真的過一個這輩子最2的生日了。
? 一直覺得真正的成人禮不是18歲,不是那年結束高考和校服揮手告別,真正的成人禮大概是開始經濟自主的獨立生活。22歲那年,我努力做個大人。
? 今天早上的十里堡地鐵依舊擁擠,于是坐上反方向地鐵,回到物資學院站,又擠了一次學校的早高峰。想想我的大學過的也是充實,暢快的撕過逼,看過沙漠里下暴雨,開懷的大笑過,上過臺,進過錄音棚,遇見好多好多有趣的人,這四年真的沒遺憾。
今年,我畢業了
? 畢業照,畢業典禮都是在雨里進行的。帝都的天好像用光了一整年的雨水來營造一個畢業季的氣氛,可惜再好的效果也不會撼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該走的終究會離開,誰都不是時間的主人。
? 收拾了很多書,照例是賣不掉許多錢的,最貴的大概就是那本折磨所有勞法人的《現代心理學》,我清楚的記得價格,5塊。撕掉了多余的簡歷,因為教育背景那一欄里一句最關鍵的話要從將來時變成過去完成時了。就算非常儀式感的完成了許多列在小本本上畢業一定做的事情,真正離開的時候是舍不得的。用掉飯卡里最后的錢去食堂吃一次香鍋,在學校吃的第一頓飯是和爸媽在京杭吃的香鍋。4年了,香鍋承載了我太多快樂的記憶,再吃最后一頓吧。身邊擠擠挨挨坐的是準備期末考的學弟學妹,一個都不認識,這里再也不是我熟悉的那個校園了。畢業前夕的日子宛如在夢中。我們不屬于校園,也不屬于他方,兩處茫茫皆不見,腳下踏的是一塊浮冰,浮冰正在融化。“582路公交車,開往地鐵草房站。”親愛的,你要去往哪里?可畢業這回事,并不是我們把鞋喝丟了就可以耍賴不走啊。離別這回事,也不是我們不情愿就可以回頭啊。這個地方,即使我來時沒有愛,離別盛載滿是情。我能做的,大概就是,用力告別,然后繼續向前。
別擔心,我會好好的野蠻生長
? 北京于我真的千好萬好,唯一的不好就是沒辦法陪在爸媽身邊。從選擇在外地上學開始,家鄉于我,只有冬夏,再無春秋。畢業了,冬夏也只僅僅剩下春節那7天了吧。雖然他們嘴上說著,你自由發展,我們絕不拖你后腿。卻也會在你回家的時候小心翼翼的旁敲側擊,“妮兒啊,你看現在濟南發展的多好啊,工資也不少,每天下班回來還能給你做飯吃”那些小心翼翼,讓人心疼。大三的寒假,我跟我爸走在寒冷的冬夜,爸爸突然摸了摸我的頭然后牽起我的手說,“妮兒,上次這樣牽你的時候你還是短發呢吧,以后估計就輪不到我嘍”。我的短發時代,好像是高一的時候吧。那時候爸爸眼睛里那一剎那的落寞深深的印在腦子里。我們家老頭老太太總是自以為把這種情緒隱藏的很好,他們希望我可以毫無顧忌追逐我的夢想,但是怎么可能呢,我身上流淌著他們的血啊,我們之間有著割舍不斷的血脈感應啊。因為這種為對方考慮的想法,我們互相“欺騙”。他們身體不舒服總是瞞著我,我所有的不開心都會瞞著他們。每個人年輕時,都想離開自己的父母去追逐夢想,不知不覺就真的走出很遠,與他們相隔千山萬水。有一天一回頭會發現,無論多遠,總有一根線連著你們,那時父母已經變老,腿腳不再利索,于是你回到他們身邊,但那時你變成大人,他們變成孩子,他們需要你的照顧。或許,人都是這軌跡,離開再回來,分離再相聚,這就是--家。常回家看看。22歲,我在北京,會好好照顧自己,也請你們一定認真吃飯,按時睡覺,定期秀恩愛。
很高興在我最后的大學時代遇到你
? 當“畢業季,分手季”已經成為魔咒的時候,我卻無比幸運的在最后的大學時代遇見你。
? 遇見甘霖,北京一直有雨。遇見你是早春,冷風吹起,迎面而來。九龍山外企大廈樓下的星巴克,你穿著黑色的打底衫,套著灰色的毛衫,最外面是是zara 的牛仔外套,手里是個棕色格子的牛皮紙袋。沒錯,記憶就是這樣清晰。很奇怪,粗心如我這些本不應該記得的,但那天的遇見就像相片一般深深的烙印在記憶里。從那天起,4月19號不再是一個平淡的周三,它很特別,因為,有你。
? 哥哥很慢熱,對時間很敏感,很挑剔,總之一句話,就是很處女座。遇見你,我的體重啊,像增函數一樣就沒停下。很臭不要的臉的把它叫做“幸福肥”,明明就是寄幾控制不住食欲,但是還是要丟給哥哥背鍋,哈哈,這么作可還行。
? 親愛的哥哥,感謝包容;感謝遇見;未來,我們慢慢來。
22歲了,有很多很多愿望
1.要瘦!減掉幸福肥,我們要幸福,但不要肥~
2.22歲要來個半馬!
3.認真準備考試!
4.去趟色達!
最后,姑娘,生日快樂,22歲,一定特別精彩。
晚安
愿長夜無夢,在所有夜晚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