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在寫完這篇讀書筆記后發現這句話還挺有道理的乛?乛
從物質中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一直秉持著"加法"的生活,小時候家里買一臺彩電,全家人臉上都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現在這樣一個什么都不缺的年代,我們會覺得"為了買東西而拼命工作,實在是太傻了。"
從物質中獲得的幸福感,是難以繼續的。人們在下單的那一刻,確實能獲得強烈的滿足。但在獵物到手之后,每天還會為此喜上眉梢的人我想并不會太多?,F今的社會,充斥著太多可以立即滿足的東西,瞬時欲望的過度滿足,干擾了人們對未來的長遠規劃和打算。我們需要克制物質的短期利益帶來的誘惑,讓自己更加專注于自己的經歷和體驗。
關于幸福的價值觀正在改變,與從物質中得到幸福相比,從經歷中獲得幸福的精神體驗的比重越來越大。如果人們依然運用過時的價值觀去構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會越來越難以感知幸福的真諦。如果想要將生活化繁為簡,你就必須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重要的是要通過我們"自己的意志"來做選擇。
重視精神體驗帶來的幸福感
調查發現,以北歐為首的這些幸福指數排行前列的國家的國民普遍覺得:與物質相比,他們更為重視那些精神體驗帶來的幸福感。 在夏威夷、新西蘭、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和地區,雖然物質品種相對單一,人們的生活本身也很單調,但他們可以縱享大自然的各種恩惠和各式各樣的戶外體驗。不會為物質和金錢所擺布,他們將生活重心轉移到精神享受與切身的體驗上。我越來越確信,這些看上去乏善可陳的生活,其實是靜水流深,簡樸之中蘊含著更為豐富的素質。
在這些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很重視居住環境。房子,并非只是一件"東西"而是用來充實自己生活方式的平臺。北歐的家居設計在全球享有盛譽,想來和他們在家中度過的時間較長有關系,很多北歐的設計師都聲稱,要把產品設計成簡單舒適,讓人長期使用也不會厭倦的東西。
降低滿足"閾值",只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
人們的幸福感由周圍的環境所決定的,即使在收入增加之后,幸福感會在一定程度上水漲船高,可是很快又會滋生出更高的目標,因此幸福指數就會回到原來的狀態,就算我們繼續瘋狂的購物,也不可能長久的停留住這份幸福。當你的收入增加的時候,你習慣性的提高了自己的滿足"閾值",購買更多的東西,你的幸福感自然無法提升。
人們習慣性的認為,收入水平高了理所當然的要住更好的房子,在更有情調的地方吃飯,開高檔的車...但在有些國家,這種想法已經被淘汰,我們知道的扎克伯格、洛克菲勒等,他們的物質生活都是非常樸素的。
收入與資產的多寡,與實際能買到多少自己喜歡的東西并沒有直接關系,只要能夠自行控制自己的收入與支出的自由就好。重要的是你是否認為自己"想買的東西都買得起,想做的事情都做的了"。
平衡工作與生活,關鍵在于做好自我管理
多人錯誤的理解了"平衡工作與生活"這種生活方式,他們總是希望公司做出制度調整,給員工提供更多的自由時間,但是所謂的"達成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無法創造工作成果的前提下,群都是癡人說夢。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我們掌控好自己的生活模式,就算是工作時間變短,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成果,這樣才能讓工作和生活兩不誤。
擁有自己的個人時間,也意味著被賦予了"自由",被賦予了自由,也意味著要做好自我管理。一個人若連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即使擁有了個人時間,也不過是毫無質量地無謂消磨時間而已。
現代人"新幸福"生活的十個條件
1、享受工作
這個和工資高低沒有關系,而關乎工作是否開心,是否覺得具有挑戰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讓你學到東西,不斷成長、進步,并能為之感到滿足。
2、有關系親密的朋友
如果工作順利,卻沒有可以親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這絕談不上愉快,更沒有幸福生活可言。
3、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這并不是說你必須擁有多么龐大的資產,或是必須有相當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滿足自己安定生活就可以了,哪怕是需要控制對物質的欲望,謹守清簡的生活也不是問題。但如果經濟條件不夠穩定,我想不論工作多么美妙,興趣多么豐富,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4、身心健康
身體和心靈健康,這是所有一切的基礎。
5、擁有富于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
沒了興趣,即使工作得力,家人和睦,收入很高,可是有了空閑時間之后就不知道做什么了,擁有一兩個可以讓自己充分享受的興趣,能夠讓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所在。
6、覺得自己擁有時間自由
為了賺錢一天到晚疲于奔命,無暇陪伴家人和朋友是不可取的。當然擁有大把時間,成天無所事事不知如何打發也沒有任何意義。
7、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
不管這個居住環境多么便利,房子多么豪華,如果和自己的特質不匹配,不但不能帶來幸福,反而會成為累贅。
8、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
我們需要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那些總是推卸責任充當受害者的人,經常處于消極狀態的人,習慣性尋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識局限并難以突破的人,都很難邂逅幸福。
9、能夠放眼未來
幸福指數下降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人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繼而心生不安。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假使生活出現任何意外,在未來的幾年里,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度過難關。
10、感覺自己正在向目標邁進
參加馬拉松的時候,如果一味地向前沖刺,漫長的賽程會讓人絕望,但是只要定下一段時間的目標,不斷的感受到自己達成了一個目標,就會輕松很多。
尾巴
飯飯生活中也有一些朋友,因為身邊的朋友都買了車,買了房子,而焦急的想要快點出人頭地,每天拼命的工作,并且內心永遠是焦躁不安的。而我覺得與"出人頭地"享受那種被人羨慕的虛榮相比,我更加重視現在的生活是否開心,因為錢可以慢慢掙,但是20幾歲最美好、最自由的時光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難道要等到三四十歲,我們負擔著家庭的責任,事業的重擔和中年危機帶來的生理心理變化的時候再來享受生活嗎?
非常喜歡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一句"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不要讓自己的心被物質的享受所奴役,放下對物質欲望的執著追求,回歸更加平衡,更加注重精神享受的幸福生活吧。
健健大俠:「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讀書筆記
公眾號:jijiansh 這里已經有41篇精彩的極簡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