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前不久我們慧眼識人才運營團實行了紅綠燈制度管理,在每周例會上,每個人要匯報自己上周的工作完成情況。上周,當我們的編輯Yolanda發言時,卻發現她一臉大寫的尷尬——工作進度大都停在了紅燈上,臉紅得也快趕上紅燈了。
我當時很納悶兒,因為一向積極努力的Yolanda往往把事情干得非常漂亮,而這周怎么會這么邋里邋遢呢?
她是不是生病了?還是跟男朋友出去度假了?要不就是偷懶了?各種問號在我眼前出現......會后與她一談才得知,原來她上周接了一項她本身并不擅長的任務,導致工作壓力太大,原來爆棚的能量瞬間降至為0,進而工作效率下降,干勁兒不足。
我聽她說完自己的困惑,對她工作上有疑問的地方進行了指導,Yolanda當場就滿血復活,能量滿格,第二天就給了我一個滿意的方案。
可見,適當的壓力可以幫助你更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中,這時有壓力是好事兒;但如果壓力太大而不善于調節,那就會大大拉低你的工作效率。
Part 02
其實,工作效率低、無法專注工作、厭倦工作,只是壓力反應的一個開始,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嚴重的惡果還在后頭。
先說一般人,壓力過大可能帶來的反應是瘋狂購物、暴飲暴食,你躺槍了嗎?
尤其是女性,當她們被老板罵、被同事排擠、工作任務沒完成的時候,會像被人上了發條一樣直奔商場,在商場里竄來竄去,然后再胡吃海塞一頓,直到購物車和肚子里的東西快要溢出來時,心中的壓力才被一點點擠掉。
而有的男性朋友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往往通過吸煙、喝酒來麻醉自己,通過通宵泡吧玩兒游戲完全與這個世界隔離......
嚴重者還會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比如濫用藥物、吸毒、自殺傾向等等。
更有甚者,伴隨壓力而來的還有一些不被視作疾病但其實比疾病還可怕的不良行為習慣,甚至可以成為“怪癖”,如啃指甲、輕度自殘等等。
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案例,說一位42歲的英國女子患有拔毛癖,13歲時,因為壓力太大,她第一次開始拔頭發,在拔掉自己頭頂的頭發后,她感到一絲解脫,從此走上了自毀形象的不歸路。此后她一緊張就開始拔頭發。15歲時,她頭頂的禿斑已經達到了一枚硬幣大小。
Part 03
壓力是人人都有的,壓力反應也會或大或小地出現在每個人身上。但當以上提到的種種反應初露端倪時,一定要學會感知,并及時采取正確的減壓方式,而不要等其發展成疾病甚至怪癖時再去想辦法、送醫院。
今天,Dr.陳又來放大招了:
學會傾訴:當遇上壓力時,我們可以找自己最親密的朋友,不管是打電話還是面對面,不管是抱怨還是牢騷,盡管對著這位至愛親朋傾訴一番吧,Ta的理解與關心會讓你的壓力得以釋放的。
學會自省:當我們遇到煩心事又不想對他人訴說時,不如給自己留一段獨處的時光,發發呆,看看雜書,聽聽放松的音樂;將自己的心事在日記本上寫寫;試著深呼吸,進行幾分鐘的冥想······你會發現,安靜和獨處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培養業余愛好:還記得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涌流體驗”嗎?不管工作再忙,都要花些時間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不管是一個小時還是幾分鐘,讓這段時光一直陪伴你,你會一直被幸福的涌流所包圍。
學會適時放松:每忙一段時間,就要給自己放一個假期。這假期或長或短,根據個人情況而定;這假期形式,也根據你的喜好來定,出游、電影、大餐、陪伴家人、逛街……在這個小假期里,拋棄一切煩心事兒,完全沉浸其中,享受每一個當下,體驗忙里偷閑的樂趣。
將以上幾條再讀一遍,并開始付諸行動: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條!你之前可能聽說過很多減壓的方法,但是從沒有親自嘗試過,或者堅持去做。請選擇相信一次吧,先從一些小小的改變開始,把它們當作洗臉刷牙一樣,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記住:我們塑造習慣,習慣會反過來塑造我們!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微咨詢跟我聊聊你工作方面的困惑,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兒,你會發現,你遇上的那點事兒,其實也就6個字:那都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