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煽情類型的喜劇電影。喜劇的核心往往是悲劇,苦中作樂的場景往往是這類影片的主要表達方式。
不論是智障爸爸,這里應該是指有智商障礙的爸爸,還是獄友,都承包了所謂的笑點。進了監獄的壞人,就算有著前科,在真誠帶人的智障爸爸面前,都改邪歸正。
7號房獄友態度的轉變,是這個電影核心內容之外最讓人感動的地方。一開始只是行救命之恩,后來的查明真相,再后來赴湯蹈火,直至出獄之后好好做人。沒有智障爸爸的加入,他們還在所謂的牢獄黑社會中度過余生。
好處說完了,電影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或許可以認為此片太過煽情,好幾次讓人淚如雨下,給個差評,影響到我一邊看電影一邊吃飯了。
接下來要說認真的,既然智障爸爸是無罪的,那么警察局長遭受的女兒損失就和他毫無關系嗎?智障爸爸的尾隨是造成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以現代法律來看,智障爸爸還是要承擔一點責任的。
那么徇私枉法的警察局長呢?毫無作為的律師呢?官官勾結的他們,法律責任就這樣毫無描寫?比起伸張正義,更希望看到壞人被懲治,更希望看到時代進步之后,漏洞能被補上。
即便是現在,法律也是不完善的,反應疏漏的電影仍然層出不窮。都說是電影影響社會,可見社會的自我反饋能力的確有相當大的弊病。
電影沒有相關法律的完善,這一點可謂是這部片最大的遺憾。十多年之后,在模擬法庭上重新審判,空有象征意義而已。
這些都是看完電影之后,擦干眼淚之后,仔細想想才發現的問題。哭過了,卻不反思,反正我又不是法律從業人員,反正在現在法律相當發達的今天,這種事情幾乎不可能出現。
就算出現了,我這樣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落在我身上的概率,微乎其微。既然一輩子都遇不到,瞎操心,有何意義?
這樣想的觀眾,不在少數。的確,刻薄一點說,這部電影只是告訴了我,在那個愚昧無知的年代,還要這樣讓人感動的事情,這已經足夠了。
不,這遠遠不夠。電影,如果沒有帶來一系列反思,這部電影對于觀眾來說,就是白看了。
舉目四望,冤家錯案仍然層出不窮,能進入大眾眼簾,能搬上屏幕的少之又少。很多人,很多年輕人,看了此類電影之后,才知道,從前的世界,甚至現在的世界,公平和正義都只是相對的。
有人推薦電影時,會說,這是一部催淚劇。如果是我,我覺得這個標簽實在是太過狹隘。我只能說,只是部劇情片,有煽情,有眼淚,更有喜劇,它不單純。
這樣推薦的好處,僅僅是把狹隘標簽撕掉而已。寫了這么多影評,有時候只是為了讓好電影讓更多人看到而已。你說催淚劇,說不定就錯過了幾個正好處于催淚劇過敏的優良觀眾的賞識,這樣實在太可惜了。
這就是寫影評的樂趣所在。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勒特,我不愿意好電影被埋沒,盡管這部《7號房的禮物》有一定的硬傷,但是仍然想極力推薦。
能被我影響到的,去看了電影,有了反思的,也算是我的反思帶來的反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