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拙口笨舌,不太會表達,當然也不太會寫文章。不過想借此機會,去鍛煉。
早上在等公交車的時候, 一個中年婦女和環衛工人吵起來了。
“垃圾桶就在附近, 怎么不知道扔一下。”環衛工人看到地上的垃圾說道,垃圾桶就在5米開外。
“我就扔了能怎么著,你就是干這個的,我要是不扔,你掃什么?”中年婦女喊道。
“怎么這么沒素質。”環衛工人生氣的說。
“掃大街的,你吵吵什么?!”中年婦女上公交車前留了最后一句。
? 早上,看到這一幕,心情很糟糕,我沒想到,竟然有人這樣尖酸刻薄地對待環衛工人,簡直是赤裸裸的職業歧視。環衛工的工作雖然又臟又累,但是社會需要這樣默默付出的群體。小區里的垃圾一天沒有人收,居民的好心情就會消失。道路上的積雪不除,司機們的車就不可能暢通無阻。滿地的鞭炮殘骸不掃,出去拜年的人們的心情怎么會好?國民的素質提高需要時間的沉淀,所以在這之前,社會迫切需要環衛工的支持。
環衛工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人身風險高,工資待遇低,職業認同感低,
明明他們付出的很多,為什么政府不能多考慮考慮他們的切實利益?提工資,交保險,多福利,偶爾開設文娛活動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當然社會也在做著嘗試,很多以關愛環衛工人為主題的微視頻走紅網絡媒體,這讓更多的人理解體貼環衛人的辛苦。
? 但為什么還是有人會挖苦諷刺這些不可或缺的付出者呢?我想是因為缺愛吧。一個沒有感受過愛的人,又怎么可能去愿意愛人,理解人呢?所以社會應該從娃娃做起,去關懷,去愛護,播撒愛,這樣四處扎根的愛才能不斷被傳播。有愛的人方知感恩。愿我們一路愛,一路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