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從進了2015,我越來越覺得自己老了,我跟家里人這么說,跟交心的朋友也這么說,即使在公司里面我最小,也守著公司的“長輩們”厚顏無恥的還是這么說,想想這種感覺我有時候都害怕,我不怕年齡的增長,這本身就是一個+1的過程,我怕自己沒什么想法了,沒什么追求了,沒什么事情會讓自己感到樂呵了,心老了,年齡也就只能是個遞增的數字了。
大學時代,突然一天晚上自己被一個想法嚇醒,我突然覺得,人跟人雖然不一樣,但是都免不了這么幾個過程,畢業,結婚,生子,工作到老。那個時候才明白眾生平等說的不是一句空話。當時害怕了,一個覺得自己未來會有無限可能的二專生突然想明白自己在這個趨勢面前是那么的弱不禁風的時候,恐懼了,但是,短暫的恐懼之后,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么,大的趨勢是逃不掉的,既沒有那么大的勇氣,又沒有那么大的資本。想著想著,我抖了個機靈,雖然趨勢勢不可擋,但是在事件發生的順序上我可以有自己的節奏。我給自己選擇的順序是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到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畢業之后要做的。受益于高中時代看的大量的雞湯文章,再結合自己的這個屌性格,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找到自己喜歡的人會更讓我興奮一些。
畢業之后,去過上海,到過深圳,現在呆在廣州,it青年的四個夢想城市:北上廣深,我去過仨了,就這么著一路南下,睡過上海浦東大道上的長椅,住過10塊一晚滿是蟲的床鋪,擺過地攤兒,做過服務員,發過傳單,干過水軍。飄飄蕩蕩的一路下來只為了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想做什么呢?喜歡做什么呢?我有一年的時間沒有答案。
感謝高一33班班主任焦照峰老師在剛開學時候讓我們全班人員寫的一篇文章《這一生,要做的50件事》。一個30多歲的老男人給一群17 8歲的騷男騷女布置的這個作業現在想來,真的是讓我受益匪淺。一生,50件事,當時我覺得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去寫,但還是自己思考過后寫完了。
在那段坑爹懵懂又迷茫的時期,我想到了這篇文章,我記得當時寫完讓姐姐幫我打印了兩份,一份交給了老師,一份自己留了下來。感謝自己。有一年回到家的時候我重新找到這篇自己在17 8歲時候寫過的洋洋灑灑的文章。除去當時天馬行空的個性想法外,我在里面找到了三件事情,如果我能做好這三件事情的任何一件,可安身,可立命。想想也是蠻神奇的,飄蕩在深圳的時候有次去圖書館看到了馮侖寫過的一篇文章,上面說,人在自己17 8歲的時候基本心理就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事了。我在17 8歲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條這么寫:要學好計算機,我覺得這個東西未來有用。要知道高一時候的我連鍵盤都認不全呢。神奇啊神奇,一直對外想尋找的答案原來就在自己心里,你忘了當時自己報考志愿看到計算機網絡技術這幾個字的時候心里面的那種感覺了嗎?找的就是它。
回到深圳,從在一個培訓學校給人當水軍開始,在公司的電腦上面繼續搞起了自己喜歡的linux系統,安裝,配置,學習。后來跳到一家做呼叫系統的創業公司,全職,fulltime的可以搞起操作系統配置,呼叫系統安裝,再后來到給ibm做operator的工作,當我第一次進入cc的時候,我看到大家電腦都有兩個顯示器,我看到大家電腦系統上安裝著linux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工作靠譜,工作靠譜,其他什么我都不在乎。上4休4的作息規律給了我更多的學習時間。所在的team也是換了一個又一個,直到看到elsa發出來的一封關于application group招人的郵件的時候,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從這開始,我開始研究服務器配置,開始學習代碼的編寫,不斷的去向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去靠攏,14年5月12號,我覺得我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辭職了,來到了廣州,做著現在喜歡做的事情。
是不是故事的結尾就是這樣呢?從此之后,一個老程序員跟代碼永遠的在一起了呢?
當然不是,我覺得,故事才剛剛開始呢。在廣州,這家創業公司,我看到了很多事情,想明白了很多事情。隨著自己越來越懂的時候,再次害怕了,像大學時候的那天晚上一樣。畢業到現在我就做了一件事情,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確切的說其實是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職業。如何跳到自己的事業上面這依舊是個未知數。但是,有過上次的教訓,我想,再次找到答案應該也不會太難,未來應該很有趣,放輕松,隨心走。
本來今天不會有這么一篇“有病呻吟”的文章的,但是,下班之后回到家,突然莫名的又是一陣恐慌,整個人都不好了,找了個聊得來的哥們聊了下技術突然就說到了理想,說到了以后想做什么的問題。我告訴朋友,我有很大可能以后不會呆在南方,而是要去北上廣深唯一一個我沒有去過的城市--北京的時候,哥們說了一句話,北京--更!苦!逼!我立刻回了這么一句,苦逼就苦逼吧,我就這苦逼的命,認了。一句話說出來,立馬釋懷了,不慌了,不怕了。于是我立刻把這句話寫在了家里的黑板上,內心坦蕩。苦逼就苦逼吧, 我就這苦逼的命,認了。孔子說,三十兒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三十不到就知道了一點天機,看來我還不是笨的出奇的那種人。認命了,我覺得這沒什么不好,不是每次認命都代表消極的放棄抵抗,面對現實也從來不是自我放棄的借口。我倒覺得,認命時要告訴自己站的更穩,做好更多的心里準備,為將來的致命一越而蓄勢待發。
放輕松,隨心走,不著急,做喜歡的事,做好喜歡的事,未來會因為這個而美好
寫了這么多,話又說回來,我一個自得其樂的程序員,想想其實又曉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