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剛開始學琴的時候,我們幾個相熟的琴友上完課,閑聊時經常會戲說自己的習琴目標。
什么時候會彈《秋風詞》就好了,有心急的同學說,當時我們還在基本指法那里糾纏著。
《良宵引》學完,同學來我家,我可以秀一曲,一琴友說,之前她還疑惑自己是不是《秋風詞》都學不好。這不一路也學過來了。
就學到《平沙落雁》好了,俗話說“一曲平沙走天下”,學一首完整的平沙就夠了。公司年會我可以上臺表演個節目了。有的琴友又發誓說,當時我們正學習《神人暢》,被大段大段的泛音困擾著,什么時候才能脫離曲譜彈這個曲子呢,那時覺得幾段長長的泛音實在拎不清。
人人都知道《流水》,我的目標是學完《流水》就好,跌宕起伏的,還很炫技,一起學琴的琴友說。那時我們已經背好了《神人暢》的曲譜,也學好了《平沙落雁》。
就這樣,一路鬧著,戲說著,目標一個一個地實現了。
有時候回過頭來,我們找機會再一起重溫最初的《蘭花花》,《仙翁操》,《長相思》等小曲,驀然發現,這些小曲的韻味,曾經的我們并未很好地表達出來。
就這樣一邊學習新的曲子,一邊溫習舊的曲目,是琴友們日常的功課。
也漸漸領悟到,彈好一首曲子,小曲三個月,大曲三年,在習琴的路上并非言過其實。
一路學琴,一路習琴,發現每次開始學習新的曲目,就如同翻越一座山。或高山或低丘,或險峻或平坦,都有不同的風景,心路歷程也是起伏不定。曲子彈得熟練時就很喜悅,我們互相贊嘆著;新的曲子指法沒有攻克時也會有些著急,我們互相鼓勵著。有時很懈怠懶散,有時會勇猛精進。
習琴的路上,不僅僅領略著古琴音樂的美好,以及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還收獲著友情。我們在交流琴技切磋琴藝之時,琴友們也走進了彼此的內心世界,那里同樣美好。
一次,琴友小雪說,《廣陵散》,一定要學,和我們以往學習的曲子風格大不一樣,彈的時候爽快極了,酣暢淋漓。
那日我在練琴的時候,遇見小雪,她兩眼閃爍著星光,臉蛋兒紅撲撲的,剛下課出了琴房。
有那么神奇么,我好奇地問。我想有能力且有機會學習《廣陵散》是每個琴人的最高目標。畢竟,《廣陵散》這首曲子是古琴曲目的一個巔峰,右手指法的難度比起以往的琴曲都要難。
可小雪那興奮的樣子還是觸動了我,畢竟這首曲子也一直是我想學的,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只等時間和機緣的來到。
一首曲子,一路風景,我們總是在路上,那時覺得,無限風光在險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話說心想事成的力量很神奇,那一日在聽管平湖先生的《廣陵散》之時,小雪來了消息說,去帝都跟喬師學習《廣陵散》吧,正好有幾個相熟的琴友一起做伴。
同時小雪還寫了一句話:學習《平沙落雁》的時候我以為我會放棄,我沒有;學習《流水》的時候,我以為我會放棄,我依然沒有;《廣陵散》,我來了,終于等到你,還好沒放棄。
小雪說,她就是這樣鼓勵著自己,鞭策著自己,在工作之余,學習著自己最真愛的曲子。有時候練琴到半夜,有時候出差幾天,回來很累時也會堅持練會兒琴。她說習琴的路上不僅僅收獲著友情,學會些琴曲,還有更多的人生體悟,比如專注的力量,傳承的使命,文化的情懷等。
攻琴如參禪。不是口頭的說辭,凡世間種種,所有的疑惑,在真正習琴的路上,會一一得以梳理和印證。
從魔都到帝都,路程不算遠,五個小時高鐵。從小曲《仙翁操》到大曲《廣陵散》,一路上,道阻且長,星光滿天。
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