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兩件事比較關注。第一件是伍仕賢導演的新片《反轉人生》熱映,豆瓣評分5.5,想來劇情并不樂觀。但作為伍導另一部電影《獨自等待》的忠實粉絲,相信很多人還是會心甘情愿地去觀影?!丢氉缘却凡粌H由伍仕賢自編、自導和自演(非主角),伍導本人也是該片的制片人和剪輯師。
第二件事是大學四年唯一的室友失戀了。這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小事確實沒有半毛錢關系,但看完《獨自等待》,關系說來就來。
1、
從首映到如今,十二年過去,《獨自等待》的豆瓣評分依舊堅挺在8.1,將近14萬人評價,好于88%的愛情片和89%的喜劇片。
該片不僅讓李冰冰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金雞獎最佳女主提名,也獲得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美術的雙提名,同時也斬獲2005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伍仕賢)、最佳男演員獎(夏雨)和最受歡迎女演員獎(李冰冰)。
伍仕賢是美籍華僑,2001年憑借自編自導的短片《車四十四》名聲大噪,成為第一部在威尼斯電影節獲獎的華人電影短片,兼第一部獲得美國圣丹斯電影節評委會特別表揚獎的華人電影短片,兼第一部獲選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特約影展的影片。2005年上映的《獨自等待》是伍導的第一部長篇電影,今年的《反轉人生》則是第三部。
《獨自等待》的男主是年少成名的夏雨,18歲憑借姜文執導的《陽關燦爛的日子》拿下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三座重量級影帝,至今仍活躍在熒幕之上。
至于該片女主,應該有兩個。一個是李冰冰飾演的美女劉榮,另一個是龔蓓苾飾演的“假小子”李靜。拿過金馬、百花、華表三座影后的李冰冰就不多說了。相對不太知名的龔蓓苾其實在拍此片之前,便與伍仕賢結為了夫婦,那部《車四十四》便是由其主演。龔的作品不多,近些年才頻繁地出現在國內的影視片中(如《幻城》中的冰雪王后)。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龔曾一度被稱為“小鞏俐”。
2、
說回電影。由夏雨飾演的文藝青年陳文,對演員劉榮一見鐘情,沒認識多久便開始追求。片中的陳文很像我那位大學室友,活潑善良,天真明朗,習慣胡思亂想,感性多余理性。他相信一見鐘情,也相信劉榮跟其他人都不一樣,更重要的是,他相信劉榮就是他這一輩子的夢中情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陳文堅定了心中對劉榮的好感,他打算向劉榮告白。不料,一位開車路過的陌生男子,打破了陳文的計劃。劉榮認識那個男的,而且交情不淺,沒聊幾句,劉榮就告別陳文上車離開了。
一開始的好感,確實容易被人誤認為是內心的喜歡。心急想吃熱豆腐的陳文在沒有完全了解對方的情況下,打算坦誠相告。結果事實給了他一耳光,但他并沒有因此退步。
幾天后,頭腦一熱的陳文直接跑到劉榮的宿舍樓下,拿著一枚糖戒指,放著音樂,向劉榮表白。劉榮直接婉拒,說她不像其他女生一樣容易被感動,也希望陳文能夠成熟點。陳文頗受打擊,也認為自己盡力了?;厝ズ螅忠活^扎進了朋友們的庇護里慢慢療傷。
陳文認為自己跨出了很大的一步,但在劉榮看來,那似乎并不是難事。關鍵的是,失敗后的陳文總是第一時間逃避,第一時間躲進朋友圈里尋求支援,像極了現實中的大多數。這也是該片貼近現實、反映生活的一大亮點。
我佩服陳文的敢想敢做,就像我佩服我那位室友的敢做敢當,但陳文沒有想到行動之后所帶來的影響。且不說失敗,如若真的成功,此時的他真的足夠成熟到,可以應付接下來的兩人生活嗎?若一旦失敗,卻可能是徹底的失敗。
3、
在聽完朋友們的所有建議后,不甘心的陳文又蠢蠢欲動。他找到好哥們的妹妹李靜,來假扮他的女朋友。李靜從小就認識陳文,兩人也經常玩在一起,陳文把李靜當哥們,但李靜并不把陳文當哥們。或者說,不僅僅是當作哥們。
說干就干。陳文和李靜假裝一起在街上偶遇劉榮,結果劉榮還真的生了幾分醋意。陳文欣喜若狂,又開始打電話約她,兩人很快又回到了之前的朋友關系。但這次陳文趁熱打鐵,乘勝追擊,終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升級成功。
可事實證明,還未熟透的陳文并不能hold住成功后的兩人生活,他跟我室友一樣,以為成為戀人后,劉榮就會與自己一樣,一心一意地為這份情意付出、堅守。但真相是陳文從一開始就沒有將劉榮了解透過,她的人生觀和愛情觀并不像陳文那么正氣昂然,那么光明磊落。無論做什么,她“只想活得快樂”,因為她認為“生活本來就不容易”。這沒有什么對錯,但確實容易傷害到像陳文和我室友這樣深情的男生。
相比于深情的陳文,“假小子”李靜顯得更為癡情。從高中開始,留著陳文送給她的每一件禮物。一直與陳文同甘共苦,而所謂的甘,對李靜來說,也難免不苦。她不像陳文那樣大膽天真,想到就干。她選擇默默守候和忍受,她不是不敢,更多的是不想,不想為難陳文,不想在被拒后做不了朋友,更不想讓陳文懷著愧疚而成全她。她不像陳文,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適合什么。
而陳文在經歷了一連串的事情后,也漸漸明白了“自己想要的”和“適合自己的”兩者之差。前者,遇見了是緣分,分開了便是經歷;而后者,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努力爭取,一定要好好珍惜。
4、
看完電影,似乎明白了片名為什么叫“獨自等待”?當陳文憑著真情實意去努力付出時,他認為會等到劉榮的眷顧,結果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最后等劉榮主動找上門時,終究理性的陳文終究說出了那句“拜拜”,又回到了最初的獨自等待。
守在陳文身邊的李靜,一直在默默付出,雖然最后陳文拒絕了劉榮,但她還是選擇了獨自南下。TA們都曾獨自等待過,在等待的同時,雖然親友們近在身旁,但心偶爾還是會孤單,亦如該片的英文名所言:Waiting Alone。
片中對人物的刻畫、劇情的設計和畫面的呈現,都貼近現實生活,甚至有些情節根本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例如陳文在等待劉榮打電話來時的緊張不安;追求劉榮時,陳文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不放棄;時常陷入自言自語、自以為是的自我狀態;明明快要死心放棄時,對方一個電話或邀請,又能讓陳文滿血復活,重振旗鼓。
好的電影,人物角色不會一成不變,TA會像我們一樣,慢慢成長和進化。在觀看的過程,觀眾會跟著TA一起經歷、感受,然后情不自禁地將情感輸入其中,甚至深度融合。而最后輸出的,又是我們每個人獨有的感悟和情緒,或哭,或笑,又或哭笑不得。
想用片尾的幾句臺詞,送給我那位又開始獨自等待的大學室友:想在愛情方面成功,沒有特殊規律,反正時間有的是,也許隨著年紀越大,我越會有把握。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