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勵是一個無國界婦產科醫生,她朗讀的《答案在風中飄揚》是獻給那些在動亂中出生的孩子。她離開自己熱愛的國土,離開自己親愛的家人,到異國他鄉,去幫助外國產婦正常的生產,這只有內心有大愛的人才能做到。
最令人敬佩的是她超負荷的工作量,在常人看來都無法接受。她每天接生幾十個孩子,身體的勞累難以吃得消,有時恐怕一頓飯也吃不好,就會有產婦家屬叫,睡個覺還得很警覺,真可謂吃不好,睡不香,一上班就如同上現場,忙完這個忙那個,整體就是忙忙忙,接生幾千個嬰兒,每一個小生命的誕生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生命呱呱墜地,給家人帶來的是驚喜,工作的勞累被新生兒家屬的千恩萬謝所化解,他們忙有所得,忙有所樂。
當她看到新的生命安全降生,他們的家人喜上眉梢,幸福的笑容像綻放的花朵,他們享受著天倫之樂,這些無國界醫生就是有多么強大的內心也戰勝不了思念自己的家人,父母需要他們贍養,妻子或丈夫需要他們關心,孩子需要她照顧,在夜深人靜的晚上,思念親人他們有多少次淚奔,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會知道他們的心。這就是無國界醫生的偉大之處,離開了和自己家人的團聚,給別人送去了康復、幸福和安心。他們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無悔無怨,甚至不顧生命安全,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醫療事業,世界需要有更多這樣的白求恩,世界需要你們,病人需要你們,病人家屬感恩你們。世界因為有了你們,生命中才有更多的美好和溫馨。
有一個數字讓我感觸頗深,說有些國家產婦的死亡率是我們國家的二十多倍,這對于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是多大有力的抨擊,有些人沒有去過外國,天天叫喊自己的國家多么不好,到日本瘋搶馬桶,回來一看是中國制造,豈不太無知可笑,這是對推崇日本制造者的極大的諷刺。
有的人總想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其實并不然。這使我想起了一篇報道,說我國去日本的研修生在日本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十幾個工人住在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冬天沒有暖氣,屋里似冰窖,她們用礦泉水瓶裝熱水暖被窩,夏天只有個電扇,室內似蒸籠,晚上睡覺揮汗如雨。飯食也很單調,很少吃肉,甚至有些人為節省錢,都舍不得吃飽,暈倒在車間。宿舍沒有電視機,沒有網絡,沒有啥精神生活。她們住的地方人煙稀少,是非常荒涼之地,生活可謂單調至極。可房租比東京還高,在那里工作體力透支,在那里生活是痛苦折磨,在這樣身體受摧殘精神受壓抑的鬼地方生活情何以堪。這些在日本受苦受難的研修生誰還會說日本好?親們回家吧!歸國吧!祖國才是你們的家,回到母親的懷抱才是你們溫暖的歸宿。
蔣雯麗是《朗讀者》第二期的朗讀者,是一位著名演員,她參與演出的作品很多,每演一個角色留給觀眾的印象都很深刻。她也是我國第一位預防艾滋病的女性宣傳員,她經常到各地看望慰問艾滋病感染者,鼓勵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她多次將艾滋病孤兒接回家里,與自己一起游戲、吃飯、聊天,讓艾滋病孤兒和自己一家人一起感受家庭的溫暖和快樂。她播撒的是愛的種子,傳遞著愛的信息,讓全社會的人不歧視艾滋病患者,接納艾滋病患者,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幫助。她讀的《百合花開》獻給艾滋病患者,讓他們有信心地生活。
《百合花開》讓我們知道一朵花是怎樣成長的,教會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再次路過花店,看到百合,“我會感傷和惆悵”,告訴我們要珍惜親情,及時行孝,珍愛美。
以上這兩個朗讀者蔣勵和蔣雯麗,像她們一樣的人很多,給病著弱者以生的希望。她們有著無私的大愛,大愛無疆,人們更健康,世界需要熱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