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明時節,難得回家小聚。雖是陰雨天氣,卻也忍不住傾聽春天的召喚,攜家人一起外出踏青賞花。
半日游結束后,在回城的路上,我們攔了一輛的士。途中,坐在前排的母親告訴我們下周三一位遠方的表妹就要出嫁了。司機師傅隨口問道:你們這邊彩禮多少錢?隨后便與母親攀談起來。
于是,他講到自己一位堂弟,二十六七的年紀,最近被彩禮錢弄得焦頭爛額。那是一位靠自己手藝吃飯的年輕人,家境并不闊綽。
起初相了幾個親,可就是因為房子沒定,便都沒個結果。如今,家里湊錢買了房,終于有了眉目,發展了一位對象。然而,眼下又因為彩禮錢,雙方爭執不下,婚事也遲遲定不下來。
師傅不禁感嘆道:如今這婚姻都是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感情都放在哪里了?以后日子還那么長,怎么過得下去?
我也不禁陷入沉思:婚姻的本質究竟是什么?物質基礎固然是很重要的方面,可如果僅僅只是將男女雙方放在市場上考量,細細盤算和計較,然后做出最優選擇,那么,未來如此漫長的人生,沒有心靈的共振與靈魂的契合,憑借什么度過數不盡的寒來暑往?依靠什么慰藉獨自憑欄的思緒萬千?
(二)
在澳洲交流時,有一回,朋友邀我們一起爬山,于是認識了活動的組織者Eric,看起來還挺年輕的男孩子。山較陡,他一直在前面開路,偶爾提醒大家注意腳下,還會主動將背包中的水分享出來。
登山結束后,方才從朋友口中得知,原來Eric都已經結婚了,他妻子玉潔在我們交流的學校里念博士,他在澳洲工作,感情一直非常好。
當時心里便好奇,想象著玉潔學姐是怎么樣的女孩子。后來,因為在學校健身房辦了卡,便開始每日上瑜伽課。有一回,在更衣室意外遇見了朋友和玉潔,朋友一介紹,我們便也認識了。
玉潔是愛運動的姑娘,她說自己在澳洲呆了好幾年,幾乎每天都會和Eric去健身房。看她的朋友圈,他們經常會一起參加戶外遠足或是晨跑的項目。后來,在一次戶外燒烤聚會中再次遇到他們,原來他們是主動過去做志愿者的。
回國后,與他們的聯系不多,但依舊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他們夫妻一起參加公益,一起去海邊拍攝日出,一起用簡單的原料做美味的佳肴。
二月十四日那天,看到玉潔早上發的照片:一束白玫瑰加一張便簽,滿滿的愛意與幸福;當天Eric晚上發了一張兩人燈下夜讀的照片,配文“彼此陪伴,天天都是情人節”。
那次,我評論道:最喜歡看你們秀恩愛!
真的,看到他們分享著同樣的興趣愛好,攜手并進,我就想最好的愛情與婚姻便是如此吧。
彼此是最親密的愛人,給予對方陪伴;更是最知心的朋友,志同道合相互成就。可以與你月下把酒共飲,感嘆良辰美景,又能與你策馬奔騰,共赴滾滾紅塵;可以與你西窗夜談,分享生活點滴,又能與你躬耕農畝,共同承擔歲月的重量。
如是一生,便不負韶華,覓得對的人,度過余生。
(三)
“你好哇,李銀河。”
“做夢也想不到我把信寫到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得來的,你也是偶然的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直唱不完的歌。”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
在所有的文人墨客中,最愛的便是王小波與李銀河這對夫妻,原因自然是因為他的情書。有趣如王小波,寫出來情書也如此非同尋常,生動卻又令人動容。
他們因為彼此懂得而走到一起,她贊嘆他的才華橫溢,即使他相貌一般,而他愛她的一切,他說“為了你我要成為完人”。他們不僅僅是情侶,更是知音,都有著對于學術的探索精神與對于知識的無盡追求。
他們在茫茫人海中尋覓到靈魂的伴侶,只此一人,只此一生。
多少人曾感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可世間太多時候,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然后卻又不知歸于何處,而最終步入婚姻殿堂的她或是他,是你一輩子可以傾訴與共鳴的人嗎?我想,婚姻最理想的狀態,便是你我能夠奏成一首歌,從此唱響直到地老天荒。
惟愿你我皆能在塵世找到共奏樂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