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現在已經10歲了,下半年就該升入小學的高段——5年級了,可是到現在,女兒也沒有養成學習和生活上的好習慣,讓我這個當媽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教也教了,罵也罵了,依然起不到任何作用。
每天放學回家,放下書包,洗完手,女兒就會非常自覺地一邊吃著水果或零食,一邊看她喜歡的書,從來都不需要提醒??尚菹⒌?0分鐘鬧鈴響了,該做正事兒了,她就不再自覺了,總會以東西還沒吃完,或書只剩下幾頁為借口,再拖上幾分鐘。
練鋼琴也是如此,從來不會主動去練,提醒她后,也不會馬上行動,總是想盡辦法磨蹭,一直到我開始發火了,才不情不愿爬上琴凳。從打開鋼琴到擺好琴譜,別人一兩分鐘就可以做好的事,她五六分鐘都做不好。彈的時候總是抱著彈夠時間就完事的心態,至于彈的質量如何,那跟她完全沒關系??此@種態度,跟她說既然不喜歡,那干脆就不學了,把時間用來做點其他有用的事,可她又不同意。
學習上比練琴稍微好一點的地方是能夠比較主動地去做作業,因為老師很嚴厲,沒做作業會被重罰??墒亲鲎鳂I的態度并不認真,要么很簡單的題都看錯或做錯,要么漏做,而且同一個錯會反反復復犯很多次也不長記性。比如說這學期他們開始學小數的乘法,我提醒她小數末尾有零的話要把零去掉,說過不知多少遍,可她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錯誤,讓我忍不住懷疑她到底有沒有長心。
學習上不用心只是一方面的問題,懶惰則是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做語文英語作業遇到不會的字詞,張口問我是常態,壓根就沒想過自己主動去查詞典。即使每次都遭到拒絕,下次還是鍥而不舍地繼續來問我,真不知道這個毛病為何會如此頑固?
數學方面表現出來的則是懶于思考,稍微需要動一下腦筋,轉一個彎的題就不想做了,立馬跑來求助,時時刻刻總想做個不勞而獲的伸手黨。
生活方面,女兒最明顯的表現是丟三落四,沒有收拾,不是忘了帶紅領巾,就是找不到作業本,上個學期開學第一周就有四天忘了帶齊東西。
雖然從一年級就開始教她整理自己的房間和書包,到現在4年級了,東西還是亂丟亂放,沒有秩序,不講條理。書柜,玩具柜,書桌甚至床上,隨時都是一片狼藉。家里的每個地方都能看到她隨手亂扔的書,雖然愛看書是個好習慣,但看完就亂扔卻實在讓人頭疼。如果不提醒她,房間再亂,她也能夠做到熟視無睹,生活如常,這一點也是最讓我無法忍受的。
性格方面則是自尊心太強,經不得批評。在家里歪歪道理一大堆,在學校卻怕老師怕的要命,上課回答問題沒有十足把握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聲音又小得像蚊子。如果要她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演講,那簡直會要她的命。
外出玩耍,連找個路都不好意思開口問人,遇事既沒主見,又沒主意,總喜歡依賴別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差。
寫了這么多女兒的缺點,仿佛在我這個當媽的眼里,女兒只有缺點沒有優點,當然不是,女兒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比如說她性格沉穩,不虛榮,對人真誠厚道,善良有愛心,不搬弄是非,和大多數同學都能友好相處,學習成績雖不是特別拔尖,但也還在班級前列。
可是愛之深責之切,每每想到現代社會競爭那么激烈,當媽的就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一點,再優秀一點,才不至于在殘酷的競爭中被無情淘汰,從此過著不如意的一生。
當我在教育過程中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卻看不到效果時,強烈的落差感又會導致對自己教育方式的懷疑,從而盤算起另一種完全相反的方式。既然再努力付出也是沒用的,干脆徹底放手好了,說不定順其自然效果還好些。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還會找些理由來說服自己:你看你現在操那么多心,弄得自己那么累,她還是不能體會你的一片良苦用心,想想當年你的父母不也是一樣的操心,你又明白了多少?自己的路終究還是得自己走,父母能做的充其量不過是扶上馬,送一程,偌大的世界,漫長的人生,還是得靠她單槍匹馬去闖蕩,做父母的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了心就好。
可是這種想法也只是在孩子惹自己生氣時才會跑出來,等氣一消,又會忍不住地插手去管。真讓她順其自然地成長,又會覺得那是為人父母的不負責任和懶惰。讓孩子順其自然成長的父母有多少是故意為之?更多的還是客觀條件所致,比如說留守兒童,如果他們的父母也能把孩子帶在身邊,恐怕稍微有點責任心的家長也會忍不住去操心的。
教育本是一件需要大智慧的事,而我們卻是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直接上崗的家長,一旦遇到問題,就容易在“過度干預”和“順其自然”間猶豫不決,憂心忡忡,焦慮萬分,難以找到其中的平衡點。有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粗⒆拥膯栴}層出不窮,強烈感覺自己腦容量不足,深深意識到及時補充的緊迫感和重要性,可是差了那么多,應該從哪兒開始補呢?這又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