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黃昏,華燈初上。
香園這片心靈的棲息地,
又迎來了普茶23班的學員們。
這次是23班1組值日。雖然是第一次組織課前準備、簽到、凈手、焚香,看他們那么熟練的模樣又不像第一次,他們面帶微笑,熱忱地迎接帶著滿心歡喜,帶著無限向往的師兄們。
師兄們陸陸續續坐滿了福慧廳,很快靜心時間到了,在靜心的時間里大家放下了一天的疲憊和煩躁,為這堂普茶巡禮課做好了準備。
為我們上這堂課的是笑容很迷人的程曉芬老師,在老師曼妙的聲音中,我們憑借想象進行了一次特別的香園巡禮,讓我們對香園有了更多的了解。施茶的善意,垃圾回收的環保理念在香園合為一體,用垃圾回收賺的錢作為施茶的費用,物盡其用,人盡其能,善意善心搭起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橋梁。印象深刻的還有一進香園就映入眼簾的八個字:人生有味,品味人生。短短八個字卻有無限內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接來的主題的關于做義工的,什么是義工精神,有師兄說是奉獻、真誠,有師兄說是服務,老師說是感恩、傳承。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經歷和理解讓我們進一步認識義工。來香園學習是一種緣分,可能也是一種福報,對于福報我們應該感恩,或許做義工就是很好的方式吧。談到做義工的原因,一位師兄說:“最初是為了感受香園的寧靜,后來發現做義工,自己是歡喜的。”心靈上的滿足,內心的歡喜,是不是所有義工的共同感受呢?



記得我第一次來香園,是面試那天,我與一位施茶的師兄攀談起來,她在香園做義工已多年,收獲了內心的寧靜與歡喜,更好的氣色和皮膚,讓當時的我感嘆驚訝不已,或許這里是個世外桃源,我們遠離塵囂,修煉自己,終將收獲人世間的美好。
在這里,香園公約,我們銘記于心。
在這里,空林修養,我們銘記于心。
承當的膽識,奉獻的精神,包容的心量,歡喜的感受,這些我們都有,或者終將有。

時間在愉快的分享與交流中流逝著,很快來到了課堂的最后環節,合影留念,還原桌椅。
大家陸續地散了,我離開前去探尋了老師提到的香園中那首陶淵明的詩,就以這首《飲酒·結廬在人境》作為結束吧。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