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好幾天,今天又接著讀了《欲望心理學》這本書。今天看的兩個主題,一個是信仰,一個是連接。
以前吧,我總以為信仰是很神圣的東西。然后信仰的東西一般都很大,很高大上。但是今天看完之后啊,就覺得其實信仰就是相信。你相信了什么,什么東西,就是你的信仰。信仰只是相信一個高大上的一個說法。比如說我相信神,和我信仰神。其實表達的意思都差不多,但是說信仰是不是就覺得立馬高大上了許多。就是有一種把對方抬高,然后有了依靠的一種感覺。無論承認與否,每個人都在相信一些東西。這東西蘊藏在我們的信仰中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中蘊藏在我們的文化里蘊藏在我們的思維模式中。有時候人說缺少信仰,其實并不是缺少信仰,因為每個人都在相信著一些東西,只不過這種相信,是人不愿意去承認的。比如說金錢主義相信的就是金錢,利己主義相信的就是自己的利益。相信什么,沒有錯,做什么也沒有錯,因為這是你愿意相信的。只是有可能的話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嗯,這句話基本上也是一句廢話,因為不管怎么樣,你所說的和所做的終將還會回到你的自身。
這就是連接,與自己連接,與別人鏈接,與大自然鏈接。與自己連接才能走的更遠,與他人連接才能溝通的更好,與大自然連接才能更加安心。所謂的跟自己連接,其實就是對自己要坦誠。跟別人連接就適當的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與大自然鏈接,就首先要放下自己對大自然的控制。其實你什么都控制不了,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還是大自然所謂的控制就是自己的一種假想。到頭來都會是一場空。
所以呀,就要好好地過當下的日子。不要那么多懷疑,不要那么多算計,也不要那么多的控制,就踏踏實實的做好當下的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