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小朋友一起進入《咕咚來了》這個主題的日子里,我們首先以故事開始主題的,讓幼兒傾聽故事,熟悉故事,可以復述故事內容,了解動物的對話,感受動物們的情感,為主題結束前的表演做一個前期的鋪墊。
這個主題主要表達的是“聲音”,分為語言,美術,音樂,科學,體育,情感等方面來開展的。
語言類,比如《咕咚來了》幼兒會提出這類的問題“木瓜掉在水里為什么會發出咕咚的聲音”
“小兔子聽到咕咚的聲音為什么這么害怕”以聲音這條線索來開展的,兒歌《你聽到了什么》小朋友們對聲音很感興趣,我利用教室環境中的材料來發出不同的聲音,讓小朋友來想象這個聲音,還提問了,除了老師給出的這些聲音,你們還聽到過哪些聲音,這時候小朋友都很積極的舉手發言,有的說打雷聲,說話聲,鳴笛聲,吃東西的聲…
科學活動《聲音的產生》,一開始是用戲劇游戲“悄悄話”來做熱身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例:第一個人說“我要吃蘋果”就以說悄悄話的方式傳下去,到最后一個人的時候還是這句“我要吃蘋果”這句話,然后請小朋友們把手放在喉嚨上,大聲說話,你們感覺到了什么,小朋友們就會說,說話的時候喉嚨會動,不說話的時候它就不會動,還出示了快板,鼓,鈴鐺等材料讓幼兒自行操作,進行探究聲音的活動。
美術活動:我們做了動物面具,首先玩了戲劇游戲“魔術蛋”變了各種各樣的動物,還模仿了他們的形態,走路等,然后出示掛圖,觀察畫面,說說這些是哪些動物的頭飾,教師示范做面具,然后幼兒自行選擇想做哪個動物的面具,有的做了老虎,小白兔,狐貍還有大象…各有各的特點,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也越來越棒了。
體育活動“送木瓜”,引導幼兒可以持續跨跑,可以在木橋上平衡走,首先我是以故事的形式開展的,說農民伯伯豐收了很多木瓜,他的這些木瓜要拿到市場上去賣,可是他沒有車子,所以想請小朋友們幫他把這些木瓜送到市場上去”小朋友很喜歡這個游戲,時間到了,要收了,大家還說,鄧老師,下次我們還玩這個。
戲劇主題的重點最后肯定是表演啦,這可是幼兒最歡樂的時光了,所以最后以我們主題開頭的這個故事來演劇結束這個主題,演《咕咚來了》這個故事,選角色的時候,小朋友會說自己想要演什么,果果,小寶,嘉宜說要演小白兔,因為他們覺得小白兔很可愛,唯唯說我要演猴子,猴子會爬樹,很厲害,正正說我要演狐貍,因為它很機靈,鵬鵬說我要演青蛙,因為他很聰明,沒有聽別人講,而是去湖邊看…其他小朋友們也自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角色,扮演中都會表現出自己角色的形態,語言,動作等。
在整個主題活動中采用的戲劇手段會比較多,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創造能力,肢體協調能力,然后引導幼兒自編故事,自導自演,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學會合作與分享,從而促進小朋友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