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子里,感受到涼爽的空氣。
感覺屋里太悶了,想出去轉轉,感受一下新鮮的空氣。
說走就走。
出門右轉,到房子后面的山腳下,聽到鳥鳥嘰嘰喳喳。
太陽出來了,有些熱。本來是想好好感受一下涼爽的空氣。現在只能做別的事情了。
在樹蔭下的花,感覺主體突出啊!
知了知了……
在樹蔭下,風來了,涼快了。
想拍一下風,到處尋找。
在百度上找一找關于風的照片,參考一下。
咔嚓咔嚓…… 拍個不停。突然想到了,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文中說
嚴明:我之前跟阮先生交流的時候印象蠻深的,他說我們因為科技進步了,設備方便了,就會不珍惜了。我的一個朋友,他有個很好的數碼單反相機,可是,就連拍很簡單的一個瞬間,他都會高速連拍,這種做法我是很不認同的。在拍攝現場,攝影師起碼的抓拍,是基于你對技術與藝術的判斷,如果不敢在拍攝時做那一次“一刀”的判斷,之后再到電腦前面去挑選的話,長此以往,你就成拍短視頻的了。攝影,是瞬間的藝術,珍惜每一次拍攝的機會,將那些令你眼前一亮、面紅心跳的瞬間抓住,才對得起所拍攝的情景。
首先你要用腦袋去看,看到了,才能拍到。
我在這里看了很久,腿都蹲麻了。
一片荷葉,每秒的形態都是不同的。
看下面五張圖片:
一行禪師說,我們連吃飯都不會。
一行禪師說:“正確的吃橘子方法,是放在你的手心,你能感受到橘子的涼意。然后讓自己輕松又專注的讓自己的心不去想別的事情,而是讓你整個感覺和思維都專注在眼下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你專注于而又放松的剝開橘子的皮,你能能聞到橘子皮剝開時的那種清香,你能感受到剝開橘子皮的時候,橘子皮的汁液輕輕的噴在你的手上,然后你掰開一瓣橘子,把它放在嘴里,體會你的舌頭跟橘子接觸時的那種感覺,然后再用心而又放松的去嚼橘子,去細心體會橘子在每一個瞬間不同的味道。”
我們不必急于求成。拋卻眼前的美好,去往下一處,又匆匆離去,這才是浪費生命啊。
出去走了一圈之后呢,感覺狀態好多了。剛出來的時候,在湖邊生怕掉進去,現在都不怕了。
這篇文章寫得潦草。潦草是一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