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很忙碌,常常身欲靜而心不止。閱讀之于誠品,是一種信仰,是人類非常必要的一種外部活動。如果參與到內部的心靈活動里,會引起很多思維與想象的激蕩,不管是跳躍的,還是沉淀的。”——誠品書店(The eslite bookstore)創始人吳清友
吳清友先生2017年7月份因病去世。通過他創業生平,對他充滿敬仰,對誠品創辦充滿敬畏。
誠品“尊重走進書店里的每一個人”,作為了解海峽兩岸文化的一扇窗口,誠品總是讓人心生憧憬。作為懷念吳清友先生的一種方式,特別想去書店一探到底,臺灣的誠品書店遠在海峽那邊,蘇州誠品書店近在眼前。
趁著周末,與朋友一起從杭州乘高鐵前往蘇州,開始誠品之旅。
當天炎熱高溫40℃,走在路上,不免有烤焦的感覺,遠遠的看到“誠品”大廈,與之相鄰的是桃園眷村。進去大廈里,清涼感讓炙熱烘烤的焦慮隨之消失。
蘇州誠品大廈位于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是一個集文化、表演、藝術、商業、觀光以及人才培育,具有跨界綜效性的創意平臺。誠品書店于2014年開始營業至今,銷售額蒸蒸日上。來自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但最主要的顧客還是當地人,顧客年齡各異,男女參半。
大廈入口處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人高的叫“尼尼”雕塑兔子,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與之合影。雕塑后面是6米寬的大樓梯,樓梯右手邊裝置著白色的大大書頁,書頁上記錄著建筑的故事,記錄著世界各地知名的特色建筑、設計師及所屬國家、年份,如悉尼歌劇院、盧浮宮玻璃金字塔1989、吉巴歐文化中心、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瓦爾斯溫泉浴場等。
誠品大廈4層樓,地下一層B1是潮流生活區;一樓是風格美學區,售賣服飾鞋包;二樓是創意設計區包括誠品書店、兒童館區;三樓是人文視野區,包括誠品書店及展覽區。通過白色書頁步梯拾級而上可達商場二、三樓的書店。
圖書+雜貨的復合文化空間,文藝精美的讓人沉淪
與朋友沿著書頁步梯,首先到了二樓誠品風格文具館。開始了書店的旅程。在這個空間,人文、藝術,以創意的形式融入生活,各種文具各種精美、小巧、精致,讓人應接不暇。寫字筆、手賬、墻紙、包裝禮品盒,很有個性與創意,引人停駐;文具回歸生活,文具以實用兼美感呈現在顧客面前,瀏覽貨架上各種特色商品,我們比較享受,比較開心。我們深深感到眼睛不夠用,很多精美的東西也不知道什么用途,只是想若都買下來,那該多好。
越往里走,圖書的擺放越多,在墨客咖啡一邊,是音樂黑膠館,擺放著音樂、表演藝術、音像與影視方面的圖書,影視音愛好者在此可以找到知己。除了哥哥張國榮、周旋等老唱片,還可以找到更久遠年代的黑膠唱片;披頭士搖滾約翰·溫斯頓·列儂的作品,還有舒曼、貝多芬、莫扎特的音像作品。旁邊書友看到經典唱片喜不自禁,我也不覺莞爾。
耳邊聽著書店播放的音樂,心隨著放松。有人說“書店是現代都市人的避世寺廟,偶爾去一次身心也得到凈化”,深有同感。在音樂書架前翻閱著相關書籍,有《尋找經濟小糖人:經濟世界的音樂之旅》、《夜話港樂》、《唱我逍遙調》、《臺北秘密音樂場所》等。在書中感受音樂,嘆服音樂人充沛的感情,想象力。約翰.列儂說過,“你可能會說我是一位空想者,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位,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到時候世界將會大同”。音樂、表演藝術或者是世界上最好交流的溝通媒介。
旁邊墨冊咖啡,與書店緊密相融,咖啡與書相關,環境與整個誠品設計風格一致,充滿了文藝風。咖啡除了常規的美式、拿鐵外,也有小說主題的咖啡。不少顧客在品嘗咖啡,低聲交談。聞著咖啡香味,舌尖上味蕾與身心同時放松。很喜歡墨冊咖啡的宣傳語,“我沿路前行,從餛飩到藝術,欲望是馬,沮喪是車,我巡航如天鵝,我沉落如石塊,可時光悠悠,越過我存積的笑柄逝去,我的紙太白,我的墨太輕……”
書店里還有一口鳳梨酥、陶瓷等雜貨,逛書店,就似逛商場一般歡快。書店中間是生活實用圖書,兩邊是書籍對應的雜貨,他們互補地擺放在一起,和諧貼心舒適,讓人時而在烹飪美食、旅游、孕育等港臺書籍書架邊穿梭,時而在生活實用品前停留。
越往里,生活用書越豐富,如手工藝、健身、世界地圖、中華采風、醫療保健、園藝、寵物等類型,書友也不少,他們或站著看書、或隨意席地而坐閱讀,在店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舒適。看到兩位老爺爺蹲在園藝/花藝書架前,手拿著《花言巧語》、《英漢園藝學詞語》交流養花心得,及英語學習體會的場面,充滿溫馨。
寵物方面的圖書,很讓人捧腹,《冷漠只是我的偽裝》《呆萌只是我的假象》,這可是喵星人、汪星人的詩,比較有趣。店里關于動物與海洋方面的書不少,如《與狼同行 狼的隱秘生活》、《無盡深藍》等。
在這個書籍與文具、禮品包裝的雜貨空間里,閱讀與生活,詩意的展現著,無處不透著美感。
兒童館,孩子的圖書世界很歡樂
在二樓,還有誠品書店兒童館,兩個入口,分為四個區,分別是趣味知識區、繪本生活區、兒童文學區、小小幼幼區,每個區都以兒童游玩閱讀為中心,讓孩子在館中歡樂閱讀,享受閱讀,放飛想象力去閱讀。玩具與圖書結合,考驗著孩子的專注力,估計愛玩的孩子更歡騰;同時不同愛好的孩子也能找到所愛。
我們經過二樓服飾等區域,才到兒童館,館門明亮的向日葵點綴著,充滿了活潑歡樂氛圍,往里是動物玩偶天地,有獅子等,很像動畫片《辛巴獅子王》里的角色,比較呆萌可愛。現場還看到手工制作的干花、樂器和玩具,再往里,琳瑯滿目的兒童圖書,我們看著滿眼冒泡,現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書柜色調明亮,與木地板一個色彩,家長帶著孩子在各種精美圖書中翻閱,《愛哭的公主》、《生氣王子》……孩子們在一個童話世界里,回歸現實成長。看誠品給兒童選書,整體各種繪本、趣味知識、內容偏識字、故事等題材居多,孩子在分享歡樂與愛的溫馨氛圍,接觸世界,感受世界。
在書館中間,是誠品的書屋,呈三角形,天花板掛著綠葉子裝飾,還有兒童館活動宣傳,在板報上有每個年齡段孩子閱讀的圖書推薦,其中有一部分是幼兒啟蒙英語讀物,書店或是希望家長從小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培養孩子天然語感。想起侄女去柬埔寨回來說的“當地人不說漢語,要說英語才能溝通”,閱讀與行走結合,讓孩子對語言有更大的實際學習動力。
在書館了看到了幾本比較有意思的繪本,《大家在排什么隊?》里面是各種場景大人要排隊的情況,每幅圖都是滿滿的人兒,作者中垣愉孝給人真是大大的驚喜,書中想象力爆棚,MAX的視覺挑戰,看著比較歡樂好玩,你想想,一條繞遍全世界的隊伍,從日本、中國、埃及到西班牙、美國……上天入地、游山下湖等無不是看不到盡頭的隊伍……
在干凈的地板上,家長帶著孩子席地而坐,陪伴著孩子閱讀,《今天吃什么》、《阿立棒棒噠》、《我會表達自己》、《從1數到10》、《地下100層的房子》、《晚安,大猩猩》……孩子的書,比較溫馨暖人。書館里除了孩子還有很大一部分大人在閱讀,在這個布置有趣活躍的閱讀空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興趣與舒適。
兒童館圖書以繪本、兒童文學、趣味知識等為主,大部分都是大陸簡體書,有少部分英文及臺灣的版本,沒有教輔書。
我們去的時候是7月,兒童館正開展“晚安,7點半”的系列活動,這是針對少兒故事閱讀的活動,通過閱讀,讓孩子發現世界之美,讓孩子心懷甜美,追求真善美。
在書與非書之間閱讀,讓你心中的世界走更遠
從二樓出來,沿著書頁步梯走往三樓。遠遠地看到門匾上繁體“誠品書店”迎接來客。書店門口擺放著誠品書展、藝術書區活動宣傳冊。進入書店大堂,除了書、看書人,還可以看到綠色墻體上口號“誠品書店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大堂玻璃天花板,在燈光反射下俯瞰著店里的書及閱讀的人。
三樓的書店大都擺放著各種分類的書,文學、心理教育、哲學宗教、外國文學、歷史等,大陸簡體書籍為主,也有少部分臺灣繁體書及英文原版書,看得人眼花繚亂,同時也為書店的溫馨、舒適感動。
朋友說,蘇州的誠品書店比臺灣敦南店空間更大,書籍類型更多。書的類型與顧客的類型一樣多,各書位上的書比較新穎,書籍分類擺放,書友找書時,總能邂逅驚喜。對那些進店沒明確購買目標的書友來說,瀏覽書架也能享受到足夠的樂趣。
書友可以辦理誠品生活卡或誠品閱讀卡,在每周三購買書籍時享受限時優惠。書友買書歡喜,收銀臺店長與店員也歡喜。店員門著黑白色的套裝,微笑迎接著購物的人,店里售賣的文化雜貨反映出他們細膩的品味。
在蘇州誠品開工時,吳清友就說:“心念在能力之上,生命在事業之上,希望藉由多年來經營文創與美學的經驗,把誠品蘇州店打造成一個文化的心靈港口,不僅是閱讀的場域,更是一個傳達溫度和故事的地方”。
現在的蘇州誠品就是這樣的地方。書店除了圖書,還有藝術區、文學茶薈、文具館等。在文學茶薈區,書友可以付費品茶閱讀。旁邊有書桌、板凳,書友走累了或者站酸了,拿一本書到書桌邊與同行人一起閱讀,也是一件樂事。書店里還擺放著杯墊等特色小件;店里還開展著繪畫培訓活動,大人與小孩在學習油畫,書店如油畫世界一般五彩斑斕。
誠品書店也是一所小型的生活美學博物館,充滿了創意探索,圖書布局、圖書空間各有特色。書店空間設計別具匠心,非統一的地磚地板、燈飾,非一致的玻璃天花板,每個分類大都有獨特的圖書空間,因地設置了自己的花樣,有階梯及非階梯的木質地板,一樣的木質書架,讓人親近。書友們在每個空間中放松,怡然自得地閱讀。
透過店里每本書,可以看出誠品選書的用心。店里大堂每個月定期推薦展出中文、外文、少兒類的圖書。誠品選書,從載體到觀點,從策題到裝幀,引介具原創性、獨特性、影響力的書,這樣每冊書都是精品。書店每周開展讀書活動,當天有幸遇到了讀書會,現場小學生提問很深刻有趣。周末本就熱鬧的書店,因為活動人氣倍增。
周末來書店的人很多,但不至于擁擠。書友們在隨意翻閱中找到自己中意的書籍,或站著看書,或在書架之間的柜子里發呆,或席地而坐,每個人在這自由而閑適的氛圍里,找到與自我及書店相處之道。書友們或看當下流行文學,或臺灣文學,或歷史哲學……閱讀讓人擺脫肉身的“獄”,從而完成精神的越獄。店里也因閱讀的人,有趣,豐富多彩。
“正是你自己想讀的書,決定了你無從選擇時的人生”——奧斯卡.王爾德。誠品書店書架墻上刻著這樣的語錄。閱讀,讓人自由的選擇,更好地對自身經歷做出判斷。不管是閱讀有字的書,還是無字的生活天書,經歷本身也是每個人譜寫的故事。吳清友先生帶病經歷誠品賠錢的15年,通過堅持、創新,培養了一個人文誠品,一個閱讀圣地,他在閱讀的信仰里,譜寫了自己的華章。
三樓書店對面一個廳是誠品展演廳,正擺放著全國各地獲獎的創意設計作品,也讓人大飽眼福。誠品蘇州店由臺灣著名建筑大師姚仁喜親自操刀設計,在蘇州5.6萬平方米的誠品大廈中,誠品書店面積剛剛超過整體的四分之一。除了圖書之外,更多的空間被餐飲、服飾、生活方式類的品牌所占領,尤其是B1和一樓。B1是誠品生活采集X蘇州站,有各地精美餐飲;一樓是服飾、鞋包、餐飲及雜貨空間。每個樓層都展示了生活之美,設計之美。
呆在誠品的短暫時間里,目之所及除了雜貨精品,感受更多的是精美的閱讀生活。誠品書店,是一處文化生活空間,是一家將書店與商場合二為一的復合文化空間,是一家以傳播閱讀為目的的空間,是一家講述大陸與臺灣故事的書店。誠品模式一直為大陸書店人所學習,是讀書人心靈共鳴之所。誠品售賣圖書、咖啡、雜貨、文創品等,無不精致,無聲闡釋著一種生活之美,閱讀之美。
“靜靜地坐著吧,我的心,不要揚起你的塵土,讓世界尋路向你走來”,我轉過身離開誠品,下次再會。(陳家獻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