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是一名長跑愛好者,當我知曉村上春樹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這本奇特的書時,我有無盡的興趣流露。
? 看了本書的序言,有些自負的說,我與這位著名作家有一些相似之處,可能也是許多長跑者的共通之處吧,我們愛好孤獨,不樂于過分與他人競爭,我們愛好與每日的自己比拼,不狂命超越任何人,總喜好折磨自己,在每天的痛苦當中找到些進步之處。我們每日喜歡在短短幾小時內(nèi)與孤獨的自己自私享用著奔跑的體驗,相對于與他人合作我們可能更愛獨自體驗人生,“自私”是我們的惡習但也是我們引以為樂的生活方式,要是一定要問我跑步帶來了多少財富,我說不清,但只要我下定決心要選擇跑步作為磨難的方式,我一定不在意有多少弊端或是有多大的優(yōu)勢,跑步基因融入在我血液里,我想剔除它真的很難很難,除非我沒有雙腳了。村上春樹作為一名馬拉松跑者和長篇小說的作家,兩者有很多共通之處,它考驗人的耐性,是否會保持自身的節(jié)奏堅持下去,并總保有一絲樂趣,為明天枯燥的人生增添一些動力。
? 第三章記錄村上春樹在雅典的第一場馬拉松。
? 村上春樹對自己的運動規(guī)劃有著較嚴格的規(guī)劃,他會記錄每周的跑量,并且有規(guī)律地進行增減,這一點我真的需要大大學習,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菜鳥跑者。村上春樹一直記得東京一家健身房的標語“肌肉難張,易消。贅肉易張,難消”,如同人生哲理般進入了我心,我也想作為標語一直提醒自己,不僅在于運動減肥,也告誡自己有些惡習不能學,一學就很難改變,要保持理性的心。
講到在雅典跑,真的令人激動不已,那是馬拉松的誕生地,是每個跑者的希望圣地,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在雅典挑戰(zhàn)一下自己。
春樹先生循環(huán)二十多年的馬拉松之旅,每次都在憧憬—期待(取的一個好成績)—痛苦(對成績不在意,只在意趕緊跑完)—滿足,這樣的思想變化中堅持了幾十年的跑步運動,真是要人有愛又恨又甩不開的運動呀。
今日閱讀了4~9章節(jié),可能是坐飛機的緣故,對我來說讀書才能真正排解無聊,靜心且盡興的讀了許多。
? 一本跑步的回憶錄出乎想象讓我感受到了跑步的哲理和一位跑步小說家耐人尋味的人生故事。春樹先生,不,春樹跑者,在談論到跑步這件事上跑者更為恰當也不失禮貌,一次100公里超馬,我始終不敢想,不知何時能實現(xiàn),可能一輩子完成不了,最多打死也只能有一次,實在令人瞠目。經(jīng)歷了興奮,痛苦,麻木,自豪,低迷的春樹跑者,每一階段的里程有不同的感悟,在后半程不再像是全馬那樣只想著跑完即可,在超馬后半程似乎對于他來說,無法定義結(jié)局,它像是虛無又像是觸手可得的獎牌,也恰如磨難永無盡頭,但經(jīng)歷感觸后并非苦難,是讓人進步的精神力量。肌肉的疼痛永遠比精神上的傷疤好得快,至少我這么覺得,借用書中:“但凡值得一做的事,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過頭的價值”,超馬對于很多人來說肯定是不理智的,也不切合實際,會有人懷疑也會有人告誡你這是損耗生命,首先我認為只需自己認同即可,其次生命你無法預測,長也好短也罷,死時有美好驕傲的回憶留念即可。
? 經(jīng)過了跑步疲憊期的春樹跑者,意識到跑步如同人生中任意一個要素并非占據(jù)你所有,有時需要分散,需要有第三者插足你才能再次煥發(fā)活力,請記住我這話并非倡導人不忠誠。轉(zhuǎn)戰(zhàn)鐵三的春樹先生,有了更加豐富的運動目標,自行車游泳都需要進一步加強,三門總比一門辛苦,更考驗人的耐心和耐力,雖然先生總說自己“虎頭蛇尾”,但步伐稍慢,初心未變,未來可期,風云可變。
? “至死都是十八”,除了在十八歲早逝可能別無他法,總說生命長短不一,永葆青春精神更重要,一定不能有“三十歲去世,直到八十歲才埋”的悲慘境遇。春樹先生永遠有著孩子般的幻想又充斥著百歲老人的空明之心,最終懂得放空自己,學會與過去的自己分手,用炙熱強壯的雙手勇握未來的自己。
? 讀到書的最后一部份,慢慢懂得了春樹先生從比賽中汲取的精華,在每一次挑戰(zhàn)的過程中,可能自豪可能失落,學會釋懷便真的才找到了何為成功,告訴每一個人你可以失敗過后迷茫,但請記住千萬不能忘記為何而失敗,學會慢慢來,不要心急,不要走捷徑,不要胡亂揣測自己,你真的釋懷了空明了,進步就向你靠近了。
? 鐵人三項如同人生三個心境的轉(zhuǎn)換,就春樹先生的一次“村上鐵三競賽”來說,自卑但刻苦(游泳)—隨意卻妄為(自行車)—輕松且自信(跑步),游泳通過四年的不懈努力終于有了長遠的進步,自行車過于興奮得意忘形卻最終脫了后腿,到了跑步本來的強項卻因為精力提前支配只能勉強完成,人生哲理也如此,有喜有悲;刻苦能改變現(xiàn)狀;驕傲使人不理性;什么東西都最好不要提前榨取。不同的心境有著不同的人生結(jié)果,但事事不能完美,要從每次的瑕疵中學習智慧,經(jīng)驗愈多把握越大。
? 得到果實的人告訴你付出就有回報,把種子辛苦養(yǎng)育卻得不到綠葉的人告訴你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每種人都有各自的立場與可取之處,但今天春樹先生告訴我“往底上漏了個小孔的舊鍋子里倒水般的虛妄行徑,也絕非愚蠢的行為”;“不管有無效能,是否好看,對我們至關重要的東西幾乎都是肉眼無法看見的,然而用心靈可以感受到的,而且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通過效率甚低的營生方才獲得”,我打心底贊同,我也覺得往漏水的鍋子倒水雖無法獲得充足的水,但長此以往“水垢”還是會有的。
? 我們畢竟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長跑者,長遠的目光一定缺少不了,長久痛苦的磨礪更是至關重要,只有偶爾體驗痛苦才能感受到自己真切地活著。跑步追尋到底可以拋開所有,享受每一次踏出的步伐,越過每一個終點,讓自己無所怨言即可。
? 最后把春樹作家,跑者,人生家,提前寫的墓志銘分享給大家:
? ? ? ? ? 村上春樹
? ? ? ? ? 作家(兼跑者)
? ? ? ? ? 1949—20xx
? ? ? ? ?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 我相信不管他的墓志銘何時真的刻印,他一定能將他那最青春活力的步伐繼續(xù)跑下去!
? ? ? ? ? ? ? ? ? ? 熱愛跑步與文學的普通讀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洪紫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