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人年老而無子不能育者,是因自衰精竭力漸弱嗎?還是天道之數使然?
岐伯答:
女子一七(7)歲,腎氣實始,齒換發長;
女子二七(14)歲,天癸發育成熟,任脈通而太沖脈盛,月經按時來潮,故有生育之能;
女子三七(21)歲,腎氣平和,智齒生而身高達最;
女子四七(28)歲,筋骨強健而頭發長盛;身體盛壯;
女子五七(35)歲,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女子六七(42)歲,三陽脈哀于上身,面皆焦,發始白;
女子七七(49)歲,任脈弱,太沖脈衰,氣血漸微,天癸枯,坤氣竭斷而月經絕,故表現在外便是身老形衰,所以便失去生育的能力。
男子一八(8)歲,腎氣始實,發長而齒換;
男子二八(16)歲,腎氣盛而天癸至,精氣滿溢,故兩性交合而生能育也;
男子三八(24)歲,腎氣充溢而均盈,筋勁而骨健,故智出生而身高達到極致;
男子四八(32)歲,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男子五八(40)歲,腎氣始衰,發脫而齒漸枯槁;
男子六八(48)歲,陽氣衰竭于人體上部,面焦而發鬢愈白;
男子七八(56)歲,肝氣哀而筋脈漸滯,手腳漸遲;
男子八八(64)歲,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則齒發去,形體衰極;
故腎者,主水也,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使得臟腑健壯旺盛,故體精能泄。
暮年之時,筋骨解下墮衰,天癸枯竭,故發鬢皆白,身體沉重行步歪斜不穩,而無生育爾。…
? ? ? ? ? ? ? ? ? ? ? ? ? ? ? ? ? ? ? ~草木風閱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