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App Store 規(guī)定了安裝包大小超過150MB的 App 不能使用 OTA(over-the-air)環(huán)境下載,也就是只能在WiFi 環(huán)境下下載。所以,150MB就成了 App 的生死線,一旦超越了這條線就很有可能會失去大量用戶。
官方 App Thinning
App Thinning 是由蘋果公司推出的一項(xiàng)可以改善 App 下載進(jìn)程的新技術(shù),主要是為了解決用戶下載 App 耗費(fèi)過高流量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節(jié)省用戶 iOS 設(shè)備的存儲空間。
無用圖片資源
圖片資源的優(yōu)化空間,主要體現(xiàn)在刪除無用圖片和圖片資源壓縮這兩方面。
刪除無用圖片的過程,可以概括為下面這6大步。
1.通過 find 命令獲取App安裝包中的所有資源文件,比如 find /Users/daiming/Project/ -name。
2.設(shè)置用到的資源的類型,比如 jpg、gif、png、webp。
3.使用正則匹配在源碼中找出使用到的資源名,比如 pattern = @"@"(.+?)""。
4.使用find 命令找到的所有資源文件,再去掉代碼中使用到的資源文件,剩下的就是無用資源了。
5.對于按照規(guī)則設(shè)置的資源名,我們需要在匹配使用資源的正則表達(dá)式里添加相應(yīng)的規(guī)則,比如 @“image_%d”。
6.確認(rèn)無用資源后,就可以對這些無用資源執(zhí)行刪除操作了。這個刪除操作,你可以使用 NSFileManger 系統(tǒng)類提供的功能來完成。
圖5 刪除無用圖片資源的過程
如果你不想自己重新寫一個工具的話,可以選擇開源的工具直接使用。我覺得目前最好用的是 LSUnusedResources,特別是對于使用編號規(guī)則的圖片來說,可以通過直接添加規(guī)則來處理。使用方式也很簡單,你可以參看下面的動畫演示:
圖片資源壓縮
目前比較好的壓縮方案是,將圖片轉(zhuǎn)成 WebP。WebP 是 Google公司的一個開源項(xiàng)目。
Google公司在開源WebP的同時,還提供了一個圖片壓縮工具 cwebp來將其他圖片轉(zhuǎn)成 WebP。cwebp 使用起來也很簡單,只要根據(jù)圖片情況設(shè)置好參數(shù)就行。
我的建議是,如果圖片大小超過了100KB,你可以考慮使用 WebP;而小于100KB時,你可以使用網(wǎng)頁工具 TinyPng或者GUI工具ImageOptim進(jìn)行圖片壓縮。這兩個工具的壓縮率沒有 WebP 那么高,不會改變圖片壓縮方式,所以解析時對性能損耗也不會增加。
代碼瘦身
App的安裝包主要是由資源和可執(zhí)行文件組成的,所以我們在掌握了對圖片資源的處理方式后,需要再一起來看看對可執(zhí)行文件的瘦身方法。
可執(zhí)行文件就是 Mach-O 文件,其大小是由代碼量決定的。通常情況下,對可執(zhí)行文件進(jìn)行瘦身,就是找到并刪除無用代碼的過程。而查找無用代碼時,我們可以按照找無用圖片的思路,即:
首先,找出方法和類的全集;
然后,找到使用過的方法和類;
接下來,取二者的差集得到無用代碼;
最后,由人工確認(rèn)無用代碼可刪除后,進(jìn)行刪除即可。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具體的代碼瘦身方法吧。
LinkMap 結(jié)合 Mach-O 找無用代碼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 LinkMap 來獲得所有的代碼類和方法的信息
LinkMap文件分為三部分:Object File、Section 和 Symbols。如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使用 MachOView 這個軟件來查看Mach-O 文件里的信息。MachOView 同時也是一款開源軟件,如果你對源碼感興趣的話,可以點(diǎn)擊這個地址查看。
具體的查看方法,我將通過一個案例和你展開。
- 首先,我們需要編譯一個 App。在這里,我clone了一個GitHub上的示例 下來編譯。
- 然后,將生成的 GCDFetchFeed.app 包解開,取出 GCDFetchFeed。
-
最后,我們就可以使用 MachOView 來查看Mach-O 里的信息了。
image.png
通過 AppCode 找出無用代碼
用 AppCode 做分析的方法很簡單,直接在 AppCode 里選擇 Code->Inspect Code 就可以進(jìn)行靜態(tài)分析。
靜態(tài)分析完以后,我們可以在 Unused code 里看到所有的無用代碼,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我和你說一下這些無用代碼的主要類型。
1.無用類:Unused class 是無用類,Unused import statement 是無用類引入聲明,Unused property 是無用的屬性;
2.無用方法:Unused method 是無用的方法,Unused parameter 是無用參數(shù),Unused instance variable 是無用的實(shí)例變量,Unused local variable 是無用的局部變量,Unused value 是無用的值;
3.無用宏:Unused macro 是無用的宏。
4.無用全局:Unused global declaration 是無用全局聲明。
看似AppCode 已經(jīng)把所有工作都完成了,其實(shí)不然。下面,我再和你列舉下 AppCode 靜態(tài)檢查的問題:
1.JSONModel 里定義了未使用的協(xié)議會被判定為無用協(xié)議;
2.如果子類使用了父類的方法,父類的這個方法不會被認(rèn)為使用了;
3.通過點(diǎn)的方式使用屬性,該屬性會被認(rèn)為沒有使用;
4.使用 performSelector 方式調(diào)用的方法也檢查不出來,比如 self performSelector:@selector(arrivalRefreshTime);
5.運(yùn)行時聲明類的情況檢查不出來。比如通過 NSClassFromString 方式調(diào)用的類會被查出為沒有使用的類,比如 layerClass = NSClassFromString(@“SMFloatLayer”)。還有以[[self class] accessToken] 這樣不指定類名的方式使用的類,會被認(rèn)為該類沒有被使用。像 UITableView 的自定義的 Cell 使用 registerClass,這樣的情況也會認(rèn)為這個 Cell 沒有被使用。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使用AppCode檢查出來的無用代碼,還需要人工二次確認(rèn)才能夠安全刪除掉。
運(yùn)行時檢查類是否真正被使用過
define RW_INITIALIZED (1<<29)
bool isInitialized() {
return getMeta()->data()->flags & RW_INITIALIZED;
}
isInitialized 的結(jié)果會保存到元類的 class_rw_t 結(jié)構(gòu)體的 flags 信息里,flags 的1<<29 位記錄的就是這個類是否初始化了的信息。而flags的其他位記錄的信息,你可以參看 objc runtime 的源碼,如下:
// 類的方法列表已修復(fù)
#define RW_METHODIZED (1<<30)
// 類已經(jīng)初始化了
#define RW_INITIALIZED (1<<29)
// 類在初始化過程中
#define RW_INITIALIZING (1<<28)
// class_rw_t->ro 是 class_ro_t 的堆副本
#define RW_COPIED_RO (1<<27)
// 類分配了內(nèi)存,但沒有注冊
#define RW_CONSTRUCTING (1<<26)
// 類分配了內(nèi)存也注冊了
#define RW_CONSTRUCTED (1<<25)
// GC:class有不安全的finalize方法
#define RW_FINALIZE_ON_MAIN_THREAD (1<<24)
// 類的 +load 被調(diào)用了
#define RW_LOADED (1<<23)
flags 采用位方式記錄布爾值的方式,易于擴(kuò)展、所用存儲空間小、檢索性能也好。所以,經(jīng)常閱讀優(yōu)秀代碼,特別有助于提高我們自己的代碼質(zhì)量。
小結(jié)
今天這篇文章,我主要和你分享的是App安裝包的一些瘦身方案。
在我看來,可以把包瘦身方案根據(jù)App的代碼量等因素,劃分為兩種。
對于上線時間不長的新 App 和那些代碼量不大的 App來說,做些資源上的優(yōu)化,再結(jié)合使用AppCode 就能夠有很好的收益。而且把這些流程加入工作流后,日常工作量也不會太大。
但是,對于代碼量大,而且業(yè)務(wù)需求迭代時間很長的 App來說,包大小的瘦身之路依然任道重遠(yuǎn),這個領(lǐng)域的研究還有待繼續(xù)完善。LinkMap 加 Mach-O 取差集的結(jié)果也只能作為參考,每次人工確認(rèn)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只適合突擊和應(yīng)急清理時使用。最后日常采用的方案,可能還是用運(yùn)行時檢查類的方式,這種大粒度檢查的方式精度雖然不高,但是人工工作量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