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打開電視,體育頻道,2016年里約奧運會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老公說:“今年太忙,網球賽直播一次都沒看。”讓我回想起12年,那是參加工作后自認為人生最不堪的一年,工作生活都不順意隨愿,深陷于自我施壓的泥潭中無法自拔,心情跌入谷底。是老公和他喜歡的網球陪我走過了那段陰暗艱難的泥濘之路。
曾經的體育盲,網球更是一點兒不懂,當時在老公的耐心講解下了解了這項運動的比賽規則、歷史起源,還有它無窮的魅力:不僅是一項競技運動,更體現了一種永不放棄、頑強拼搏、挑戰自我的精神。這種精神在12年的澳網男單決賽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也讓我刻骨銘心。每年的一月份后兩周是澳網的比賽日,我們北半球是寒風呼嘯、漫天飛雪,而處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卻是烈日炎炎、酷暑難耐,就是在這種暑氣逼人的室外環境下,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展開了爭奪冠軍的角逐,整場比賽耗時5小時53分,有人說這是一項挑戰個人身體極限的運動,如此說一點兒也不為過。從電視畫面中傳來的擊球聲猜想它所耗費的體力或許遠超足球;從選手不時用手揩額頭、臉上的漢,感覺此時“揮汗如雨”這個詞都不能承受了。將近6小時幾乎連續不斷的擊球和跑動,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更是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遇到困難、挫折,永不放棄的堅定信念。比賽結束時,容納近15000名觀眾的羅德拉沃爾球場全體起立,雷鳴般的掌聲響徹云霄,久久不能停下。當時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為德約喝彩,為納達爾鼓掌。相信所有的球迷都認為這場比賽沒有失敗者。
興趣像決堤的河,一發不可收拾,相繼看了法網、溫網和美網。加上澳網,這是世界網球運動的四大滿貫,代表職業網球的最高水平,當然獎金也是相當可觀。漸漸的喜歡上了納達爾,小名納豆,號稱西班牙斗牛士。他那銷魂搞笑的小動作已深深刻在腦海里:一邊用左手握著球拍拍球,一邊把右手伸在屁股上,使勁向下拽一拽褲襠,然后用右手摸一摸頭發或者拽一拽發帶,最后送出一顆旋轉力極強的暴力發球;知道了李娜、小威、阿扎、A拉這幾位女網球選手,男選手德約、納達爾、費德勒、穆雷、特松加,他們是網壇的紅人,是世界排名前幾位的頂尖網球運動員;得知,原來比賽場地也頗有講究,澳網和美網是硬地,溫網是草地,法網是紅土;甚至曾一度夢想有朝一日能和老公一起去看法網,親眼領略羅蘭加洛斯球場的古典優雅和別具一格。值得矚目,令人驕傲的是,如今已為人母的李娜,11年在這個球場獲得了法網公開賽的女單冠軍,成為亞洲首位大滿貫單打冠軍得主。
就這樣,整天抑郁、焦慮的心情因了網球,因了家人的陪伴,同事、朋友的鼓勵和勸慰而逐漸回歸明朗。回想那時的我,如果有現在的我如此平和安然的心態,或許當時就平穩過渡了。但如果那樣,可能也就失去了與網球的美好邂逅,更別說深度交流了。
也許這就是成長。人生的過渡,當時百般艱難,一天驀然回首,原來已經飛度千山。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心若晴朗,人生便沒有雨天。
行走于塵世,總有一些經歷,會讓你瞬間成長。蛻變,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百轉千回后,逐漸學會與生活化干戈為玉帛,與自己安然靜好。簡單,就會薄而精透,安于當下,便會內心豐盈。我正走在慢慢修煉的路上,堅信會越走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