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躊躇了幾天,還是抵擋不住夢想的誘惑,狠心下了個決定:從今天開始,比往前早起1小時,擠出固定的1個小時。這1個小時的時光,不為工作,不為家人,也不為他人,只為自己的讀書和寫作。
前幾日,讀《刻意練習》,書中的部分觀點(或者說研究結果)對我觸動很大:
保持動機也許是每個投入到有目的的訓練或者刻意練習中的人最終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保持動機的兩個組成部分:繼續前行的理由和停下腳步的理由。
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其中最有效的一種是留出固定的時間來練習,不受所有其他義務和分心的事情所干擾。大多數人更喜歡早晨一起床就開始練習。以便在那個時間不受到其他任何事情的干擾。
所有希望提高在某一行業或領域中的技能水平的人,應當每天花1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專心練習那些需要全神貫注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情。這是一條經驗法則。
杰出人物往往做兩件有益的事情,它們看起來似乎都與動機無關。第一件是一般的身體保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第二件是將練習課的時間限制在1小時左右。如果比這個時間長得多,你將無法保持高度的專注。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寫作練習之路,從去年3月開始練習寫作,全年斷斷續續寫了70多篇,這些文章有時是用工作日晚上,有時用周末,有時用假期的時間完成,并沒有想過每天擠出固定的時間來進行寫作,也好像很難每天擠出固定的時間來寫作。有時寫作計劃會被當日的加班打亂;有時會被家務事打亂;有時則會被預料之外的活動打亂,總之,寫作的計劃總是經常被打亂,時間得不到保證。所以,有次聽“一直特立獨行的貓”分享7年堅持每天寫作的故事時,我被深深震撼了,7年間每天堅持寫作一篇文章,而且不低于1500字,這需要何種死磕的精神?能寫出如此暢銷的作品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
《刻意練習》讀完,我更加意識到練習尤其是刻意練習的重要性,刻意練習的原則在寫作這件事情上也同樣適用。如果想更好提高寫作的水平,我需要投入時間進行刻意練習。道理是知道了,可惜,知易行難啊,真要行動,未免猶豫起來:要早起1小時,而且是每天!想想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跳出自己的生理舒適區,調整以往的作息時間。自上大學開始,已經慢慢形成了晚睡的習慣,現如今一般都是在夜里11:30-12:00休息,早上6:30-7:00起床洗涮,出門上班。往后,如果要再擠出固定的1小時給自己寫作,那意味著要在凌晨5:30起床。需要改變十多年來的晚睡習慣,早上早起1個小時,晚上提前1個小時休息,否則睡眠不足,打破原來的習慣,建立新的習慣,要對抗強大的生物鐘,需要好些日子的調整和適應。
其次,要堅持每天練習。一周、一個月的固定練習,我相信可以做到,可在往后的日子里,每天花一個小時去練習寫作,我真的能堅持嗎?心里未免有點犯憷。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否如此高度自律。
三
但經過幾天的掙扎,還是決定開始行動,先開始再說。于是,昨天晚上,我把手機鬧鐘往前調到5:30,昨夜特地提前了半小時上床睡覺,可,一夜的經歷讓我有點忍俊不禁。
昨夜躺在床上竟然睡不著!而且是一整個晚上都基本沒睡著,生物鐘果然在起作用了!提前上床并不意味著能提前入睡。往日里,一般躺下幾分鐘就入睡,可昨晚恁是沒睡著,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著了,半夜又醒了,爬起來,打開手機,顯示3:55分,離5:30還有一個半小時呢,醒來后腦子里各項想法亂閃,心里老想著要5:30起床,能不能起得來這件事情,甚至想干脆先起床寫,寫完1個小時再躺回去睡覺,想著想著后來又迷迷糊糊睡著了。咦?再醒過來就聽到隔壁房間總經理在洗涮了,平日里他都是6:00后起床的,難道今天也早起了?睜開眼一看窗外,天已經通亮了,按照經驗判斷,應該不止5:30了,怎么鬧鐘沒響?拿過手機查看,才發現,原來鬧鐘設置的是工作日5:30起床,今天周六,難怪沒有按時鬧醒我!此刻,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時間已經是6:57分了!第一天早起的計劃就這么華麗麗地失敗了!
但,幸運的是,正是因為今天是周末,不用上班,所以,盡管是近7點起床,第一件事,我還是可以開始寫作。于是,打開電腦,登錄簡書,開始了我的寫作,也才有了我的這一篇文字誕生。也算是達到了今日的計劃,擁有了不被打擾、屬于自己的一個小時。
如果你也熱愛寫作,也希望給自己一個刻意練習的時間,請私信我,讓我們在寫作的路上相互陪伴、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