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少典氏的兒子,名叫公孫軒轅。生下來有靈性,很小就可以說話,幼年就很敏慧,聰明,長大了篤實敏捷,成年后很聰明。

到黃帝的時候,神農氏炎帝衰弱了。諸侯各國相互侵犯、征討,對百姓很殘暴,而神農氏不能夠征討。這時候黃帝便學習使用干戈等武器,用來征討不來朝的人,之后諸侯們都來像賓客一樣順從。其中以蚩尤最為殘暴,沒有能夠征伐成功。

炎帝想到侵犯欺凌各位諸侯,但諸侯們都臣服于黃帝。于是黃帝修整德行用來治理兵隊,研究四時節氣變化,種植谷物。(五氣:五行之氣。古代把五行和四時相配:春為木,夏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個月,即陰歷六月)為土,秋為金,冬為水。 五種:指黍、稷、稻、麥、菽等谷物)

蚩尤在天下作亂,不聽從黃帝的命令。于是黃帝率領諸侯各國和蚩尤在逐鹿之野大戰,最終擒殺了蚩尤。之后諸葛國都尊稱軒轅為天子代替了炎帝,稱為黃帝。四海八荒有不聽順黃帝的人,黃帝發兵征討,平定了一個地方就離開,一路上劈山開道,從來沒有想過在一個地方安寧的居住。

東邊直到東海,登上丸山和泰山。西邊到達空桐,登上了雞頭山。南邊到達長江,登上熊,湘山。到北邊驅逐了葷粥部落,合符釜山驗證了符契(釜山出瑞云,應王者之符命)。之后在逐鹿的腳下建立了城邑。黃帝四處遷徙沒有固定的居所,隨處所到的兵隊就當作是營衛隊。低下官職都以云來命名,叫做云師。設置了左右大監,用來監理各國。各國安定,因此,祭祀鬼神山川是自古以來最多的。(封禪:古代帝王所舉行的祭祀天地山川的盛典,在泰山筑壇祭天叫做封,在梁父山祭地叫禪),獲得了寶鼎,用來觀測太陽推算歷法預知節氣日辰。提拔任用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來治理臣民。順從天地四時運行的規律,推算陰陽的變化,講解死生的道理,天下存亡的原因。按照時節播種谷物,草木,馴養鳥獸蟲蛾,推算日月星辰,收取土石金玉,身心耳目,飽受辛勞,節儉的使用水木材物。軒轅有土瑞之德,因此成為黃帝。

黃帝有25個孩子,建立自己姓氏的有14個,(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xuān,宣)、依,二人為姬姓,二人為己)。

黃帝居住在軒轅山,娶了西陵國的女兒,叫做嫘祖。嫘祖為黃帝的正妃,有兩個兒子,他的后代都做了天子。其中一個叫做玄囂(玄囂的后代,帝嚳和堯),就是青陽,青陽住在江水;另一個叫做昌意,居住在若水。昌意(昌意的后代,顓頊和舜)娶蜀山氏的女兒,昌仆,生了高陽。高陽很有圣人的賢德。

黃帝去世后,葬在橋山。他的孫子高陽即位,成為帝顓頊。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沉靜穩練并且有智謀,通達而知事理,培育動植物充分利用土地,推算天文歷法來順應自然,依順鬼神制定禮儀,理順四時五行之氣以用來教化百姓,潔凈身體來祭祀祖先,北邊到達了幽陵,向南到達交趾,西邊到流沙,東至蟠木。天下之物,山川河流的神,只要是日月所照的地方,都歸順顓頊。

帝顓頊的孩子叫做窮蟬。

顓頊死后,玄囂的孫子,高辛就是帝嚳。

帝嚳高辛,是黃帝的曾孫,高辛的父親是蟜極,蟜極的父親是玄囂,玄囂的父親是黃帝。玄囂和昌意都不曾當上帝王,到了高辛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顓頊的侄子。

高辛生下來就很有靈氣,自己說出了自己的名字。普遍的施予恩澤于百姓而不及自己。聰明的知道遠處的事情,明察細微的事理。順應天意,了解百姓的困難。仁義而威望,溫和而有信用,修身養性而使天下臣服。節儉使用土地上的物產;撫愛教化百姓同時教導他們有益的事,推歷日月歷法來恭送日月,明識鬼神并恭敬的加以侍奉。他的外表很有文采,品德高尚,一舉一動合乎時宜,生活用品合乎士人。帝嚳對天下臣民猶如雨水灌溉土壤不偏不倚,天下之物,山川河流的神,只要是日月所照的地方,都歸順帝嚳。

帝嚳娶陳峰氏的女兒,生下了放勛,娶了娵訾氏的女兒,生下了摯。帝嚳死后,摯代替他坐上帝位,帝摯政績不明顯,他的弟弟放勛登位,稱為帝堯。

帝堯,放勛。帝堯的仁義就像天一樣,他的智慧就如同神仙。接近他就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朵一樣。富貴卻不驕傲,尊貴卻不放縱。黃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朱紅色的車,駕著白色的馬。帝堯可以尊敬有德善的人,使得九族的人都親近他。九族的族人都相處的很和睦,那么便辨明百官。百官政績昭然,天下各諸侯國便可以和睦相處。

于是堯命令羲氏、和氏,尊敬孝順上天,根據觀察日月星辰的規律,慎重的教授百姓農時季節的知識。另外命羲仲,住在郁夷,那地方叫做旸谷。尊敬的迎接春天到來時,有步驟地開始春天的農作。春分、星鳥來確定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陰歷二月)之時,人民分散勞作,鳥獸生子交尾。再次命令羲叔,住在南交。有步驟地開始夏天的農作,求的功效。夏至、星火來確定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陰歷五月)之時。這時候,百姓居住在高處,鳥獸的羽毛由于炎熱而稀少。再次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尊敬的迎接秋天的到來,有步驟的開始秋天的勞作。秋分和星虛用來確定仲秋之時,這時候百姓遷徙到平地居住,鳥獸們的羽毛開始豐滿。再次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叫做幽都。認真過問冬天手機儲藏的各種物資。冬至和星昂用來確定仲冬之時。人民取暖,鳥獸們長滿羽毛。一年366天,用設定閏四月的方式來矯正春夏秋冬四時。還有誠意的整頓百官各司其職,各種事情都辦的井井有條。

堯問到:“誰可以繼承我的事業呢?”放齊說:“您的兒子丹朱通達聰明。”堯說:“哎!愚頑兇惡好爭辯,不可以。”堯又問:“誰可以呢?”讙兜說:“共工廣泛的聚集人民顯露出來政績,可以。”堯說:“共工善于言辭,他的用心不正,看著很恭敬其實期滿上天,不可以.”堯又問:“哎!四方諸侯,現在洪水泛濫,包圍了山丘淹沒了丘陵,民眾很憂心,有可以治理這個事的人嗎?”大家都說鯀可以。堯說:“鯀違背天命,毀敗同族,不可以。”四方諸侯都說:"任用他吧,試試不可以再停止。”堯聽后采取了四方諸侯的意見啟用了鯀,九年沒有功績。

堯說:“哎!諸侯們啊,我在位70多年了,誰可以順應天命,接替我的位置呢?”諸侯們說:“我們德行淺薄侮辱了您的帝位呀。”堯說:“請悉數舉薦遠近大臣。”大家都告訴堯:“有一個成年無妻的男子在民間叫做虞舜。”堯說:“嗯,我聽說過,他這個人怎么樣?”諸侯們說:“是一個盲人的兒子,父親愚昧,母親愚頑,弟弟傲慢,卻可以用孝悌之道與其相處,使他們不做邪惡的事。”堯說:“我想試試他。“于是堯將兩個女兒嫁給他,觀察他對兩個女兒的德行。舜讓他的妻子將尊住在媯汭河邊,遵循婦人的禮節。堯很開心,便讓舜試任司徒之職,謹慎的理順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可以遵從。便讓他參與百官的事,百官變得很有秩序。賓客到達了明堂四門,四門處處和諧,諸侯各國的賓客都很恭敬。堯又讓舜去山林川澤,遇到了暴風雷雨的天氣,舜并未迷路。堯覺得他很有圣人的風范。把舜召過來說:“你做事周到說話言出必行,三年了,你可以做帝王了。”舜用德行還不夠來推脫。

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廟接受了帝位。文祖,就是堯的太祖。

當帝堯老了的時候,命舜代行天子的政務,來觀察是否合乎上天的旨意。舜通過觀察北斗星來測定日月、五星運行的是否正常來判斷政事的得失。于是舉行祭祀禱告上帝,用yin祭來祭祀六宗(天地四時),望祭用來祭祀山川,普遍的祭祀群神。舜聚斂五種瑞信(即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諸侯所持有的作為符信的玉圭),選擇良辰吉日,召見四方的諸侯和各州州牧,頒發給他們玉圭。二月,向東視察諸侯的轄區,到泰山的時候,按次序遙祭山川。于是召見了東方諸侯長協調矯正四時節氣,統一音律和度量衡,修明五禮(吉兇賓軍嘉),規定諸侯使用的五種圭玉,三種不同顏色的彩繒(諸侯用來朝見的禮物),卿大夫使用羊羔和雁用來做朝見的禮品,士用野雞作為用來朝見的禮品。至于五瑞,結束后歸還給諸侯。五月,去南邊巡查諸侯的轄區;八月,去西邊巡查;十一月去北邊巡查;都像最初去東方巡視一樣。回來后,到了祖禰廟,用一頭牛進行祭祀。五年巡查一次,之后四年每年諸侯來朝見舜,諸侯普遍的以善言告舜,第二年考察功績,賜予車服來酬勞他們的功績。開始創立了12州,疏通了河道。用五刑來執法,用流放的辦法寬大處理觸犯五刑的人,鞭打成為官府使用的刑罰,用撲作為學校使用的刑罰,金可以用來贖身。因為災難造成過失的進行赦免;堅持要作惡的要處以刑罰。謹慎,謹慎,要謹慎的使用刑罰。

讙兜推舉過共工,堯說不可以他卻試用了共工,共工果然放縱邪僻。四方諸侯舉薦鯀治水,堯說不可以,諸侯請求使用,后來發現沒有功績,所以百官都認為不適宜。三苗部落在江淮和荊州多次作惡。于是舜回來后告訴帝堯,請求流放共工到幽陵,用來改變北狄的風俗;流放讙兜到崇山,來改變南蠻的風俗;把三苗遷徙到三危,來改變西戎的習俗;流放鯀到羽山,來改變東夷的習俗;懲辦了這四個罪人使得天下臣服。

堯即為70年得到舜,又過了二十年年老告退,讓舜代他施行天子的政治,又向上天舉薦。堯讓位二十八年后去世。百姓都很悲痛,就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樣。三年后,四方百姓都不能釋懷,來思念堯。堯知道他的兒子丹朱不賢良,不能夠委以天下大任,便更改權利給了舜。給了舜,天下百姓會獲得益處但丹朱會不利;給了丹朱,丹朱一個人獲利但天下百姓卻不利。堯說:“不可以使天下百姓不利而只使一個人得利。最終,給了舜。

堯死后,三年喪期完畢,舜讓帝位給丹朱自己去南河之南。但諸侯們朝見舜卻不是丹朱,打官司的人來找舜卻不是丹朱,歌頌舜卻不歌頌丹朱。舜說天意啊。之后才到達國都,登上天子的位置,這就是舜。

虞舜,名叫重華,重華的父親叫做瞽叟,瞽叟的父親叫做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做句望,句望的父親叫做敬康,敬康的父親叫做窮蟬,窮蟬的父親是顓頊,顓頊的父親是昌意,到舜已經七世了。從窮蟬到帝舜,都是卑微的庶人。

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舜的母親死后,瞽叟娶了另一個妻子生了象,象很傲慢。瞽叟喜歡后妻的兒子,想要殺了舜,舜跑了,一有點小的過錯,便要遭受重罰。舜很恭敬的對待父親,后母和弟弟,每天都很忠誠謹慎,不敢有所懈怠。

舜,冀州人。舜耕種過歷山,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邊打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家用器皿,在負夏做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很愚昧,母親很頑固,弟弟很傲慢,都想殺掉舜。舜恭順的行事卻不失為子之道,對父母和弟弟很孝順慈愛。想要殺了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有事找他的時候就出現在他們身邊。

舜二十歲的時候以孝文明。三十歲的時候帝堯問可用的人,天下的人都舉薦虞舜,說可以。于是堯便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來觀察他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相處來觀察他的外在為人。

舜,居住在媯汭的時候,在家中的行為更加謹慎,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自己出生高貴就傲慢的對待舜的親戚,很有婦道,堯的九個兒子都更加的篤誠忠厚,舜在歷山耕種的時候,歷山的人們都相互推讓土地,在雷澤打漁的時候,雷澤上的人們都讓出捕魚的位置在黃河邊做陶器的時候,黃河邊的陶器變都沒有了粗略的產品,所居住的地方一年變成村落,兩年變更成城鎮,三年變成城市。

堯賜給舜用細葛布制成的衣服,賜給他一張琴,為他建造倉庫,給了他牛羊。瞽叟還想殺他,讓舜登高用泥土修補倉庫,瞽叟在下面縱火燒倉庫,舜用兩個斗笠保護自己,下去了,沒有死掉。之后,瞽叟又讓舜挖井,舜從井的暗道逃了出來,舜已經進入到很深的地方,瞽叟和象倒土來填井,舜從暗道跑了出去。瞽叟和象十分開心,以為舜死了。象說:“最初謀劃這個事情的是我。”象和他的父母分舜的財產。然后說:“堯嫁給舜的兩個女兒和那把琴都歸我,牛羊和倉庫里的糧食都歸父母。”象于是住在舜的家中,彈著舜的琴,舜回來看望他,象驚愕之后擺出悶悶不樂的說:“我正擔心你呢。"

舜說:“是啊,你確實差不多呀。”舜還是像之前一樣更加恭敬的侍奉父母和兄弟。于是堯讓舜去理順五典和參與百官的事,舜都做得很好。

從前,高陽氏富有才德的子孫八人,世人都得到了益處,稱他們叫做八愷。高辛氏富有才德的子孫八人,世人稱他們叫做八元。這十六個家族世世代代保全他們的美德,不使他們的名譽受到損害。到堯的時候,堯沒有舉用他們,舜舉用了八愷,讓他們做掌管土地的官,主持各種事物,都安排的很妥當。舉用八元,讓他們向四方散布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家庭和睦鄰里真誠。

從前,帝鴻氏有個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義,包庇奸賊。喜歡行兇作惡,天下人稱他渾沌。少皞氏也有個不成材的后代,毀棄信義,厭惡忠直。粉飾不好的話,天下人稱他為窮奇。顓頊氏有一個不成材的后代,不能教訓,不分好壞話。天下稱他為梼杌。這三個家族世人都很擔心害怕,直到了堯的時代,堯都沒有能夠去除。縉云氏有一個不成材的后代,貪于飲食,貪心于財貨。世人稱他為饕餮,天下人都很討厭他把他和上述的三兇并列。舜在四門接待賓客的時候。流放了這四個家族,把他們遷徙到邊遠的地區,用來抵御魑魅。從此,四門開,大家都說天下都沒有惡人了。

舜進入山腳的時候,烈風雷雨卻沒有迷路,堯便知道了舜的能力,授予了他帝位。堯老的時候,讓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視。舜被舉用二十年,代替堯攝政。攝政八年后堯去世了。三年喪期完畢,讓位給丹朱,天下人歸順舜。禹、皋陶(yáo,姚)、契、后稷、伯夷、夔(kuí,奎)、龍、倕、益、彭祖,從堯的時候就都得到舉用,卻一直沒有職務。于是舜到了文祖廟,和四方諸侯商量,開放四門,了解四方的情況,讓十二州牧討論帝應該具備的德行,施行醇厚的事情,遠離奸佞的小人,之后遠方的外族都歸順了舜。舜詢問四方諸侯說:‘有可以奮發建工使堯的美德發揚光大的人嗎,讓他做官來處理事務。大家都說:“伯禹做司空,可以使帝王您的美德發揚光大。”舜說:“好,禹你去平治水土,要努力做好。’禹叩首拜謝,謙讓的讓給稷、契和后陶。舜說:“可以,去吧。”舜說:“棄,黎民百姓正在遭受饑餓,你教他們播種五谷吧。”舜說:“契,百官們不親近,人倫五常不順,你作為司徒,教授他們五教之理。”舜說:‘皋陶,邊疆蠻夷部落騷擾中原,搶劫殺人,內外作惡,你作為士,適度的使用五刑,大罪在原野上執行,次罪在市、朝內執行,同族犯人交給甸師氏處理;流放的話,遠近要有規定,按照罪行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國都之外。只有嚴明才可以使大家信服。"舜說:“誰可以管理工匠.”大家都說垂可以。于是讓垂去管理工匠。舜說:“誰可以管理馴化草木鳥獸?”大家都是夷可以。于是讓夷做朕虞。益叩首謝拜,謙讓給朱虎、熊。舜說:“去吧,你合適。”之后讓朱虎和熊輔佐他。舜說:“諸侯們啊,誰可以代我主持三種祭祀?”大家都說伯夷可以。舜說:“伯夷,我任你擔任秩宗,早晚都要恭敬,要正直、肅穆而清潔。”伯夷謙讓給夔、龍。舜說:"可以,夔做典樂,教育貴族子弟,要正直而溫和,寬厚而嚴格,剛正卻不暴虐,簡捷卻不傲慢;詩要表達情感,歌是來詠唱的,樂聲的高低要與歌的內容相符合,要用標準的音律來使樂聲和諧。不要相互錯亂,這樣就可以到達人神共和的狀態。夔說:“好,我敲起石罄,百獸都會起舞的。”舜說:“龍,我憎惡誣陷他人的言論,驚擾我的臣民,命你為納言,早晚傳達我的命令,要誠信。”舜說:“啊,你們二十二個人,恭敬職責,時時輔佐我完成上天給的大事。”三年考察一次功績,三次考核覺得升遷還是罷黜,不論遠近都有作為。將三苗部落分解了。

這二十二個人都有突出的功勞:皋陶作為大理,掌管刑罰,斷案平正,百姓都很佩服他根據實情斷案;伯夷主持禮儀,天下都很禮讓;垂管理工匠,工匠都致力于建立功勞;益主虞,山川湖澤都得到了 開發;契任司徒,百官都變得親近和睦;龍任賓客,遠方的諸侯來朝見,十二州牧做事,九州沒有不聽從的人;其中禹的功勞最大,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浚了九條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應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的。縱橫五千里的領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邊荒地區。那時,南方安撫到交阯、北發,西方安撫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撫到山戎、發、息慎,東方安撫到長、鳥夷,四海之內,共同稱頌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創制《九招》樂曲歌頌舜的功德,招來了祥瑞之物,鳳凰也飛來,隨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從虞之物,鳳凰也飛來,隨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從虞舜帝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460評論 6 538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6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46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6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8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82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1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9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4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9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91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6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4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90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26評論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53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