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

? ? ? ? ? ? ? ? ? ? ? ? ? ? ? ? ? ? 《故事里的人生》144? ???“我要收你兩倍的學(xué)費(fèi)”與“問當(dāng)嫁不當(dāng)嫁”

? ? ? ?“我要收你兩倍的學(xué)費(fèi)”,講的是蘇格拉底與一位學(xué)生的故事。古希臘哲學(xué)家蘇格拉終生從事教育工作,但他沒有象其他智者(教師)那樣創(chuàng)辦自己的學(xué)校,也不到其他學(xué)校中去講學(xué),他的教育場所是廣場、街道、廟宇、商店、作坊、運(yùn)動場等,他的教育對象是一切人,不管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窮人還是富人、農(nóng)民還是手藝人,也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無論誰向他求教,他都熱情施教,同時,他也不象其他智者那樣收取學(xué)費(fèi),他施教分文不取,他是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他的教育內(nèi)容十分廣泛,有政治、倫理、戰(zhàn)爭、友誼、藝術(shù)等等;他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演講和對話。有一天,有個年輕人前去拜見蘇格拉底,他請?zhí)K格拉底教他演說。這個青年人一見到蘇格拉底,就大談演說的重要性,滔滔不絕,說了許許多多廢話。蘇格拉底耐心地聽著,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個年輕人才住口。

? ? ? ?蘇格拉底很鄭重地說:“我教學(xué)從來不收學(xué)費(fèi),但我得收你學(xué)費(fèi),而且還要兩倍。”

? ? ? ?“為什么?”年輕人不解。

? ? ? ?“因為我除了教你如何講話以外,還要教你如何不講話。”

? ? ? ?“問當(dāng)嫁不當(dāng)嫁”的故事,說得是清末“御廚”黃敬臨大師的一段軼事。黃敬臨是清末和民國初年著名的美食家和烹調(diào)高手,是著名川菜“姑姑筵”開宗立派的宗師,他深受西太后賞識,賜以四品頂戴(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四級干部)。他1873年生于四川雙流縣華陽鎮(zhèn)的名門世家,自幼遍嘗天下美食,后中秀才,享受員外郎待遇,他喜詩文,工書法,擅對聯(lián),辛亥革命后曾在四川滎縣(今滎經(jīng)縣)做過一段知事(縣長),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做縣知事的時候。據(jù)說,該縣有一個年輕的寡婦想改嫁,向縣府遞上一紙訴狀:“夫亡妻少,翁壯叔大,瓜田李下,問當(dāng)嫁不當(dāng)嫁?”知事黃敬臨每天審看案牘、訴狀等,篇篇冗長,味同嚼蠟,見此訴狀寫得如此精要,為之動容,當(dāng)即揮筆下判:“嫁!嫁!嫁!”


? ? ? ? 魯鈍生感言:求學(xué)的年輕人,滿口廢話,讓蘇格拉底很不高興,原本不收學(xué)費(fèi),生氣后竟要收他兩倍的學(xué)費(fèi);請求改嫁的寡婦,寥寥17字,陳述了“年輕守寡,身邊又有壯年的公公和已經(jīng)成年的小叔子”的現(xiàn)實,表達(dá)了“瓜田李下,有人說閑話”的苦衷,又提出了“改嫁”的要求,說得入情入理,十分凝煉,感動了縣令,縣令二話沒說,大筆一揮,“嫁!嫁!嫁!”。由此可見,廢話連篇的無益和要言不煩的好處。

? ? ? ? 我們說這兩則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說廢話”和“要言不煩”這兩個話題。

? ? ? ? 提到說廢話,《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中記載了一則“博士買驢”的笑話,笑話說:有個博士(古代官名),熟讀四書五經(jīng),滿肚子都是經(jīng)文。他非常欣賞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頭驢死了,他想再買一頭,他來到市場,看好了一頭驢,雙方講好價后,博士要賣驢的寫一份憑據(jù)。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馬上答應(yīng)。賣驢的當(dāng)即借來筆墨紙硯,博士馬上書寫起來。他寫得非常認(rèn)真,過了好長時間,寫了滿滿三張紙,才算寫完。賣驢的請博士念給他聽,博士干咳了一聲,就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過路的人也都圍上來聽。過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憑據(jù)。賣驢的聽后,不理解地問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么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么嘮嘮叨叨地寫這么多呢?”博士無言。在旁觀看的人聽了,都哄笑起來。這件事傳開后,有人編了一句諷刺性的諺語:“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后來人們形容寫文章或講話不得要領(lǐng),多是廢話,就叫“博士買驢”,或叫“三紙無驢”。這則笑話告訴我們:說話行文,應(yīng)該簡潔明了,讓人聽之即明,讀之即懂,盡量不要說沒有用處的廢話。

? ? ? ? 說廢話必然要多說話,話說多了,就難免有失,因此,古人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訓(xùn)誡,俗語也有“一言折盡平生福”的提醒。所以,少說廢話,甚至不說廢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 ? ?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勸大家少說廢話,甚至不說廢話,是指在生活、工作過程中,我們在用語言表達(dá)自己思想意愿時,少說甚至不說與話題無用的話,以免淡化甚至淹沒說話的主題。而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見面打招呼和休閑的聊天中,我們每個人都說了許許多多無關(guān)緊要的廢話,如明知道別人早晨出門上班,見面時還問一聲“上班去嗎”,明明看見朋友在打拳,見面時還說一聲“打拳哪”,這是一種打招呼,看似廢話,而其實一點(diǎn)也不“廢”,它是人際情感交流的載體,它充實了休閑的內(nèi)容,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際關(guān)系變得融洽和諧,所以,人生又離不開廢話。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知道什么時候不該說廢話,什么時候可以說廢話。

? ? ? ?更有趣的是,在文學(xué)領(lǐng)域,還有專門用廢話寫成的詩,被稱作“啰嗦詩”“廢話詩”。馮夢龍《古今譚概》里,有這樣一則故事:北宋雍熙年間,有位自稱“詩伯”的人,作起詩來不求精煉,喜歡啰嗦,同義詞疊床架屋,空洞無物,貽笑千古,人們把他的詩叫做“啰嗦詩”。“詩伯”有一首《宿山房即事》詩,詩曰:“一個孤僧獨(dú)自歸,關(guān)門閉戶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時分,杜鵑謝豹子規(guī)啼。”詩中的“一個”“孤”、“獨(dú)自”指同一個人,“關(guān)門”“閉戶”“掩柴扉”指同一個動作,“半夜”“三更”“子時”指同一個時間,“杜鵑”“謝豹”“子規(guī)”指同一種鳥,這首詩僅表達(dá)了“孤僧半夜歸,閉門子規(guī)啼”十個字的意思。盡管寫得十分啰嗦,但讀起來倒挺有韻味。

? ? ? ? 當(dāng)今時代,廢話詩也有傳人,2012年3月下旬,先鋒派詩人烏青(真名鄭功宇,1978年出生)在網(wǎng)上走紅,就是緣于他的廢話詩。現(xiàn)錄四首如次:

? ? ? ? 《對白云的贊美》:“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極其白/賊白/簡直白死了/啊——”

? ? ? ? 《假如你真的要給我錢》:我的銀行賬號如下:招商銀行/6225××××74/鄭功宇/建設(shè)銀行/4367××××13/鄭功宇/工商銀行/6222××××30/鄭功宇/……

? ? ? ? 《一種梨》:我吃了一種梨/然后在超市里看到這種梨/我看見它就想說/這種梨很好吃/過了幾天/超市里的這種梨打折了/我又看見它,我想說/這種梨很便宜

? ? ? ? 《怎么辦》:我打電話,給張建華/接電話的是/他母親/我問:張建華在嗎/他母親說,在,在大便/我說,在大便啊/他母親說是的/我對張建華的母親說/那怎么辦呢?

? ? ? ? 據(jù)說,上面的幾首詩,在微博上被轉(zhuǎn)載數(shù)萬次,吹捧者有之,批評者亦有之。本人才疏學(xué)淺又思想保守,把上面的幾首,說成是廢話詩,本人勉強(qiáng)認(rèn)可,因為有“廢話”在前邊墊底;如果說成是好詩,并捧為開創(chuàng)新詩風(fēng)的“娛樂體”,本人實在不敢茍同,若如是,夢囈中的胡言亂語或幾聲狗吠,都可稱作好詩了。

? ? ? ? 廢話的話題就此打住,下面說說要言不煩。要言不煩是指話說或行文精煉而恰到好處,特別是寫文章,更強(qiáng)調(diào)惜墨如金,一字千金,請看下面幾篇精要的短文:

? ? ? ? 短文一:當(dāng)代詩人北島有一首題為《生活》的詩,只有一個字:“網(wǎng)”。此一字,將人際間、生活中錯綜復(fù)雜、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形象地描繪出來。

? ? ? ? 短文二:美國某雜志曾登載過一篇題為《一支燃著的煙》的童話,全文是:

? ? ? ? “一支冒著裊裊青煙的香煙,指著自己說:‘我是最好的直觀教具,證明抽煙會縮短生命。’”

? ? ? ? 把“吸煙有害健康”的忠告說得形象生動。

? ? ? ? 短文三: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某大學(xué)曾舉行過一次短故事競賽,要求故事要涉及宗教、皇室、性、神秘四個方面。一女生題為《女王自知》的故事奪冠:

? ? ? ? “我的上帝,女王懷孕了,誰干的?”

? ? ? ? 伊麗莎白一世是一位終身未嫁的女王,女王讀了這則故事,不僅沒有怪罪那位女學(xué)生,反而還接見了她,并夸她聰明。

? ? ? ? 短文四:美國一家雜志懸獎文字簡短、情節(jié)曲折的文章,結(jié)果題為《獵獅》一文獲首獎。全文如下:

? ? ? ? 伊麗薇娜的弟弟佛來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爾去非洲打獵。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電報:“巴布爾獵獅身死——佛來特”。伊麗薇娜悲不自勝,回電給弟弟:“運(yùn)其尸回家。”三周后從非洲運(yùn)回一個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獅尸。她又趕發(fā)一個電報:“獅收到。弟誤,請寄巴布爾尸。”很快,又收到非洲回電:“無誤。巴布爾在獅腹內(nèi)。”

? ? ? ?短文以電報為線索,綴連出獵非洲、獵獅身死、運(yùn)獅回家、尸在獅腹等情節(jié),寫得一波三折,搖曳多姿,而且情節(jié)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

? ? ? ? 怎樣少說廢話和要言不煩呢?做法主要有三:

? ? ? ? 做法一:思想上重視,說話或行文時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要盡量把話說的精要,可說可不說的話一定要省去。

? ? ? ? 做法二:先打好腹稿,想好了再說再寫。

? ? ? ? 做法三:如果是行文,寫好后再修改幾遍,將多余的話刪掉。

? ? ? ? 話說得干凈利落和簡潔明快的文風(fēng),自古受人青睞,劉禹錫的《陋室銘》和周敦頤的《愛蓮說》都是行文精要的上品,堪為我們師法。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diǎn),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835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jī),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7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jìn)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730評論 0 380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1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diǎn)故事閱讀 71,873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6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jī)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30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8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03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dú)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diǎn)故事閱讀 40,84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diǎn)故事閱讀 43,025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75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diǎn)故事閱讀 44,27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4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53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jī)就差點(diǎn)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51評論 3 394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diǎn)故事閱讀 48,01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