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說自己不是拖延癥患者?不承認?拉出去反思自己的無知!
誰不拖延?只不過是拖延的方式、手段、級別、內(nèi)容不一樣罷了。
沒必要用你早起的驕傲來鄙視熬夜的無畏:程序猿還就喜歡半夜編程,白天睡覺。
沒必要用你每日苛刻的時間表來鄙視隨性的生活:貌似散漫無序的狀態(tài)卻孕育著創(chuàng)意的種子。
沒有誰愿意時時刻刻苛責自己,時時刻刻生活在一個有序的流程里,除非這個人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于是他每天都嚴于律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許有一日他終將完成當年的目標,他緊繃的神經(jīng)卻不再會放松。當年唾棄的拖延再也無法追回,他就如同上緊發(fā)條的機器,享受不了拖延帶給他的歡愉和輕松。
在我看來,拖延是放松,是調(diào)整,是自我救贖,而不是逃避!
它不是一個負面詞匯!
如果你喜歡拖延,先停下來,不要急于給自己負面的評價,靜下心來去理解拖延帶給自己的正面意義。
有一個朋友,她對壓力的耐受力不高,如果長期處于高壓狀態(tài)她的大腦和心臟都很容易生病。于是她在做事情的時候盡量不給自己太大壓力,盡量將計劃調(diào)整的張弛有度。所以她常常是帶有輕松的心情去工作,不擔心結(jié)果是否完美,不擔心是否完成了所有任務(wù)。她巧妙的安排工作和生活,一旦出現(xiàn)壓力的信號,她便選擇拖延,讓自己理所應(yīng)當?shù)男菹⒑蛫蕵贰?/p>
她說,這樣反而讓她更有創(chuàng)作力,更加滿足。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有意義的拖延往往建立在有規(guī)劃的人生中。
做所有事情都習慣性拖延的人,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是一個放棄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其實不多。對,你不用妄自菲薄,如果你事事拖延,你獨特的自尊心也不會輕饒你!
所以呢,我們不但要學會有計劃有規(guī)律的工作和學習,也要適當保留拖延這個“壞”毛病給自己喘息的空間。
只要你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規(guī)劃,并且有強烈的愿望去實現(xiàn),不要為一時的拖延而殫精竭慮,你強烈的內(nèi)驅(qū)力會指引一條適合你奔跑的道路。
不焦慮,不添壓力與煩惱,不去擔心結(jié)果的好壞,把當下的一小步走好,而且要走地輕松,走地自在。
不要想著如何對抗拖延,而是要學會正視和利用拖延,學會化無用的拖延于無形。
最簡單的辦法:
1: 有自己大概的任務(wù)計劃表,有多精確根據(jù)自己情況而定。
2: 重視過程而非結(jié)果。
3: 正視自己的內(nèi)在需求,時常自我鼓勵。
4: 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不要被大眾的焦慮牽著鼻子走,先學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再去找到合適自己的做事方法。別再給自己下一些負面的定義,即使拖延真是“病”,治好了也會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