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聽同學說起。某小學教師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由于做PPT時的疏忽,竟然把“為賦新詞強說愁”打成了“為賦詞強說愁”,而底下一片小學生尚不能分辨該句詩句的正誤,而苦背一氣,臺上語文老師也就“將錯就錯”。
這句詩并不是有多么生僻,只能說明教師的知識多么缺乏。
作為教師,不能教給學生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更不能的是教給學生錯的知識。教師是文化傳承的紐帶,可想而知,紐帶傳輸了錯誤的信息,豈不誤了后代。
昨晚聽同學說起。某小學教師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由于做PPT時的疏忽,竟然把“為賦新詞強說愁”打成了“為賦詞強說愁”,而底下一片小學生尚不能分辨該句詩句的正誤,而苦背一氣,臺上語文老師也就“將錯就錯”。
這句詩并不是有多么生僻,只能說明教師的知識多么缺乏。
作為教師,不能教給學生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更不能的是教給學生錯的知識。教師是文化傳承的紐帶,可想而知,紐帶傳輸了錯誤的信息,豈不誤了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