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什么書,見過的人還少,曾坐井底仰望天,以為是整個世界了。所以,如下文字純屬個人經歷,不做學術探討,僅供參考。)
十日內觀禪修,這是第二次參加。
第一次是兩年前,純粹去看看,揣了一肚子好奇。好是非常的好,回來就丟了。因還執著原來的修行法門,且自以為,是。
這兩年,歷了些苦,也差點喪命,敲碎了很多的限制性信念,就走到了今天。
1
報到,抵達內觀中心。
青島,膠北市,白墻藍頂的大院落,干凈且寬敞。
沒想到的是,居然住單間!
被藍色的被單被套晃了眼,那種顏色的藍,像被洗過的天空一樣干凈,總會讓人有流淚的沖動。
大到衣櫥方桌厚窗簾,小到迷你暖水壺吹風機,甚至還有指甲套剪。 你確實是來內觀,而不是來度假的?
而且,那里的飯超級好吃,每每端著飯碗,舊有的信念常常冒出來:何德何能?轉而告誡自己:有大福報。
是的,依舊是遵循內觀中心的規則,你本有的一些功能暫時封印,比如,不與別人有眼神交流。不與別人交談和使用肢體語言。不聽娛樂音樂,不看書不做筆記。簡單的素食飽腹,不貪舌尖美味。不與別人有身體碰觸。你雖和大家在一起禪修,就好像只有一個人。
把你全部的注意力從對外面世界的觀察中收回來,不再去好奇“你”以外發生了什么,觀察“你的內在”發生了什么?
觀察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較為專業的介紹,請看如下: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凈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后,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凈化的過程。
內觀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實相的一個方法,以智慧洞見一切煩惱的根源,從中解脫;
內觀是開展內心智慧及發展愛心的一種過程,使人能以安詳的心態去面對生命的起伏;
內觀是對治身心痛苦的一劑良藥,使內心達到完全的凈化,對一切眾生充滿愛與慈悲。
無為心內起慈心。
報道后,腦子里冒出這句話,什么意思?管它呢。反正我也不是一個有愛的人。
早上四點起床,四點半進禪堂共修,觀察呼吸。
從出生到現在,呼吸是那么自自然然的,有誰在意過它呢,當然從未觀察過。這一觀不要緊,有大發現:原來呼吸是一進一出的。
覺知呼吸進出的感覺,就在鼻子這個范圍,如果你注意力集中的話,三分鐘,睡著了。也許,這是個治療失眠的好方法。失眠是因為,你想的太多了。
反正,我是沒睡著。我的念頭在過去翻騰,過去發生了什么事情,誰說了什么話,那個話是什么意思,他是什么表情,那個場景是怎樣的等等。我的心跑到了過去,而且被卷入了前塵往事的回憶中。
回來,繼續觀察呼吸,然后,未來的計劃開始了,這個事情如果這樣做怎么樣,好像出門衣服帶的不夠,這個天在下雨。孩子昨天返??闯煽?,考的怎么樣,老師讓提供照片,這要發獎狀?我出門,她爹出差,都沒人給她開家長會。嗯,那篇小說總寫不下去,這樣結尾比較不錯。于是,閉著雙眼,盤著雙腿編故事……
一顆心,奔騰不息,不是在思索過去,就是在籌劃未來,從沒生活在當下的呼吸里。
有個故事這樣說:有人問師父,什么是開悟。師父說:開悟前,打柴時想吃飯,吃飯時想打柴。開悟后,打柴時打柴,吃飯時吃飯。
想要看清那一顆心有多么心猿意馬,覺察呼吸是一個極好的事情。
2
我對戒律比較看重,當然要遵守這里的規則,我不看她們的眼睛,我只是觀察了她們穿的衣服。顏色的深淺,面料的材質,款式的考究,嗯,那個棉袍不錯,稍微肥大了些。這個顏色太沉重了,此人內心一定很壓抑。這一套很輕薄,顏色也正,給我奶奶買套不錯。想知道一個人的性格,看她穿的衣服吧……
閉上眼睛,我的心很忙。睜開眼睛,就休息五分鐘,我的眼睛很忙。
我太忙了。
當然,我很注意不和別人有身體的接觸,可是,就是有人無意和我有親密接觸。排除打飯時,有個年齡大點的同修離我太近,總是不時碰我一下,我左躲一下,右躲一下,她就從我身后探過身體觀察飯菜,我趕緊出隊,排到她的后面。也許是年齡大一些,眼神不太好,她看菜也看的認真仔細,整個腰都彎下去。
我開始不高興了。
心里有個聲音在說:老人嘛,不是故意碰你的。也許她沒把這條太看重??赡芴I了。你可以讓一下的。
我在心里對那個聲音怒吼:滾!
我就不高興了,怎么了!
也許,這就是從小接受的教育,要尊老愛幼,溫良恭儉讓。也許,這就是內在的父母,隨時都存在地開解你,教訓你。也許,這就是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的恐嚇。我看到一道一道的枷鎖,做一個好孩子要有的標準,做一個好門徒要有標準,各種的設限和框架勒得我緊緊的。
去年,有個做理療的師兄問:你學了傳統文化,用傳統文化捆綁自己。學了佛法,用佛法捆綁自己,你自己在哪里呢?
從小,想做一個好孩子,期待被看見,那沒用,當然好孩子沒做成。就做了一個壞孩子,最不聽話的那種。把期待投射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時那些個限制的信念,對壞孩子同樣有束縛。
小的時候,做過一個夢,夢到走在秋天田野的小路上,周圍凋零而寂遼,我看到一個孩子的背影,她不知道這條小路通往那里,也不知道要往哪里走,那個影子分明只有兩個字:孤獨。
做不成好孩子的壞孩子,他們的內心,有著怎樣的絕望?
3
第二天,第三天,仍是觀呼吸。
休息時喝水,卻摸不到杯子。放杯子的桌子被先下樓的人圍著,她們就站在那里喝水,后面的人又不能離得太近,只能望杯興嘆。于是,就開始了評判:為什么先拿到杯子的人不離開桌子呢,后面的人才能拿到杯子喝水。
我在做什么?
吃飯時,雖是神圣的靜默,你仍看到那種沒有聲音的爭先恐后。一個姑娘去拿碗排隊,跑的飛快,可能是太餓了。大家又挨的難免近了些。排好的隊伍被一次次的沖開,總有人要打開缺口橫穿過去,前面雖有通道,遠了幾步,走的人并不多。為什么不選擇在前面走過去呢?
我又在做什么?
我旁邊的同修每次打坐總用圍巾,還兩條,坐時打開,下坐疊上,圍巾幾次甩在我身上,后來有次被她一甩,嚇我一跳。心下好大不愉快,只有離她遠一些。
我仍在做什么?
唉,我身后的兩個姑娘,用很小的聲音在說話,她們不知道不能說話嗎?坐一會兒就動來動去,好難受的樣子。也許是因為說了話,才會總想說,才坐不住的吧。
我還在做什么?
早上共修,四點半到六點半,有兩個小時,前面一個半小時還能坐下來,身體上也沒有太粗重的感受,可是為什么一個半小時后,開始了巴利文的唱頌,就坐不住了?覺得好亂啊,我又聽不懂。可不可以不唱了,直接靜坐兩小時?
我這是,到底在做什么?
我發現自己本事還真是大,
心里生出一雙眼,總會看到別人的不足。
心里生出一張嘴,對不喜歡的事去評頭論足。
心里生出一雙手,隨時要指點別人做的這不對,那不對。
誰給我的權利?我有什么資格這么做?別人就是這么做了,和我有什么關系?
我這是內觀,還是觀人?
飯后,回到宿舍,我想,要不要去找老師咨詢?如果有問題,中午晚上都可以面談老師幾分鐘。老師會怎么說呢?
這要是位有心理學功底的老師,他可能會反問我:你真的不允許別人這么做嗎?那意思很明白,你是不允許別人這么做,還是不允許自己這么做?
眼淚一下子冒了出來。
躺在床上,我一句一句自問自答:
你不允許別人橫穿隊伍去打飯,是的。其實,你不允許自己橫穿隊伍,讓別人不小心會碰到?所以每次都從前面過去。是的。
你不允許別人小跑著打飯,地上也許會很滑?是的。其實,你不允許自己吃飯時那么著急,像什么樣子?是的。
你不允許別人圍著桌子喝水,給別人帶來不便?是的。其實,你不允許自己站在桌子邊喝水,每次都拿了杯子走到外面喝?是的。
你不允許那個姑娘,拿圍巾甩在你身上?是的。其實,你不允許自己,拿圍巾甩在別人身上?是的。
你不允許靜坐時,聽到別人說話?是的。其實,靜坐時你要守戒語,不允許自己說話,一直保持神圣的靜默。是的。
你看,你做的很好啊。
你也去看別人做的好的一面,好不好?
眼淚嘩啦嘩啦的,好難過。
你無須了解別人,你只需要了解自己。
內觀,是你了解自己越來越多的一個過程。
4
每天晚上課程結束,助理老師會給有疑問的同修開示,第三天,我閑來無事,就去旁聽。
不聽則已,一聽就不想離開了。那個助理老師,個頭不高,走路慢慢的,像個小老頭,可能是坐在空調低下,頭上頂了一塊手帕,像頂了一個三角糖包,很稀松平常的樣子。像葛印卡老師錄音開示說的一樣,他沒有光頭,沒有漂亮的胡子,也不會飛,也不能在土里鉆,這算哪門子的助理老師?
每天晚上聽葛印卡老師的開示就已經很開心了,再聽助理老師給同修解疑釋惑,笑得我們簡直要東倒西歪了。
第四天晚上,做了一個夢。
夢到在一個城市,我要坐4路公交車回家,有媽媽的家,可是怎么都沒有車。夢里有大姨,也有表嫂和她的兒子,就是沒有媽媽。我在一個很窄的空間里,沒有門,頂上有亮光,有個老爺子三兩下就爬上去了,可是,這上面有什么?我不知道,那是個未知的世界。我不敢爬,心里還要找公交車,夢里一下子換了場景,來到街上,繼續找4路公交車。
這么清晰的夢,要給我什么提示呢?管它呢。
第五天,早飯時,發現桌子上多了一張條子,上面寫著我的名字和小關房號碼,除了三個時間必須在禪堂參加共修外,其他時間我可以自己在小關房靜修。
這真是太好了。
來內觀前,有段時間,我在家里坐臥不安,不想說話,也不想和任何人在一起,只想找一個地方,一個人呆著。加上廚房和廁所,家里都有十間房了,我覺得沒有一間是我的。
找到我的關房號碼,關房小小的,和夢里差不多,坐在那個小小的空間里,有種很踏實的感覺。那個夢是不是在告訴我,也許從這里,我就能直接爬上天呢。
這讓我想起一個電影《自卑歷程》里的女主角,她在大學有一個發明,用木箱做成一個狹小的空間,每次她恐懼不安全時,就會呆在里面,木板可以拉動,空間會變得更小,整個人被木板擠壓著,那時,她的臉上是從未有過的踏實和安全感。
我的小關房,給了我那種從未有過的踏實感。
5
也許是因為舊生吧,我沒有什么粗重疼痛的感受,每天11個小時的靜坐,也不是什么難事。第一次內觀時也沒有明顯的疼痛,只是有明顯的煩躁感,坐立不安。兩年前靜坐的煩躁沒有了,也許是因為沒有粗重的疼痛,沒有產生煩躁感。
也許是拜了五年大懺,這個身體該疼的都疼了,不該疼的也疼了,磕黑了額頭,磕破了膝蓋,磕得呼吸一口氣心臟都疼的顫栗,那也許是身體最大的疼吧,所以現在坐下來也沒有什么可疼的了。
最大的疼不在身體,而是心里。
助理老師說,十天內觀,是你人生的縮影。
我看見,內在還有那么多的評判。
第五天,大禪堂的人開始少了。舊生可以去小關房,為避免干擾,需耐得住那份悶熱。
大禪堂涼氣開得足,太涼快了,也太舒服了。有人怕冷,裹緊毛巾被,頭上都包著絲巾。有人怕熱,一次小關房沒去過。
小關房非常的熱。有多熱呢,從坐進去,就是一身的水,幾乎都在不停的流汗。
小關房靜坐,感覺很好。有多好呢,因為不受干擾,對心的覺察會提高,雖然它總是不停的跑來跑去,因為安靜,心會更敏銳。那種愉悅的感覺出現的越來越多,細微的,成片成片的能量振動,就那么自然的浮上來。那個電流感,那個汗珠從皮膚里涌出,滾落的瞬間,帶來全身能量的顫動,當你經驗到,才會知道,靜坐帶給你的,比這世間你認為最美好的感覺,還要美妙無數倍。
對愉悅的感受不貪愛,對粗重的感受不瞋恨,保持你的平和。
葛印卡老師反復叮囑:不要玩感受的游戲。
6
在第一次內觀時,我對整個開示是懵懂的,很多的名詞都不知道,在第四天下午教授內觀方法,我感覺不到身體了,覺得身體像大海的海浪一樣,一波涌過來,一波又涌過來。2個小時結束了,有個聲音問自己:我是誰,我怎么來到這里?
我閉著眼睛淚流滿面,我不想睜開,不想面對這個世界。禪堂的人走的差不多時,我趴在那里嚎啕大哭。
現在才了解,原來我生活在兩種感受的對立面,多么不愿意面對痛苦,就有多么貪愛著幸福。
后來,我參加心理學課程,每次都在課上哭得酣暢淋漓,在那么多人面前,臺下幾百個人,我在臺上哭得像個孩子。
如果你經驗過大哭,也許你知道,哭的感覺,是非常痛快的一種感受。
你有沒有欠下自己一場大哭呢。
關于能量,關于維次空間,可以參考劉豐教授的視頻,也許會給你更多啟發。
我雖然知道了一些知識,知道身體是一團能量,可是它仍是一坨結實的肉,只有經驗到能量的流動與振動的時候,你才知道它是!這個肉體,同時也是次元子粒子振動的能量。
感覺是唯一的體驗。
怪不得老師說,對粗重疼痛的感覺不嗔恨,對微細愉悅的感覺不貪愛,你只接受這個感覺來了,一會兒它就消失。不評判,不對立,不停地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不停地生滅生滅。宇宙的一切都是能量,你只保持平和。
而達到平和,請看霍金斯能量表,它的能量層級是非常高的。而且,在感官關閉,頭腦長久沉默就能夠達到平和的狀態。
那些身體有粗重疼痛感受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生活中有沒有妨礙健康的負面情緒。
7
距第一次內觀時隔兩年,這兩年,對于內觀是個留白,我對原來修行的法門非常執著,我可以什么都不干,必須要完成定課。我也可以不睡覺,一夜念經達到所謂的突破。我以為那就是唯一正確的修行法門,只不過是因為,它先入為主。只不過因為,我對其它,一無所知。只不過是因為,我摸到了象腿,以為那個柱子就是整個大象的面貌。
五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直到去年,我徹底起不了床,之前認為所有必須要做的功課,一樣都做不了,我修行的所謂法門包括所有師兄,都給不了支持和力量。
看醫生,請大悲水,吃瑪尼丸,念金剛經,背大悲咒,攀了該攀的緣,也攀了也不該攀的緣,仍是沒有好轉。
甚至,準備好了后事。
我把生命的力量全部交出去,交給別人主宰,去依附某個教派,去依附某個神佛的形象,而忘記了,生命的力量是由內在生起的。
而只有我自己,才能夠拿到那個力量。
后來,我參加了一個寺院的法會,好了。
仍是別人的力量,那種力量是一種大悲,是曾經經歷過生命的絕望,又重獲了新生,要普度眾生拔眾生苦的悲憫。
而我也更多的認識了自己,雖是在修行,卻未在正道正念上。
這并不是批判原來的法門,在某個需要的時候,它也給了我希望,此刻,也教會我放手,認清自己的偏執和自以為,是。同時,讓我知道,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這一年,我真的什么功課也沒有做。
我常常在夢里醒來,不知身在何處。我常常像嬰兒那樣握著雙拳醒來。我常??吹揭粋€溫暖的句子,就淚流滿面。
8
我開始學習其他,心理學,靈修課程,我開始了解自己,我看到絕望的自己,滿身坑洞的自己,缺愛的自己,和永不放棄的自己。
我開始學著愛自己,不再去期待和抓取,瓦解限制我人生豐盛和美好的生活模式、限制性信念。接受自己做的不夠好。原諒過去做過的錯事。不再為任何事情責備自己。面對生命中還有恐懼和焦慮。允許自己有很多事做不到。在做到每一件事時,認可自己,贊賞自己,鼓勵自己,找到生命的價值。
我向自己表達愛。
有個心理學老師說,她有一天,把自己的照片放在桌前,恭恭敬敬磕了三個大頭。
我感謝過去的自己,并擁抱自己的過去,我從那些過往的傷害里找到價值和力量。
我換了發型,改變了穿衣的風格和顏色,我愿意去分享我的痛苦和悲傷,我更愿意引導別人看到希望。我開小型的沙龍,看到他們放松,釋放,哭泣,綻放,我像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甚至,我完全成了另一個人。
我重建了我的生命。
重新拿回力量。
9
一切似乎那么美好,順風順水,而盡如人意。
同時,你知道的,如果你的生命不圓滿,你是知道的。
我也是。
當有一天,突然就涌現了那么多的靈修課程,奇跡課程,財富課程,我問自己:這可是從一個匱乏又搖擺到另一個貪愛?
我也看到,一些課程里隱含著催發著人類欲望的規則,并未能自圓其說,且夸大其詞。
當然,并不是所有課程是這樣的。
我還看到自己,對一些課程的不圓滿,仍有著一些評判。
如果讀一個靈修老師的一段話,每天讀三個小時,可以改變命運,財富豐盛,那么,每天讀三個小時的心經,也能。每天讀三個小時的金剛經,也能。
經典是圓滿的智慧。
并且,我從不認為要遵守的戒律是種束縛,而是純凈生命的保障。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的,至少你要學會分辨,哪些不是你要的。
無論是念一段話述,還是讀誦經文,這是依靠外在的一種力量。
我要的,是純凈的法,圓滿的智慧,是沒有宗派的對立,沒有貧富貴賤,人人適用的法則。
它不會讓人產生恐懼,不會讓不相信的人下地獄,不會讓人日夜懺悔憤恨、厭惡自己??傊?,它會讓人越來越好,越來越溫暖,越來越趨向至善,越來越平和,越來越走向解脫。
它在哪里呢?
它,就是內觀。
如實的觀察你的內在。
觀察你的心,觀察你還有多少控制,期待,抓取,從痛苦中脫離出來。
通過內關,你能夠對生活中的事情和情緒的變化慢慢達到平和,沒有人能夠影響到你,沒有情緒影響到你,沒有外面的事情影響到你,如實的觀察你的感受,這個感受,就是你的一顆心的外顯。你有一個情緒升起,身體就會有一個感受,當身體的感受升起,你如實的觀察,沒有評判,沒有好惡,感受生起滅去,情緒來了又走,保持你的平和,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如不動。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