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命題作文,為什么要寫作。我真的想寫作嗎?遇到看到不一樣的事情想表達,有時候有記念意義或者有所觸動的東西又想要記錄。以這兩條來看,大概大多數人都有寫作,至少是寫的欲望。
有時候覺得我是一個很沒有個性的人,所以連寫出來的文字也是。也曾經受某個作家影響,寫過有些隱晦有些故弄辭藻的文字還自得其樂。最怕的就是寫作文,因為寫作文從不說真話,一寫作文,腦子里都是那些所謂的范文,于是以我有限的水平寫成了大人或老師期待我寫成的那樣,這甚至成了一種不自覺。因此每次要寫作文,我就產生一種懼怕感,所以作文也是越寫越差。
后來高中的時候老師要求每周寫一篇日記或散文,有時會給一些固定的主題,大多數時候是隨便寫。那時候我酷愛看新蕾這種文藝雜志,喜歡些小清新的文字和插圖。我有些不自信,有時候常會有種自己成了文字里那個活潑洋溢,散發著青春美好的姑娘。我從不覺得自己是特別美好的那種姑娘。至少不美吧。所以那些文字帶給我的錯覺總是使我陶醉。
大學的時候依舊愛看小說,等到年級高一些,已經開始覺得那些青春雜志早已不能滿足我的需要。我需要切切實實的填充物。有時候就有那樣的一種空虛感,覺得什么也沒留住,看過的文字像一條河流,我踏進去過,然而河水頭也不回地向遠方流去,我沒有掬起一捧水汲取到它的甘甜,只是浸濕的腳底還留有些涼意,然而很快在太陽下蒸發,熬干,什么都不剩下了,連一片隱約的氤氳水汽都看不見。
后來我漸漸開始不讀書。不看雜志,對情情愛愛的文學小說嗤之以鼻。于是慢慢地好像變得面目可憎,也不再時常有強烈表達的欲望。
其實選擇寫作的最初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自己重新觀察生活,重新拾起閱讀。也許我的進度緩慢,收效甚微,我看完依然會忘記看了什么,但是邊看邊寫,大概情況會變得好得許多。有時候提筆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寫些什么,但是寫的時候卻能寫出來,這也是一種很驚喜的體驗。寫作,也是為了治我的懶病,以免對于生活過于麻木。
每個人寫作的原因大概都不太一樣。有時候覺得寫作也很煎熬,但這也是一種鞭策。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不美好的事情可寫,不寫大概我也不會去思考,哪怕有時候只是夢囈,也挺好的。
是的,寫作,其實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