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珂倩_520
連續更文第43篇,加油!
由于認識滬漂僅限于自己家的親戚,他們分別是我的表哥、表姐和表弟,他們的經歷只屬于他們自己,但是也有一定的借鑒性。
01
先說表哥吧,他從一個二本學校畢業后到一個沿海城市工作,在那里他認識了前女友,并且感覺好像要結婚似的。后來可能因為被嫌棄家庭條件或自身條件差,兩人分手后,表哥去了上海,聽說他是投奔一個初中同學去的,至于他怎么有了現在的工作,然后在單位認識現在的老婆的事情我無從得知。
只聽他的父親說,他和單位老總的外甥女(表嫂)結婚后管理現在的一個分公司,買了兩套房,據說市值五百多萬,把父母也接過去了,有房有車,徹底改變了農村人窮苦的命運。
02
再說表姐,本科畢業于國內高校排前十的院校,上學期間因為勤奮專業課成績很好。畢業那年通過校招順利進入深圳一家國產品牌的汽車公司做設計師,在那里認識現在的老公,還沒結婚前姐夫去了上海,她也在一年以后去了上海,現在在一家西班牙人開的公司做設計師,年薪20萬+。現在有房有車,一家三口戶口成功落滬,自認為過得相當愜意。
她的經歷實在破折,高三就上了三年,經歷了三次高考,最后能進入這所讓她引以為傲的學校也是吃進了苦頭的。所以她能有今天的成績,與她的孜孜以求是分不開的。
03
這個表弟高考成績僅有二百多分(滿分750分),所以為了學一門手藝他上了一所技校,學的據說是大公司都可以就業的模具相關的專業,畢業后他投奔了表哥,現在在表哥的家具廠車間做一名技工。
有一次父親告訴我,表弟有時加班的話,拿到手的工資能有八千多,說這話時父親充滿了羨慕,但是對于我而言則無感,我的那些在大城市工作的親戚,收入都可能是我收入的四到五倍,但是我在四線城市的生活也不曾是我厭倦的,我承認自己沒有他們的一心立足大城市的決心,但是經過歲月沉淀,我也有可以自己的一方天地。
他們都是我的親戚們,自從畢業好像不曾相見,我們的生活狀態也是通過長輩的溝通了解到的,父輩們之間的溝通當然離不開孩子們的生活,他們的出身基本相同,為了孩子他們也是傾其所有盡心盡力為孩子們著想,如今孩子們已經長大成人,衡量孩子本事高低,自然收入是最直接的方法,誰有年薪,誰的房子多,誰可以開車回老家等等都是最直接的衡量標準。
誠然在這些方面,不光是我,相信更多的在四線掙扎著人們都和我有著相似的近況,我有時也想拿著年薪,告訴老家人們我是從上海回來的等等,可是我依然在四線城市立足,何苦為了自己可憐的那點虛榮心而抹殺自己多年經營的工作。
這時,我似乎更應該自豪,在這個四線小城,我可以完全拼接自己在為數不多的工作中安身立命,養活自己更養活了自己的孩子,如此想想,我其實也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