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塵寰
所謂緣分,不過是偶然與偶然地相遇。
而所有的偶然背后,其實也都是與必然有關的吧。
就如同聖司與阿雯的邂逅,如果不是在第一次相遇之后,故意去制造了那么多的機會,又怎么開始第一次的對話,又怎么會有接下來的所有故事……
《側耳傾聽》,這部作品的主題與“夢想”“選擇”以及“年少時的愛情”有關。
不同于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其他作品,這部1995年7月15日上映的作品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它所展現而出的,是我們所曾經歷,或正在經歷著的人生……
記憶中的初中時代,好像完全是灰白色的,并沒有太多其他的色彩。所有回憶的細枝末節,好似都被教室,食堂,以及永遠都做不完的試卷和參考資料所充斥。那時候的自己,從未考慮過未來,也沒有夢想。所擁有和知曉的唯一的目標,便是考上一所省重點高中,然后再努力考上一所大學。
因為,老師們曾說過:考上大學之后,你們就再也不用每天早上四五點鐘起床學習,可以一覺睡到八九點鐘。
現在想來有些好笑,貌似那時的自己最大的愿望,便是能睡上一個好覺。
如同我們曾經歷的初中生活一樣,作品中處在這個年紀的少年們也都面臨著讀書、考試還有升學。不過也許是因為文化的差異,不同國家的文化在對待少年戀愛問題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我們身處的國家,一切與戀愛相關的話題和事件幾乎都是被禁止的。一旦老師發現班上的某些男女學生之間接觸過于密切,就會被視為早戀的懷疑對象,再接著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打擊措施。但在作品中的日本,老師卻會與學生交流有關感情的問題,甚至是與他們嬉笑怒罵。傾慕與愛戀,本身并無過錯,只不過是看為長輩者如何去引導,亦如作品中的天沢聖司和月島雯,他們互相傾慕,互相勉勵。
也許有人會覺得,影視藝術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那些演繹而出的事件并不具備讓人相信的力量。可,我卻覺得真正的生活遠比影視藝術作品中演繹展示出來的復雜得多。更何況,類似作品中男女主角的人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并不是不存在的。
作為初中生,天沢聖司在這個年紀已經開始考慮自己未來的方向,并對此作出選擇和放棄。因為熱愛小提琴制作,他選擇在將來成為一個專業的小提琴工匠,并朝著頂尖的小提琴工匠努力。因此,他放棄了簡單的高中生活,放棄了升學,而去往另外一個國家。生活有時候是非常公平的,我們不可能擁有所有,當兩樣事物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做出選擇時,選擇了一樣便意味著放棄另外一樣。
什么都不舍棄,便也意味著什么都不能得到。
天沢聖司太過優秀和耀眼,但這樣優秀的人卻喜歡上了自己。或許是懷著這樣的想法,月島雯才會感到巨大的壓力,未來迷茫,毫無目標,自己不夠優秀。所以她才拼命要去證明自己,讓自己充滿信心,讓自己覺得可以跟那樣優秀的男生交往。于是,她希望能寫一本有關貓男爵的故事書,為此她做出了努力和犧牲。
即便最后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但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尋找到接下來的人生道路,這已經是最大的收獲。不論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或者想要做什么,不懈的努力和強大的內心都是必須的,雖然人的生活方式不是只有一種,不過跟別人不同的生活,有著其辛苦的一面,不管發生什么,我們都只能獨自承受,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不能怪罪別人。
人生的路途很漫長,能在年少時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好的,它會讓你接下來的生活無比精彩。能遇見自己喜歡也喜歡自己的人,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它會讓你的每一天都無比甜蜜,也許那時的我們會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足以讓自己充滿自信的站在那個人的身邊,可只要努力更多一些,是不是就會更有自信一些。就像阿雯說過的那樣:因為你,我愿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包袱,因此發奮努力,只是為了想要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我們要側耳傾聽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還有那個自己喜歡的人心里的聲音。
其實生活也許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壞,也許某天的某個意外的舉動就會將我們引導去往最好的去處。就如同影片中的阿雯,在電車上遇到了那只叫MOON的野貓,然后一路跟隨它,意外發現了那家叫“地球屋”的古董店,在那里遇見了自己喜歡的人……